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的呼声
——《十又二分之一章世界史》的生态主义解读

2021-04-17 08:19梁秋花
关键词:世界史巴恩斯诺亚

梁秋花, 张 莉

(1.东南大学 成贤学院,江苏 南京 210088;2.郑州大学 英美文学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1)

0 引言

朱利安·巴恩斯,是被当代文学界公认的与伊恩·麦克尤恩、马丁·艾米斯等人齐名的英国文坛巨匠,于2011年荣获布克奖及大卫·柯恩英国文学终身成就奖。由于其新颖多变的创作风格,他被称为“英国文坛变色龙”“小说形式的革新者”,他还是一位非常多产的作家,著有多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以及散文集、艺术随笔等。其中《十又二分之一章世界史》(以下简称为《世界史》)一经发表便备受关注,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杰作。学者们主要从新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不同理论视角对该作品的主题与艺术手法进行了解读,例如杨金才等[1]从历史真实性的视角对《世界史》进行了诠释,认为在后现代视域下,历史不再是对事实的记录,而是取决于话语权的操纵者和话语的阐释者。罗小云[2]借助新历史主义和文化研究的手法揭示了人类文明进程中各种权利关系的相互作用。李颖[3]对《世界史》中,作者对现代文明进步的论述进行了反思。赵胜杰[4]探讨了作品如何通过边缘叙事策略来进行历史阐释,颠覆了传统的叙事模式。也有学者探析了作品中后现代写作手法的运用,如反讽、互文性、拼贴、戏仿等,同时,关注了作品中的女性声音及人文危机。在经过文本细读之后,发现巴恩斯的这部富有后现代特色的作品还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主义思想。

1 生态批评略叙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生态问题不仅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而且还引发了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学者的思考。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态批评开始在欧美初现端倪,1978年,威廉·鲁克尔特在其文章《文学与生态学:一次生态批评实验》中首次使用了“生态批评”这一术语,随着文学与环境研究会于1995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首次召开研讨会,生态批评逐步从边缘步入中心,成为文学研究领域里的显学。

对于生态批评的界定,学者们观点各异,大多数人认同彻丽尔·格罗特费尔蒂的定义:“生态批评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批评”[5],它主要研究文学文本中的生态哲思,目的在于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反思、揭露并批判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人类中心主义,呼吁人们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存,重构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终极目标的、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王诺[6]将生态文学定义为“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并从事与表现独特的生态审美的文学”。生态文学在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重视人对自然的责任与义务,反对把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中心、反对将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判断的唯一标准,对将经典作品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巴恩斯的作品《世界史》的研究,发现除了李颖在《论<10½章世界历史>对现代文明的反思》中涉及了生态关怀之外,很少有学者对其中的生态思想进行解读。《世界史》充满了作者对强化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对导致自然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的思考,发出纠正错位的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呼声。

2 对强化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当生态批评开始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它的矛头便直接指向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顾名思义,是以人类为事物的中心的学说。一般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以及道德评价的依据,认为人类是做出价值判断的一方,一切应当以人类的利益为起点和终点,诺顿将其区分为强化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两种类型。“仅从感性意愿出发,满足人的眼前利益和需要的价值理论,称为强化的人类中心主义;而从某些感性意愿出发,但经过理性评价后,满足人类的利益和需要的价值理论,称为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强化的人类中心主义,以感性的意愿为价值参照系,把自然事物作为满足人的一切需要的工具,自然界也就变成了供人任意索取的原料仓库”[7]。巴恩斯在《世界史》中所批判的,正是这种将自身利益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强化的人类中心主义。

在《世界史》第一章(偷渡客)中,作者借偷偷登上方舟的木蠹的口吻说道:“对诺亚及其家人而言,我们就是水上餐厅……你们无法想象诺亚使你们损失了多少野生动物资源。于是他们抓来一只宝石兽,把头剁下,劈开头骨,却什么也没发现。……于是,他们又撬开另一只,结果还是没有”[8]13-14。在本章中,巴恩斯对《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进行了戏仿,诺亚从《圣经》中的义人变成了作者笔下傲慢的酒鬼,诺亚的儿媳更是出于寻找宝石的私欲而劈开了一只又一只宝石兽的头骨,结果却一无所获。作者借着木蠹的口吻,生动描述了方舟上,以诺亚一家为代表的人类对动物的羞辱、折磨以及种种残忍行为,抨击了人类因为个人私欲而并非出于生存需要对动物的掠夺及杀害,并以木蠹的口吻,将人与动物的行为进行了对比,认为动物自相残杀是出于生存的需要,即使吃掉对方也会对其表示尊重,不像人类,虐待、侮辱动物,凌驾于其他生灵之上。由此,映射了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肆意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开疆扩土、滥捕乱猎,导致很多物种岌岌可危甚至灭绝的现象。

不仅是在《世界史》中,早在其成名作《福楼拜的鹦鹉》中,巴恩斯就对妄图“主宰”“征服”自然的人类沙文主义进行了揭露。他在第四章中叙述道,“当朱利安首次出门狩猎时,只有很少的动物种类逃脱了被屠杀的命运——栖息中的松鸡被砍下了腿,低飞的松鹤被猎手的鞭子从空中击落”[9]70。还描写了人类对熊的利用,“罗马人从英国进口熊用于娱乐活动,东西伯利亚的勘察加半岛人过去常使用熊肠做面具,保护脸部免遭强烈的阳光照射,并且他们把熊的肩胛骨削成割草的工具”[9]60。通过描述人类对动物的肆意捕猎、屠杀以及由于人类的贪婪及物质欲望的膨胀对自然界进行的无情摧残,批判人类以自身利益为终极目标,掠夺、凌虐自然界的行为。

