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慧
摘 要: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为不同领域的教学都带来了全新的转变,必须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切实提升。语文学科是高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人文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将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渗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提升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文章将对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展开探讨,以促进二者的结合。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精神;渗透
一、 引言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人们逐渐提高了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视。通过高中语文教学,既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和精神的深刻认知,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为学生提供了融入自身生活文化背景,投入情感的机会,让学生可以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同时,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二、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价值
(一)切实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内涵,与新课改下的人才培养需求相契合,需要教师予以高度关注。在新课改背景下,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可以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转化,让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切实提升。此外,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可以在教授给学生语文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提升情感素养,建设完整的思想体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不再从情感及文章内容入手展开教学,而是从人文的角度展开课程设计: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情境,让学生建立对于故事所处时代背景的深入了解,体会蔺相如机智勇敢、不惧困难、不畏强暴以及顾全大局的精神和廉颇公忠体国及勇于改过的精神。通过这种方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让学生自主进行角色的转变,主动参与课堂,与新课改下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
(二)达成全面教育的目标
教学实践表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有利于达成全面教育的目标。为促进人文精神的渗透,需要教师高效利用教材资源,积极探索素材,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渗透人文精神是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质的关键,也是实现全面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通过开展思想教育,让学生主动将自己的生活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强化学生的思考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强烈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之中,源于“识记”,终于“听、说、读、写”。此外,教师可以关注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为出发点,着力建设语文学习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以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教育。
三、 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现状
(一)人文教育水平较低
由于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高考成为检验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依据,充分展现了应试教育理念和思想的价值。在此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越发强调高考的重要地位,以高考大纲为依据,制定语文教学计划,片面关注对学生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导致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力度较低,限制了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因此,需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积极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以强化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的束缚,许多教师无法及时转换自己的教学思想,与时代相脱节,无法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只是片面地将考试成绩当作教学目标,关注对考试重点的教学,错误地采用了题海战术,导致人文教育水平较低,不能让学生深刻体会经典作品中的人文价值。
(二)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刻板,未能切实落实生本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需要高中语文教师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改革教学目标,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深入落实生本教学理念,将学生视作课堂主体,便于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实现高中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的充分结合,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无法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未能充分认识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只是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进行机械的讲述,忽略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让学生被迫成为知识的接受者,导致学生无法高效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
(三)缺乏科学的课程设计
语文学科在高中教学中占有关键位置,同时也是高考的重点考察科目。尽管语文学生在课程设置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由于教师在进行课程安排时需要将语文课程进行划分,通过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两种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导致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常常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只是片面关注对学生写作应用能力的培养,将教学重点放在修辞及语言鉴赏上,导致学生的学习脱离实践,未能将生活与语文知识学习进行有效联结。
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策略
(一)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为促进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需要教师关注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体现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需要教师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因此,需要培养出高素质高学历的教师,并且不断提升教师的持续发展能力,在引导学生高效利用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教师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鼓励学生持续发展。例如,教师应努力学习有关的教学资料,积极参加教学研讨活动,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展开创新,逐渐形成特色化的教学形式。此外,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術,丰富教学形式,主动进行教学创新,以“互联网+”的交流平台为依托,通过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借助一对一的网络课程学习模式,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争取成为教育行业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