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效朗读助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021-04-20 12:08叶琴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36期
关键词:内化积累朗读

叶琴

【摘要】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注意语调、语速,从已有的形象思维认知与课文的文字描述相融合,再现所描绘的人物、景物形象,从而达到从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认知。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引领学生,立足对教材文本的感情朗读、创设与之相应的语境,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感知文本语言,在潜移默化中积累好词、好句、好段,进一步形成自己的语感,通过长期的积累、内化,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朗读;体验;内化;积累;语言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注意语调、语速、入情入境,“一边朗读一边感知”,引导学生从已有的形象思维认知与课文的文字描述相融合,容易在自己脑海中再现所描绘的人物、景物形象,从而达到从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认知,从作品中的描述中跃然于形象思维。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引领学生,立足对教材文本的感情朗读、创设与之相应的语境、让学生担任角色朗读、边读边练等方法,学生如身临其境,随着作者的思路,“观、听、闻”作品的意境,感知文本语言的优美,感受时空的变化,由此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好词、好句、好段,进一步形成自己的语感,通过长期的积累、内化,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立足教材文本朗读,多读多思效仿语言表达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立足课文,掌握应诵读和熟记的部分,朗读时注意语言表达方式、表达口吻、遣词造句、音气神韵等,尽可能采取熟读、反复诵读、应景仿效诵读等方式,逐渐积累、掌握语言词汇、语句、文段。久而久之,学生就能练就脱口而出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写作遣词造句中优美词语、名言佳句信手拈来的文字表达能力,从而把作者的文字表达逐渐演变为自己的语感,达成自己的文字语言表达习惯。

例如,在讲授《谈读书》(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这一阅读课时,这篇文章跟一般的议论文相比有不同之处,它重在发表观点,而不是周密论证,学习朗读观点性的语言,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在理清全文的论证思路之后,依据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特色,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精准的、课标要求掌握的“藻饰、狡黠、寻章摘句,吹毛求疵、味同嚼蜡、不求甚解、豁然开朗”等词语,读书观、名言警句,经过一次次充满感情的朗读,品味作品丰富的内涵、情真意切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读书”的好词好句;揣摩着论述、表达观点的方法等。文中的句段就能在學生头脑里慢慢生根发芽,在与人表达交流或写作时,便能厚积薄发,内化为自己语言表达。

二、媒体语境相配朗读,置身其中体验身临其境

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的使用,使借助音频、视频、图文进行创设与课文相应的情景成为可能。利用创设情景教学时,首先展示情景示范朗读。生动形象的音视频情景、景物相宜的优雅音乐,有效地吸引学生的专注力,在优美的旋律、感人真挚的景象中,容易让他们欣赏时产生怦然心动、为之震撼的感觉。接着关闭示范朗读,以情景配音形式,让朗读能力较好的同学再“真人”示范朗读一遍,再次体验“景配读”情境。最后,学生分组、分角色等形式的朗读,便容易理解、感受那怕是年代久远的文章,也能有一种置身其中的感受,领会文章的精髓、意境和内涵,从而达到理性与感性的转化认知。这些创设的情景,是学生从理性认知与感性认知、从学习到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有效的辅助手段之一。

例如,抒发千千万万游子思乡之情的《乡愁》(九年级上)这一课,先用欣赏法把歌曲《乡愁四韵》以及配乐诗《乡愁》让学生欣赏一番。接着关闭原声朗读,只放出音乐,老师示范朗读一段,继而再指导学生在配音中尝试朗读。学生经过眼、嘴、耳等感官参与的朗读,发挥了主动性、合作性,能逐渐体会到诗歌的情感美、节奏美,感受到那种特殊时代和地理条件下,彼岸同胞对大陆的思念之情。由此,实现听读、朗读、品味、迁移、内化为某种情景之下的抒怀,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角色互动体验朗读,展示语言表达初显成效

初中毕业生认知发展水平慢慢趋于接近成人,心智比较成熟、稳定,都有一种比较强烈的未知欲和表现欲,在彰显个性中收获赞美、肯定,能促进学习状态的持续向好。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个性特点,创设角色互动的朗读方式,让学生各自发挥特长,担当文中角色,既能有效调动朗读积极,又能快速按角色融入课文,有利于他们理解文本角色和内涵。情景、配音、音视频为背景、旁白解说分析,学生在表现中有获得感、满足感,语言表达能力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的叔叔于勤》(九年级上)是通过刻画人物形象的行动、语言、神态等,去揭示人物形象心理和性格的。教师创设一曲忧伤的二胡音乐,学生分别担任不同角色或旁白。在朗读中,鼓励学生把神态、肢体动作融入朗读中,更能理解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无情无义”,以及“我”的“善良、正直”。角色扮演创设时应尽可能让全体同学参与其中,“分小组集体”担任角色、旁白、主要角色、其余同学配合回答朗读等。学生在这种角色朗读体验中,能更好地领会和掌握语言精髓,同时,学生能收获“明星”的体验。“小有成就”之时,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朗读,在“书到用时”便容易脱口而出、信手拈来。

四、读练结合感受朗读,理解品味助力内化提高

语言的表达离开朗读就如鱼离开水。朗读教学重点就是“读、练”结合,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经过反复的读、说、写训练,慢慢就能敢说、想说、能写、会写,语言能力就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反复的语速、情感、语气相宜诵读中,能与作品达到“精神上的际遇”“一种被吸引的邂逅”等共鸣。教师进行适时的“读说”和“读写”训练,引导学生将朗读后的感受、体会、想法说出来、写下来,就能学会知识迁移、积累和运用,内化、沉淀、积累成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学习《故乡》(九年级上)这篇课文,作为初三年级学生,虽然在表达人物细节、动作、语言具备一定能力,但也往往在进行语言表达时“金口难开”或无从落笔。特别是鲁迅先生的文章内涵深刻,哲理丰富。课文中运用重复、对比来人物,展现主题的写法,朗读时反复诵读、对比、揣摩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就能较容易理解、体会作者内心的强烈愿望。同时,在对应景物语句、文段的仿读、仿写,边读边练,教师及时跟进,对学生的“模仿说”“模仿写”等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异予以指导和纠正,他们在反复的“读练”中就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朗读是语文教学常用常抓的教学活动,既是学习他人语言表达的有效方法,又是学习语言表达最有效的措施。教师科学地运用教材中的美文篇章,创设情景,科学引领学生有效地进行朗读,让学生通过“读、记、练”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后,逐步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良好的语感,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就一定能在不断的朗读、理解、运用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兵.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指导[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

[2]王丽.初中语文教学朗读优化研究[J].科学时代,2014(24).

猜你喜欢
内化积累朗读
读悟化展:小古文浪漫教学四重奏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内化与外化:鉴赏之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