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2021-04-21 01:25:52罗冬苗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9期
关键词:美术教学小学教育应对策略

罗冬苗

摘要: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美术教学工作的合理开展有利于引导学生群体进一步实现对于美术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于小学生进行美术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良好的推动价值。基于此,在教育改革工作的引导下,大批小学美术教师针对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与反思,旨在结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进行探索与改良,继而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以便为小学生群体美术知识的充分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员以美术教师的视角着眼,对于影响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具体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希望全面促进小学阶段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合理优化。

关键词:小学教育;美术教学;影响因素;应对策略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美术学科的教学地位逐渐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总的来看,这一教学活动的充分开展可以合理丰富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对于其审美能力的充分养成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1]。在此期间,为了进一步促进新时期,我国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水平的持续优化,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结合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进行系统的反思与分析,从而针对影响美术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全面探索并制定相应的优化建议。

一、影响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因素

(一)应试教育理念影响较大,限制了学生美术思维的调动

在小学美术教学工作开展期间,部分教育工作者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较大。基于此,其在组织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并未有效实现对于学生群体的密切关注,进而不利于其在教学期间积极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展开引导,其对于小学生群体美术思维的调动与激发造成了一定影响,不利于小学生群体通过教学活动进一步实现审美能力的充分优化与改进[2]。

(二)课堂教学工作趣味性差,阻碍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良好的兴趣往往是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自主探索的源动力。然而,就目前而言,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环节中,部分教育工作者应用的教育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单一性,从而导致教学工作相对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在学习期间进一步实现对于美术知识乐趣的合理感悟,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造成了一定影响。与此同时,由于教育教学工作缺乏足够的趣味性,部分学生难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积极结合教师的引导对于美术知识进行自主思考与探索,从而弱化了其对于美术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水平。

(三)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偏低,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充分实现

相关调查表明,在组织学生开展美术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部分教育工作者使用应用的教育教学方法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从而不利于学生结合教育活动实现对于美术知识有效认识,弱化了课堂教学工作的效率,对于既定美术教学目标的合理实现造成了一定影响[3]。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对于学生的关注,教师往往难以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工作侧重点,从而导致教学工作设计问题存在较强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不利于教育工作者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科学调整与转变。

二、提升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引入素质教育理念,促进生本化课堂的构建

对于美术教师而言,为了有效促进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其应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积极做好素质教育理念的充分引入,从而正确认清学生群体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所具有的价值,积极促进良好师生角色的互换,推动生本化课堂的充分构建,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其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独立思考与分析,促进学生美术思维的充分培养[4]。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美术教材中《五彩的烟花》一课时,教师可以以烟花这一对象作为切入点进行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大家看到的烟花是怎样的?”“烟花有哪些颜色呢?”“大家喜欢什么样的烟花?”通过上述问题的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结合烟花这一物象进行充分思考,从而帮助学生从颜色和造型等多个角度入手对于相关对象进行充分思考,有利于促进学生美术知识理解水平的充分加深。

(二)探索课堂教学途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组织课堂教学环节的过程中,美术教师应合理做好对于教学活动开展途径的充分探索,以便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多元化发展,帮助学生群体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进一步实现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与调动,确保其合理展开自主分析与思考,以便推动学生群体审美素养和创造意识的有效形成,为其美术综合能力的养成提供强力的保障。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美术教材中《童话里的小屋》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相关图片对于童话中的小屋进行展示,继而引导学生进一步对于相关问题进行自主思考与创造。在此期间,通过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于自己想象中的童话小屋进行绘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对于思维的充分发挥和延展,对于学生创造力水平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与此同时,在小组合作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结合实践感悟美术知识所带来的乐趣,其对于学生群体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具有良好的促进价值。

(三)落实美术教学反思,积极总结优秀教学经验

研究人员指出,在组织学生进行美术知识学习的同时,美术教师应合理结合学生表现对于教育教学方法的落实效果进行全面反思,以便结合日常教学活动进一步实现对于优秀教学经验的充分总结与积累,继而为后续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5]。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美术教材中《各式各样的水果》一课时,通过听课与评课活动的全面开展,教师可以在组织教学活动的同时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对于自己所应用的教学方法进行理性分析与思考,从而进一步实现对于优秀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并及时纠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利于促进教育工作针对性的提升。与此同时,在教学反思的辅助下,教师可以及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侧重点进行调整,继而為教学工作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从发展的角度分析,为了进一步促进新时期我国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教育工作者应从教学思想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反思等多个角度入手,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分析,以便进一步推动教学工作方法方式的科学转变,为后续教育工作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劲的助力[6]。在此期间,大量教学实践表明,通过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教育工作者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群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充分参与,继而促进学生思维意识水平的合理优化,其对于学生美术知识理解与掌握能力和自身审美素养的提升均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项宋敏.小学美术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7):285.

[2]戴丽辉.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J].神州,2018(22):130.

[3]周佳,杨蓓.湖南省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9(7):36-37.

[4]高彦强.利用多媒体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J].学周刊,2021(2):157-158.

[5]冯秀杰,王芳芳.利用生活中的美提高小学课堂美术教学质量[J].文渊(高中版),2021(2):502.

[6]汪婷.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研究[J].家庭.育儿,2021(4):152.

猜你喜欢
美术教学小学教育应对策略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40:18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25:13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音乐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24:25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新闻前哨(2016年10期)2016-10-31 17:17:40
电力计量装置异常原因及监测方法分析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03:56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30:28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25:12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