谢清涛
【摘要】在中国的社会经济转型以后,农村人口的物质生活和对子女的教育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离开家乡进城务工。因为地理条件、教育理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家长缺乏对学生的关爱和教育,使得学生在学习成绩和心理方面会出现很多问题。在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质量策略上,可以从政府政策、学校方面以及社会各界关注度等方面加以着手,从多个方面为留守儿童保驾护航,帮助留守儿童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初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留守问题比较严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施行以后,留守儿童的问题更加严重。很多儿童的生活和教育因为缺乏父母关心出现很多问题,严重的会出现扰乱治安和发生犯罪的现象。在缺乏家长教育下,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性格会出现扭曲的问题,不利于儿童个体的全面发展,对社会各界存在着很大的危害。因此,要使用多种改革方案提高农村初中阶段留守儿童的教育水平,帮助青少年更加健康的成长。
一、初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常见问题
1.初中留守儿童成绩容易下滑
多数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等长辈照顾,因为历史原因,农村长辈的文化素质和教育理念比较缺乏,很难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此外,在缺乏父母的直接关爱下,长辈对儿童比较偏爱,使其在学习中不够努力和用功,最终导致辍学现象的发生。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对下一代的培养也会产生消极影响,甚至重复父母外出打工的社会局面。
2.初中留守儿童心理极易扭曲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其在生理、心智、心理等方面发展不够成熟,如果缺乏家长的关心和教师的指导,儿童会出现叛逆、心理扭曲或者犯罪等行为。在缺少和父母的有效沟通下,儿童的问题难以及时被发现,在得不到有效解决下,儿童的思想会变得更加偏激。
二、提升初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质量的有效对策
1.政府对教育生活提供政策支持
在对待初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现阶段教育问题上,政府的有力支持非常重要。在农村,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发挥主要作用,从资金投入方面加大对初中生的保护。同时,还要彻底贯彻实施我国法律的要求,禁止学校周边要网吧、台球廳等不适合未成年进入的场所,以对学校周边的环境加以净化,确保学生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除此之外,教育部门还要在本土大力发展经济,为当地人民增加就业的机会,让家长尽量在本地实现就业,以此减少留守儿童在数量方面的问题,使得儿童可以得到家长的关爱。在教育资源方向,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善办学条件,在留守儿童比较多的地方加强对违法犯罪行为的监管力度,增加多种文化娱乐场所,让学生在课后有更加健康的活动空间。
2.学校对教育问题制定有效方案
在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中,学校应该担当起主体的责任,以促进儿童的全面成长为关键方向,加强教育,补充家庭教育缺失的内容。因此,学校要相应地增加教育资源,通过对教师的培养,来间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如,教师可以适当承担父母的部分责任,在学生生活上多加照顾,让学生感受到类似家庭的温暖,以弥补亲情方面的缺失。学校为了增加和家长的沟通,可以建立有关的“成长档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及时的和家长进行沟通。又如,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多种集体兴致的竞赛或游戏活动,让留守学生可以在集体教育中渗透思想教育内容,在趣味活动中逐步建立正确的道德和价值态度观念,朝着全面积极的方面健康发展。
3.社会各界协助家长做好心理教育
留守儿童出现的学习和心理问题,多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但是在社会经济环境的压力下,家长必须长时间在外务工,没办法做到既兼顾经济又关心孩子。因此,要想具体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学校、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帮助留守学生弥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部分,关注学生安全,增强其防范意识。例如,在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在学校方面可以建立“心理咨询热线”,在学生遇到心理方面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想到联系学校,请求帮助。政府部门也可以下设一些心理辅导组织,让学生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除了联系学校可以寻求社会上多个机构的帮助,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使得学生的心理能够及时得到疏导,不至于长期在闭锁环境下,任由心理问题发展,不利于青少年更好的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总而言之,要想解决初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帮助,还需要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家长积极配合下,为留守儿童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各界的帮助下,儿童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会得到很大的帮助,其安全性也会有所保障,在多种帮助方向下,儿童的学习成绩自然而然的加以提高,在健康的成长环境中,会逐步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旭,胡国杰,辛雨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03):191-193.
[2]邓媛媛,田澜.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学习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J].教育观察,2021,10(47):17-19+61.DOI:10.16070/j.cnki.cn45-1388/g4s.2021.47.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