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凤
【摘要】随着近些年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多元化,教师与家长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阅读教学,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是现在很多语文教育者需要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有效培养过程中,能够运用朗读方式,同时朗读训练也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本文主要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阅读朗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朗读
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相关知识,还需要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综合能力,促使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师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朗读训练,能够让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得到有效锻炼,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要适当增强学生的朗读训练,致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取得明显进步。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朗读训练的重要价值
第一,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阅读能力的高低会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造成直接影响。阅读教学的一个外在特征表现为朗读,教师在课堂中合理增强学生的朗读训练,可以让学生爱上说话,使得学生会懂得在不同场所说合适的话。学生在课文朗读过程中能够慢慢理解字词背后的含义,并学习遣词造句的具体方法,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可以掌握语文写作的方法,从而学生可以理解与运用语言表达技巧。
第二,增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有较多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会碰到一个难题,教师已经多次向学生解释过某个句子、某个段落的含义,但学生还是不能理解其真正含义,学生总是容易对文本内容出现误解,教师难以矫正学生的误解。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课堂中难以集中精神听课,学生没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字的解析中,所以学生不能有效理解文本内容。此时若教师减少枯燥的讲解,让学生朗读文本,学生在朗读中便会与文本内容进行互动,也会在朗读中慢慢投入感情。待学生朗读完后,教师再给予学生适当点拨,学生就更容易理解文本内容。
二、当下朗读训练存在的不足
第一,未制定合适的朗读目标。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因为课时安排存在比较大的局限性,有较多语文教师将大部分课堂时间用在文本内容讲解中,留给学生朗读的时间比较少,通常情况下学生还没能对全篇文本进行朗读,一堂课的时间就过去了。有些学生为了加快朗读进度,学生在朗读训练过程中没有投入自己的感情,学生的朗读出现走马观花的情况。此外教师在进行朗读训练时,大部分语文教师会在班级中挑选几名学生开展朗读,或者是采取小组接龙的方式进行朗读,在此过程中教师往往会疏忽指导学生的朗读情况。这种朗读方式有着较大局限性,并没有让朗读训练的效果得到真正发挥。
第二,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小学中有较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当中增加了朗读训练,但朗读训练还未能实现全面性,班级学生对朗读训练的参与度比较低。课堂上往往只有几名学生进行朗读,大多数学生只是作为朗读训练的旁观者,这对班级整体的朗读训练效果造成较大影响。同时教师只会运用机械的方式来指导学生朗读,有些教师会重点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声音,但却疏忽了学生的朗读情感体验。
三、小学语文阅读中开展朗读训练的措施
第一,增强朗读重视度。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自己对朗读的态度,充分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并稍微改变自己的教学内容,尽可能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朗读时间。因为学生的朗读能力不会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提升,所以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多朗读的良好习惯。如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早读时间对《草原》《丁香结》《开国大典》等文章,让学生通过朗读来熟悉文章。
第二,提高学生朗读的技巧性指导。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有效指导,教师在学生朗读之前需要指导其打好基础,教师指导教师先对课文进行初步阅读,标记阅读过程中的遇到的生字,指导学生用字典查询生字的读音和含义,将生字的拼音和含义记录在课文中,确保学生可以做到认识每个字,使得学生能够连贯朗读。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在朗读时的吐字,使得学生能够实现清晰流畅的吐字。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出现的标点符号,指导学生按照标点符号来判断段落的终结,并按照标点符号来判断朗读时语速的速度快慢、语气的快慢,并评估朗读时需要怎么投入情感与转变。此外,语文教师还需要注意指导学生把控文本内容的语色语调语音,精准掌握朗读的“气、韵、神”,尽可能提高朗读美感。最后,语文教师还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有文本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语文教师指导教师领悟文章感情发生的变化,使得学生能够全身心地融入课文朗读的角色。不同的文本类型需要运用到不同的朗读模式,语文教师要对散文类、诗歌类、说明类与小说类等文本的朗读要求进行梳理,根据文本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语文教师在进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时,能够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帮助学生查询生字的拼音,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教师可以让同桌之间互相纠正读音,并讨论每一段的内容。在学生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后,指导学生划分每个段落,指导学生融入自己的感情朗读,确保学生连贯朗读。
第三,运用范读来感染学生。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朗读方式进行有效指导,可以让学生对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积极融入到朗读中,实现教学的高效率。语文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朗读教学之前,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开展适当的范读,使得学生可以受到教师的感染。朗读实质上是一个讲读的过程,语文教师向学生明确讲解文章知识,并不断深入讲解知识,那学生能够对文章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知道文章中蕴含的情感。为此语文教师在范读文章前,首先需要清晰理解文章内容,且做到情绪饱满的朗读文章,使得学生可以在教师朗读过程中联想到文章描写的画面与场景,使得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例如,语文教师进行《花之歌》的教学时,先自己通读文章,对文章有自己的理解,然后在学生面前朗读文章,通过范读来给学生做示范,教师同时也可以带领学生朗读文章,使得学生可以学习教师的朗读语调。
第四,学生进行默读。阅读的形式之一是默读,学生在默读过程中不用读出来每一个字,所以学生默读所需的时间少于朗读。学生在默读时能够凭借视觉与思维来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学生可以揣摩文字的含义。语文教师让学生先进行朗读,再进行默读,可以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例如,语文教师进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朗读文章,教师对学生的朗读给予学生评价,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默读,让学生在默读过程中深入理解文章,然后再让学生朗读文章,教师可发现学生在第二次朗读时的效果会更好。
小学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可以让学生的阅读和朗读水平都有明显提高,从而促使学生的语文水平有明显提高,为学生的日后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雪绫. 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J]. 读与写(上,下旬),2020(3):83.
[2]张俊青.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分析[J]. 东西南北:教育,2020(4):37.
[3]劉丽华. 论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J]. 文渊(高中版), 2019(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