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语境中“非遗+”提升城市品质路径研究
——以威海精致城市建设为例

2021-04-17 08:19贺喜焱
关键词:威海资源传统

贺喜焱

(威海市委党校 科社教研部,山东 威海 264200)

0 引言

近年来,在城市规模有限的背景下,我国大城市已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城市更新将成为未来城市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1]提出,“城市更新是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城市更新是中国城市发展走向内涵式、集约式、精明增长的重要方式之一”。面对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小城市要想持续发展,既要突破“千城一面”的城市困局,又要改变“摊大饼”式发展。在城市更新的大趋势下,中小城市建设重点已转入存量提质增效阶段。威海从2018年起积极推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项目,打造高层次精致城市,在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功能的基础上,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非遗+旅游”“非遗+教育”不断兴起,扩展的“非遗+”相关行业领域迅速催生新的创意,迸发新的活力,进一步融入社会生活,使非遗保护成果越来越为全社会共享。本文将在威海城市品质建设中应用“非遗+”,研究威海精致城市建设中如何既能保留城市的乡愁和韵味,又能将传统与新需求、新产业结合起来,使城市更具魅力与吸引力。

1 威海精致城市发展概况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威海考察时明确做出了威海“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的重要指示。“精致城市”理念是对新时代城市发展导向的高度概括,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特色发展的集中体现。怎样建设精致城市,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城市工作中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2]。在2019年11月公布的“2019年品牌城市榜单”中,山东省共有8个城市上榜,威海名列第2位,全国第19位。威海的城市面积不大,但拥有宜居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威海以“精致”为核心,正在向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小而优、小而强的目标迈进。威海的城市发展目标与当下城市更新、存量发展的要求不谋而合,威海的城市发展已进入到存量主导的发展阶段。

开展精致城市建设以来,威海以入选 “城市双修”“美丽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深入开展城市环境治理,从一栋建筑、一条街道、一处城市家具或者建筑小品开始,至今,已开展城市规划研究50余项,打造了韩乐坊特色街区、火炬八街、欧乐坊“零点夜市”、经区滨海步道等备受欢迎的“网红打卡地”。围绕出行难、停车难、如厕难、公共活动场所少、老旧小区环境差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实施了21条瓶颈路打通工程、10个停车场项目、10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错时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位7 213个,新建、改造公厕20座,改造5处菜市场,建设运营10处“社区食堂”,免费向社会开放227所学校体育设施[3],大幅度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

2 威海城市品质发展分析

城市品质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内联外通、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等城市“硬件”的同时,还需要挖掘文化内涵这个“软件”,“软硬件”协同发展,才能提升城市品质。目前,威海精致城市建设中,城市“硬件”部分已不断更新、完善,而城市“软件”部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城市的文化品质是指一个城市基于其特有的或突出的文化因子所形成的文化精神、文化风貌和文化标识”[4]。城市文化品质应包括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空间、公共文化服务及设施、文化经济实力、公民素养等。威海拥有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其植根于民间,地方特色浓郁,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非遗还具有与文化空间、公共文化服务及设施、文化经济实力相结合的文化软实力。所以,应充分应用非遗资源,使它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城市建设提供创意来源,使城市形象更具魅力和吸引力,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带来可能。

3 威海非遗文化资源现状剖析

3.1 威海非遗文化资源的基本情况

据威海非遗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威海市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省级非遗项目37项,市级非遗项目114项(其中国家级与省级也同属于市级)。分析威海非遗资源的级别及类别相关数据发现:传统技艺类数量最多,有54项(包括1项国家级,21项省级);其次是民间文学,有16项(包括1项国家级,3项省级);其他按照数量排序分别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9项(包括4项省级),传统医药8项(包括2项省级),民俗7项(包括1项国家级、3项省级),传统美术7项(包括1项省级),传统音乐5项(包括2项省级),传统舞蹈4项(包括1项省级),传统曲艺3项,传统戏曲1项。

3.2 威海非遗文化资源的特点

(1)类别齐全,数量不均

威海非遗资源类别虽然较为齐全,但数量不均衡,呈梯状分布,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为传统技艺类,是所有类型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总量占比达 47.37%;第二层为民间文学类,总量占比为 14.04%;第三层包括四个类别,其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的总量占比为7.89%,传统医药类的总量占比为7.01%,民俗及传统美术类的总量占比均为6.14%;第四层包括四个类别,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曲艺、传统戏曲,这四个类别都具有曲艺表演性质,数量较少,总量占比只有11.40%。

(2)层级分布不均,分层聚集

威海非遗资源层级分布不均,以市级为主,国家级较少,目前只有3项(属于民间文学、传统技艺和民俗类别)。省级项目占比较大,但分层比较聚集,主要集中在传统技艺类别。总体来看,威海各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量随着级别的升高而递减,从非遗文化资源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来看,层级越高影响力和知名度也就越大。

