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鹏杰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美术教育理念不断转变,教师不再单一注重培养学生的画画能力,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来表达自己内心情感。这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的有效途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积极利用教学工具,通过纸质材料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本文针对小学美术教学现状进行介绍,结合纸质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意义,探讨如何进行纸质材料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纸质材料;小学美术;实效性
生活中的纸质材料数不胜数,如果将这些纸质材料运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资源,还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降低教学成本。在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普遍缺乏对纸质材料的规范应用。因此,教师要在保证纸质材料有效应用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1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忽视学生兴趣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和全面成长。但是实际上,大部分美术教师都过度重视学生美术技巧的传授,忽视了拓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导致学生创作的作品经不起深入推敲。有些学生的绘画作品的色彩和线条非常完美,但是缺失内涵,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美术。尤其在理论技巧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不高,甚至很多学生对美术存在排斥心理,导致创作的作品没有深度和灵魂。
1.2课程教学模式陈旧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但是目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仍然有很多政策没有落实,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小学美术教师都采取照本宣科式教学模式,将教材内容单一地传授给学生,教学内容比较局限,课程教学模式比较陈旧,导致课堂氛围变得枯燥不堪,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提升。
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引导学生发现美,尤其是对教材作品进行鉴赏和发现。但是由于小学生年纪小,阅历有限,教材中的很多作品在生活中都没有接触过,鉴赏困难重重,不能理解美术素材的真正含义,这样一来既不能真正学习知识,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基于此,美术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将课堂内容逐步生活化,再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和感知美。如此一来,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会更加通透和深入,也能取得进步。
2纸质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2.1 提高学生美学素养
手工制作的素材通常具有较为浓厚的生活气息,借物言志,在笔墨运用方面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在手工制作的作品中融入制作者的自我情感,能够使作品富有精神内涵。例如,在梅花的绘画过程中,需要制作者深刻了解梅花的特点和顽强生命力,利用纸质材料进行梅花的制作,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梅花的形态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因此,采用手工制作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
2.2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手工制作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小学阶段开展手工制作教学,能够让小学生从小就领悟到手工制作的人文精神。进行纸质材料的利用时,可以以废物利用的形式进行教学,促使学生了解废物利用的意义,使美术教学内容更具艺术冲击力。因此,手工制作学习中使用纸质材料能够使学生受到其内涵的影响及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
2.3增进传统文化情感
手工制作的绘画和创作通常与古代诗词及书法融合在一起。在手工制作教学中,许多教师通常以古典音乐作为烘托教学氛围的手段,培养小学生学习手工制作的意境。通过手工制作教学,促使学生将多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结合起来,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悟,进而增进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探索热情。
2.4提升课堂趣味性
教学具有双向性,如果停留在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阶段,教师就成为了课堂教学中唯一的演讲者,学生只会觉得枯燥无味,认为课堂毫无吸引力,甚至还会感到厌烦。在美术教学氛围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在课堂中添加一些趣味性的课堂活动,通过纸质材料利用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激发探究意识。教师在适当的时间进行社会责任的灌输,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此外,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将实际理论与生活结合,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美术教学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况和社会发展实际出发,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充满趣味性。
3提高美术课堂纸质材料利用的措施
3.1利用信息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教材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想像空间和开阔视野都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在新教学时期,教师需要对信息技术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利用,促使美术课堂的综合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在学习纸质材料制作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种纸质材料制作成品的图片,然后对纸质材料制作的技巧进行讲解,并向学生展现纸质材料制作的成品效果,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手工制作兴趣。
3-2完善小学美术教学的考核机制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逐步完善美术教学考核机制,增强考核过程的多样性,促使学生的综合审美水平得到有效发展。例如,在考核中加入语言表达内容,鼓励学生通过主观鉴赏写出对纸质作品的感悟。教師的教学关注点从技巧传授转变为学生的个性发展,采取个性化评价,所评价的对象应该以个体学生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学生的艺术特长。
3.3转变美术教育观念
要想促进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快教学思想的转变,在美术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理念。小学美术教育并非单纯进行美术知识的传授,要想让学生精通各类绘画技巧,成为美术专业方面的高手,需要通过美术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审美情趣,拓展学生思维,提高想象能力,使学生学会观察事物,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让美术教育成为沟通其他学科的桥梁和情感培养的载体。通过美术教育提升学生对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完善其审美观。
3.4加强实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以美术教材作为教学主要工具,以讲解为主,让学生通过观察课本上的图片或者由教师在黑板上简单地构图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对于美术知识的传授来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进行纸质材料的作品介绍,让学生发挥想象力,通过使用不同的纸质材料进行作品制作,让学生了解手工制作的优势,同时提高动手能力。
3.5进行美术个性化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个性化兴趣能力进行延伸教学,使学生的基础艺术想象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巩固培养和发展。此外,在后期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通识艺术素养进行强化培养。例如,教师要开设一节美术课对艺术发展史进行介绍,对艺术的本质特征进行分析等,使学生系统性地了解艺术作品、艺术审美,不断开阔学生的艺术赏析视野。
3.6开展生活化课堂,创设自由轻松氛围
艺术源自生活,美术是艺术的创作形式之一,也来源于生活。美术作品承载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脱离现实生活的美术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个性时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进行创作,同时将生活元素融入到美术课堂中。例如,学习《有趣的勺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纸质材料制作勺子,对勺子的不同形状进行分析,对勺子进行改造,这种生活化的课堂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能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由环境中展开个性化创作。
4總结
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区别于其他学科,是在学习过程中无形培养出来的。在美术教学中积极利用纸质材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正确客观的审美态度和良好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立伟.浅析如何做好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J].情感读本,2018(20):37.
[2]付敏.刍议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8(01):45.
[3]黄肇胜.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数码设计,2017(10):179.
[4]仲泉.基于多媒体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8(6):47.
[5]高广诚.利用美术之“美”优化美术课堂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2):192.
[6]董慧瑜.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优化策略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06):120.
[7]李昕洁.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7(22):145.
(作者单位:湖北省监利市龚场镇刘市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