3 自然生态危机产生的思想根源

巴恩斯在《世界史》中审视了导致自然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他将矛头直指人类自身的贪婪与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的自负。在第一章(偷渡客)中,以木蠹的口吻控诉了诺亚一家,对方舟上动物的滥杀并非由于生存的需要,而完全是出于个人私欲,最后使得方舟上的物种灭绝了很多,由此讽刺人类只以自己的意愿、需求为价值参照,把自然界作为满足自己私欲的工具,对其不加节制地予取予求。这种极端的利己主义,不仅导致了自然生态危机,而且给人类自身也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进入工业时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人类从受制于自然、小心地企盼风调雨顺变为肆意改造自然。为了满足人口、经济增长的需要以及大规模的能源消耗,不少国家先后建立了核电站,给生态安全带来了挑战,其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就是一个例子,发生在1986年4月26日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世界史》第四章(幸存者)的创作背景就是基于此次核泄漏事故。哪怕是远在挪威海里的动物也受到了波及,借着女主人公凯瑟琳·费里斯之口指出,“这年头,连鱼都被剥削利用,然后污染中毒。外面那海洋里灌满了毒,鱼也得死”[8]91。不仅如此,人们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人们有一段时间不敢买牛奶,买肉也要问清肉的来源。巴恩斯借着凯瑟琳之口,认定这一切都源于人类,是人类忘乎所以,聪明过头反而害了自己。

巴恩斯以独具匠心的创作手法控诉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世界史》第一章(偷渡客)中,作者在对诺亚方舟的故事进行戏仿时,将诺亚一家描绘成贪婪、愚蠢、傲慢、心胸狭窄的人,对方舟上的动物肆意地进行羞辱、摧残、杀害,并借木蠹之口质问上帝,为什么不选择更合适的物种,而偏要选择人做他的门徒,并讽刺其他人比诺亚更邪恶,“诺亚是很糟糕,但你还没见到别人呢。上帝决定来一次洗劫,我们一点不大惊小怪,闹不懂的只是造物主造出这么一个物种本来就很没有光彩,倒还要留下它”[8]6-7。根据《圣经·创世纪》中诺亚方舟的故事记载,上帝因为人在地上所犯的罪恶很大,就后悔造人,决定降洪水将地上的活物都灭除,唯有诺亚是个正直的人,上帝就让他造一座方舟,最终使他一家在大洪水中存活下来。巴恩斯在戏仿《圣经》时,将上帝千挑万选才选中的义人诺亚描绘成了自私、愚蠢、残忍的酒鬼,即使这样,别人比他还要更糟糕,并且对上帝为什么选人,而不是别的物种表示不理解。以木蠹虫诙谐而又充满心酸的语气,对以诺亚为代表的人类做出了犀利、辛辣的讽刺,其真实意图是,在为以方舟上的动物为代表的,备受人类摧残、蹂躏、掠夺的自然发出抗议之声。

人类应将自己置于何种位置,该以什么样的方式与自然相处,才可以缓解甚至消除生态危机呢?对此,巴恩斯也在《世界史》中进行了思考。在第一章(偷渡客)中,木蠹虫认为即使动物之间互相吞噬,但彼此从一开始就是平等的,并且相互尊重,由此控诉诺亚一家对方舟上动物进行的虐待。在第三章(宗教战争)中,代表贝藏松教区居民的原告要求惩罚木蠹虫,因其蛀蚀了主教的宝座,导致主教摔得不省人事,依据是《圣经》中上帝对人的授权,让亚当统辖海中的鱼、空中的鸟以及地上行走的一切动物。被告木蠹虫的辩护者同样依据《圣经》,认为上帝创造了万物,并赋予兽类和一切昆虫“不可剥夺的权利(人类无权削减或废除此项权利)”[8]69。通过描述木蠹虫对诺亚一家的控诉以及对人类绝对权利的反抗,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平等、和谐共存的关系,在自然界中生存并非是人类的特权,而是一切物种共有的权利。“人不是存在者的主宰,人是存在者的牧人”[10],人有责任、有义务尊重自然界其它物种的生存权。在第四章(幸存者)中指出,现代社会的人们应该向原始丛林部落的人学习,因为他们有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诀窍,当看到母猫生出的小猫很健康,并没有受到核泄漏的影响而生出畸形的小猫时,主人公不由感到幸福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由此可见,作者在审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时,反对把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中心、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判断的终极标准,认为人类应该懂得尊重自然,与自然界和谐共存。在生态系统里面,人类从来不是一座孤岛,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摒弃以自身利益为最高宗旨和唯一价值判断标准的人类中心主义,才有希望缓解并消除自然生态危机,才有可能恢复与重建生态平衡,从而有利于人类自身的长远发展。

4 结语

巴恩斯在《世界史》中不仅对以“主宰”“征服”“掠夺”为特征的强化的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与批判,而且作为有着生态意识和生态关怀的伟大作家,对导致自然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也做出了深刻思考。通过对《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中世纪动物审判法庭记录的戏仿,以及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影响的描述与反思,批判了人类为满足一己私利,凌虐、掠夺、破坏自然的行为,呼吁人与自然界和平相处、和谐共存,人有责任、有义务尊重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存权利并保持生态平衡,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世界史巴恩斯诺亚
第三届“日知世界史奖”评奖公告
人工智能时代的工作变革
守望“蔚蓝”的海洋卫星
世界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
生日惊喜
江湖留名
百件文物带你玩转世界史
聪明的布莱恩
无理之人
美国学者世界史视角下的中国史——浅析英文版《世界史》第一卷至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