4 非遗资源在威海城市品质提升中的应用不足

4.1 顶层设计不够

城市文化空间既是一个静态的物理空间,也是一个包含了文化理念的动态体系,既是人们文化体验、文娱活动、信息传播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宣传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城市文化空间不仅可以展示城市个性和文化张力,还可以培养居民的文化自信与城市认同感,提升城市形象与吸引力。2020年,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美丽城市”建设试点推进精致城市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虽然方案中提到对“各类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但内容较为模糊,对非遗资源保护利用的认识还存在不足,没有针对威海精致城市建设的核心要求提出可操作性的措施。

4.2 城市文化空间建设载体匮乏

非遗资源与威海城市空间建设融合不够,缺乏独特的城市文化韵味,文化体验个性不强,文化信息传播缺乏特色,不足以实现城市品牌营销。威海的城市建筑虽然体现了一定的滨海城市风格,但品质参差不齐,多为功能性建筑,装饰及造型简单,视觉效果不佳。公共设施、城市景观、公园、广场、城市文化综合体等空间载体虽然也经过统一规划、治理,但未能形成特色的景观序列,观赏性一般,符号性不强,未能彰显威海的文化特色,城市印象较为平淡。如何通过“非遗+”,使非遗资源融入城市文化建设,凸显城市特色、更好地传播城市文化,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4.3 文创和文旅品牌建设不足

威海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占比较小,受众面及覆盖范围有限,势必会影响非遗资源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很多市级非遗项目又缺乏政府专项资金扶持,未能吸引更多社会群体的参与,创新性发展不足,导致无力申报更高层级的非遗项目,不利于打造文化品牌。

目前,威海国家级非遗项目只有3项,其主要是通过一年一度的民俗活动来维持影响力,节庆活动之外的保护利用仍显薄弱。原生态海洋文化与现代海洋文化融合不够,创新性发展不足。省级非遗项目占比较大,主要集中在传统技艺类别,相关文化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缺乏创新性。虽然2018年建成并开放了威海非遗文化空间(海魅非遗部落),有15个名家坊,具备一定的体验功能,但受到场地及其他因素制约,仅在一些特定节庆、展会期间开放,或进入学校、社区进行展览,受众面较窄,就目前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占据市场空间小,知名度不高。

5 利用“非遗+”提升城市品质的路径

5.1 优化顶层设计

(1)凸显“蓝绿红”文化顶层设计思路打破“重基础设施建设、轻文化开发”的传统发展思路,赋予城市新的文化内涵和魅力。威海具有多元文化叠加的城市特点,因此,要理清精致城市建设的特色内核,在蓝色海洋文化、绿色生态文化、红色文化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将非遗项目融入“蓝绿红”文化之中,结合精致城市规划,凸显城市品质。据《2019年威海统计手册》显示,威海市共有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45家,其中5A级2家、4A级12家。省级以上农业旅游示范点78个,省级旅游强镇38个,省级旅游特色村73个。可以充分利用已有景区和旅游示范点的优势,统筹规划,将非遗资源充分融入其中。将赤山明神的传说、石岛渔家大鼓、威海海参传统加工技艺、蜢子虾酱制作工艺、胶东海鲜饺子制作技艺、胶东回水咸鱼干传统制作技艺及开洋、谢洋节与城市蓝色海洋文化发展相融合。将海草房民居建筑技艺、威海剪纸、文登鲁绣、威海锡镶制作技艺与城市绿色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相融合。整体做出规划和设计,通过在文旅、城市建设中融入非遗项目,加深市民及游客对威海城市文化的印象。

(2)规划主体多元化合作

“精致城市·幸福威海”未来的建设方向是在城市建设设计的“骨架”中,填充文化“血肉”。在规划主体方面,要打破主要依靠政府的固有思维,不仅需要精致城市建设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还应充分促进城市文化协会、相关类型的文化企业以及非遗文化保护单位、非遗传承人之间的互动,通过制定激励、保障性措施,吸引知名的城市艺术家、创意者、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进来。

(3)结合“精致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创新发展

抓住2020年“精致城市建设要攻坚突破”的机遇,结合威海市推出的《威海精致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将非遗资源的创新应用融入到精致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重点打造“非遗+旅游”“非遗+城市公共文化空间”“非遗+文化展演”“非遗+文创产品”“非遗+学校教育”等项目,凸显威海城市特色。

5.2 “非遗+城市文化空间”建设

(1)打破固有思维

将非遗资源应用于城市文化空间建设,中国已有成熟的做法,例如潍坊市作为“世界风筝都”,将风筝这种民间喜闻乐见、广为流传的非遗资源融入到了城市文化空间建设中,在城市广场、交通工具、天桥,甚至是垃圾桶、公共座椅上都能看到风筝元素,使人们对潍坊的城市品牌建设印象深刻。威海则可以重点打造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项目:首先,打破威海仅是一个滨海城市的固化思维,突破与周边滨海城市景观和建筑单调雷同的现状,应用非遗元素打造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景观、建筑、雕塑等文化空间标志性符号,形成独特的城市风格。其次,打破传统非遗技艺中材料应用、造型创作的固化思维,突破制作工艺的局限,将威海锡镶、剪纸、锔艺、鲁秀、面塑、花饽饽、海草房等技艺形式广泛应用于城市文化空间建设,打造个性化城市符号。

