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心理效应,践行“和润课堂”

2021-04-18 23:25樊健
关键词:心理效应道德与法治

樊健

摘要: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心理效应,让“和润课堂”实施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觉成长的过程。通过链接课堂内外,融通家校之间,掌握遗忘曲线,助道德实践落地生根;借助聚焦时代热点、协同长幼校友,运用近因效应,引道德情感自觉内生;依托换个主体、角度思考,打破思维定式,促道德智慧星火燎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和润课堂”;心理效应

“和润课堂”的教学始终以儿童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引导儿童过美好生活为目的。遗忘曲线、近因效应、思维定式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三个心理效应,教师要利用好这些心理资源,让“和润课堂”实施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觉成长的过程。

一、掌握遗忘曲线,助道德实践落地生根

“和润课堂”主张小学德法课堂教学要加强与生活的关联,使所学能及时迁移运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一定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一心理效应提醒教师,课堂上所学的道德知识、所培育的道德情感、所指导的道德行为,应及时予以复习、巩固,帮助学生磨砺道德意志。诸多教学内容如《学习有方法》《学会沟通与交流》《周末巧安排》等,必须设置长期的延伸活动,促进学生内化知识。

(一)链接课堂内外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教师要善于打破课程与生活的隔膜,把道德实践从课堂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并向生活时空延展,直至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有教师执教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小点儿声》时,设计了4个探究活动。探究活动1:为什么要小点儿声?探究活动2:怎样小点儿声?探究活动3:声音越小越好吗?探究活动4:学习经典,升华延伸。其中,探究活动4巧妙地链接了学生课堂内外的生活。该教师这样实施:

师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就特别注重礼仪: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请学生齐读。)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教师讲解。)

師三国名臣诸葛亮也曾经教导儿子要“静以修身”。如果一个人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实现远大的目标。今天,老师把这幅字“静以修身”张贴在教室里,我们都来争当文明调音师,一起读——

生静以修身。

师本周起,请小朋友每天晚上想想自己一天做得怎么样?填填表格,自己督促自己小点儿声。每周末,我们评比“文明调音师”,颁发奖状。

知行合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教室贴上“静以修身”的条幅,自然将学生习得的行为迁移到课外生活中,时时提醒学生“小点儿声”。教师最后布置的可持续评价活动,把道德知识自然链接到生活中,引领学生时时处处注意“小点儿声”,主动培养文明习惯。

(二)融通家校之间

持之以恒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影响儿童道德生命的成长。执教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坚持才会有收获》时,学生有很多想要坚持做的事需要在家里完成,笔者在课后延伸活动部分设计了一张《“我的坚持”评价表》,上面附一段写给家长的文字:“您好!坚持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只有坚持,才会有收获。懂得坚持的人,进步更快,收获更多。为了帮助孩子培养坚持的意志品质,我们班开展‘坚持挑战行动,请您鼓励并督促孩子坚持做喜欢的事,及时记录,学会坚持。谢谢您的支持!”如此家校共育,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自我成长氛围。

笔者每周还组织班级亲子徒步活动,每次行程5—7公里,已经坚持了近两年。由此,教师、学生和家长形成了道德实践共同体。学生持之以恒地经历、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在徒步中磨砺出来的意志品质得到迁移。“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学生坚持每周徒步的经历也成为新的学习资源,不断地为学生成长输送营养。

二、运用近因效应,引道德情感自觉内生

近因效应指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和润课堂”强调因势利导,让课堂产生春风化雨的效果。教师要利用这一心理效应,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学生道德情感自觉内生。

(一)聚焦时代热点

聚焦时代热点,充分发挥了近因效应的作用。热点在地域上,可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在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具有时代特点;在内容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择热点话题,能提高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关注度、投入度。

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城市实行管控,人们被迫居家隔离,学校延时开学,学生尝试在线学习。这一热点恰恰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契机。开学后的第一课,笔者执教一堂校本亲子课《新冠病毒来了》,引领学生和父母一起反思生活。教学设计如下:

1.小组活动。

谁都知道,今年寒假,由于它——新型冠状病毒的突然到来,我们的生活暂时亮了“红灯”。

(1)在小组内交流: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变化?哪些没有变?你有什么感受?

(2)完成表格《2020年寒假生活中的“变”与“不变”》。

(3)推选一名代表准备汇报。(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父母。)

2.各组代表展示表格,分享小组学习成果。

3.探究: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4.小结:新型冠状病毒的侵袭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变化并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发展进步的。14亿中国人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精神永不改变!在“变”与“不变”中,我们正在不断成长……

上述教学,有效地运用了近因效应,引领学生观察疫情生活,梳理生活经验,感受生活变化,理解世界的不确定性;同时,感悟不变的信念和精神,增强民族自信。

(二)协同长幼校友

组织不同届的学生相互交往、交流,不仅能增强课堂的亲和力,还能丰富教育教学资源,提高德育实效。执教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一课时,笔者充分发挥美德少年毛琦涛(笔者六年前的学生)的榜样作用,分享这位校友成长的故事,引领学生“体会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具体师生对话如下:

师认识这位英俊的少年吗?他是我的学生毛琦涛。毛琦涛上六年级时,我给他写了一段颁奖词。

(指名读:捐骨髓,救父亲,13岁少年用稚嫩的肩膀扛起爸爸生命的希望,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孝心孝义。“小小男子汉”,美德好少年——毛琦涛!)

师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他爸爸生了什么病?

生毛琦涛捐骨髓给他爸爸,他不害怕吗?

师(介绍江苏省美德少年毛琦涛的故事)现在,他已经是首都医科大学的一名大学生了,想不想见一见他?

生想!

师让我们来听听他有怎样的志向。

(播放毛琦涛的视频:“学弟学妹们好!我是毛琦涛。我非常感谢这段经历,它让我懂得乌鸦反哺,德孝为本,懂得勇敢地去承担责任。我从小对太空充满好奇,梦想成为一名天文学家,拥有一颗‘毛琦涛星。可是,自从爸爸生病以后,我想当一名好医生。今年春节,‘新冠病毒肆虐,我立志成为像钟南山一样的专家,为人类的健康奉献我的青春和智慧。”)

师听了毛琦涛的志向,你有什么想说吗?

生我要像毛琦涛哥哥一样,立下志向,为百姓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生毛琦涛已经考上医科大学了,他一定能成为一名特别好的医生。志向像灯塔,引领人前进。

运用近因效应的“和润课堂”情智交融,充盈着正能量。

三、打破思维定式,促道德智慧星火燎原

“和润课堂”主张生活经验与课堂教学经验的无缝对接,但学生往往会产生思维定式,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引领学生思维多元化生长。

(一)换个主体思考

打破思维定式,就应让课堂具有开放性。笔者执教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网络新世界》一课时,为了引领学生明辨“网络游戏的是与非”,处理好与网络游戏的关系,把各位家长请进课堂,让学生与家长混搭,组成正方与反方,就“网络游戏的利与弊”展开辩论,部分辩证过程呈现如下:

正我的观点是,网络游戏利大于弊。网络游戏不但有趣,还能挑战智力。

反可是,很多人玩起游戏就放不下,一玩就是一两个小时,甚至半天,这也太浪费时间了。

正这不是网络游戏的错,时间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我觉得网络游戏内容丰富,可以帮助我们开阔视野。

反有些网络游戏也有很多不健康的内容。我听说,有人因分不清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导致悲剧的发生。

正这样的事是偶然的。我认为网络游戏的好处很多,我喜欢玩,还经常和伙伴们分享游戏心得,这让我们拥有了更多的共同话题。

反可以和同学分享的共同话题有很多,如果只关注游戏,也太局限了。我想提醒对方辩友,在你享受网络游戏的时候,你是否确认自己是安全的?有些不良商家为了赚钱,诱导玩家不断充值、购买游戏装备,甚至实施诱骗、诈骗等行为。所以,我认为网络游戏弊大于利。

正我觉得网络游戏的好处很多,可以开发智力,释放压力,获得自信。有些网络游戏还能让我们学到知识。再说,网游行业蓬勃发展,完全拒绝已经不可能了。

反我反对!玩网络游戏,不仅学习成绩会下滑,视力也会下降,损失太大了。

……

这次辩论并非强求“一致”和“定论”,而是启发家长和学生改变思维方式,辩证地看待网络游戏。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完全杜绝网络游戏已不可能,重要的是引领学生学会自律,自觉、自主地控制玩网络游戏的时间和内容,学会自我保护;另一方面,引领家长正视孩子玩网络游戏的现状,营造和谐的家庭生活氛围。这样的课堂也融各个家庭的人生智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便于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换个角度思考

在生活中,学生往往会受原有经验的影响,产生思维定式,结果要么问题得不到解决,要么因方法过于烦琐或陈旧,效果欠佳。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换个角度思考,求新求趣。如一位教师执教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小水滴的诉说》一课,巧妙地引领学生打破了思维定式。

师说一说,我们可以怎样保护小水滴?

生洗澡时,不要总开着水龙头。

生用过的水可以冲厕所。

生洗水果的水可以浇花。

师小朋友都在想自己在家里怎样保护小水滴。谁能换个角度思考,走出家门——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

生无论在哪里都要随手关水龙头。

生国家可以用法律来保护小水滴。

师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用法律来保护水资源,制裁那些污染水的人们。

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保护小水滴,比如,建一个海绵城市……

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突破了思维定式,茅塞顿开,想到了用法律、科技来保护小水滴等很多策略。换个角度思考是一种智慧,它使我们的课堂更丰富,更有新意,让学生更具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本文系江苏省教学研究重点课题“小学道德与法治‘和润课堂构建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017 JK12ZB17)、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资助课题“班级父教共同体建设研究”(编号:Ba/2018/02/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 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董一红.构建有温度的爱国主义道德与法治课堂[J].教學与管理,2020(20).

[5] 袁哲海.基于“自识”的心理辅导课教学要义[J].中小学德育,2020(9).

猜你喜欢
心理效应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从心理效应谈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
让政治课紧扣“心”弦
心理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教育教学工作中常见心理效应的再思考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善用心理效应提升高职生就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