(2)创新城市更新路径

首先,对已建成的城市景观、公园、广场等文化空间进行改造,在原有布局及设施的基础上进行巧妙设计,构建既节省成本,又能凸显威海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载体。阿根廷是探戈舞蹈的发源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探戈已成为城市的文化符号,探戈元素被广泛应用于演艺、绘画、餐饮等很多行业,在城市广告、纪念品、艺术品中也随处可见相关的文化创意。威海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将非遗文化元素以壁画和小雕塑的形式进行城市点缀,或者结合功能性设施进行打造。如在公共卫生间标牌、城市垃圾桶、井盖、街道绿化栅栏等设施上融入非遗元素,也可以通过电子宣传视频展示来画龙点睛,还可以在近两年建成的精品小游园中增添一些符号载体,不仅为市民休闲娱乐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有效地利用了城市空间。其次,根据现有的精致城市建设规划方案,将非遗元素融入正在建设中的城市文化空间。例如,可将技艺类非遗资源充分融入正在实施的生肖街、陶瓷路等14条历史街区、博物馆群建设,也可以开设传承人代表性作品展示厅,并于节假日进行体验式展出,由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工艺技巧。在城市展示中心、城市国际化交流展示中心、产业创新展示中心等“城市会客厅”的装饰、空间布局等方面融入非遗元素。在海港公园、金线顶公园和海岸线滨海步道等特色海滨景观以及机场、码头、车站到各区市、开发区的主干路网、景观道路中充分体现非遗元素。

5.3 “非遗+城市形象”提升

(1)立足优势,打造“非遗+”产业链

威海非遗项目中传统技艺类占比较大,这是威海非遗资源的优势,因为传统技艺类非遗资源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易于打造并可以延伸为产业链,要想拓展这些非遗资源的发展空间,政府一方面要鼓励还未进行文化产业开发的非遗项目积极创新;另一方面要重点打造已有发展基础的非遗文化产业项目,为提升城市品质助力。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将非遗资源数字化。非遗资源数字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才能实现,完全靠政府支持并不现实,建议以“输血”“造血”方式同时进行,可以分批次进行数字化,重点打造国家级非遗项目,对省级、市级项目中具有地域优势、可与文创文旅结合的项目优先进行数字化。请相关专家深入挖掘非遗资源的文化内涵,探索设立非遗数字化专项资金,建立大型数据资料库,便于后期浏览与查阅。在原有的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网站、威海门户网站及数字平台上建立网上数字化非遗博物馆并进行滚动宣传,方便浏览者获取相关信息,了解威海地域特色,推广并宣传城市文化。其次,打造“非遗+”城市文化产业链。目前,威海非遗资源面临传承人老化,非遗项目与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及体验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要不断探索非遗资源产业经营模式,例如,可以采取“合作社+公司+传承人”模式,将保护、研发、生产、客户体验、销售、售后服务这些环节串联起来,不仅经营高端传统非遗产品,还可以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结合,设计出一系列文创产品。对有一定基础的非遗文化产业,如锡镶、剪纸、锔艺、鲁秀、面塑、花饽饽等,要进一步拓展其品牌意识,在传统非遗资源的基础上,在材料、形式、主题上进行多层次研发,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做好传承的基础上与时代文化结合,形成非遗产业体系,深入研究当前人们的消费喜好,并借助“科技+”“文化+”等手段,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传承创新,促进非遗产业化发展。

(2)重点打造国家级非遗项目,增强城市文化影响力

威海现有3项独具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因此,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打造威海非遗文化品牌,增强城市文化影响力。以国家级非遗项目“渔民开洋节、谢洋节”为例,可以将威海荣成地区原生态海洋文化与国家倡导的现代海洋文化进行创新性融合,在原有的“非遗六进”的基础上,深挖“渔民开洋节、谢洋节”的海洋文化内涵,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使非遗走进学校、社区、企业、景区。在数字化保护的基础上,统筹规划,与当地海草房、面花、面塑、剪纸等独具特色的非遗资源结合起来,将“渔民开洋节、谢洋节”标志物进行文创开发,在荣成文化馆非遗展示厅、泰斗产业园非遗体验基地、院夼龙王庙、各民俗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进行展示与宣传,增强“渔民开洋节、谢洋节”文化名片效应,提升城市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

6 结语

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已进入城市更新阶段,“成功的城市更新特别注重城市遗产的价值,从形式上看,更新后的城市是新与旧的完美结合”[1]。非遗文化是城市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品质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分析威海精致城市建设中“非遗+”应用不足之处,认为要将非遗保护落到实处,不仅要将非遗文化资源充分融入精致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之中,还要积极塑造非遗文化标志,支持非遗文化产业发展。通过“非遗+”,使非遗资源成为城市建设中,文化品质提升的催化剂,既能加深人们对威海精致城市的印象,又能促进威海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创新,从而加速非遗产业化发展与城市消费增长。

猜你喜欢
威海资源传统
《威海港口》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威海达明新材料科技有限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资源回收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