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发展视域下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04-17 03:55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主体

王 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学生处,辽宁 阜新 123000)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推动中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新战略与新思想。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 ,为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提供了行动指南。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科学探究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衡发展属性,明确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平衡发展的必要性,有效优化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平衡发展路径,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体系,持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履行的光荣使命。

1 “平衡发展”体现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属性

“平衡”一词,《现代汉语》最基本的词义是衡器两端承受的重量相等,在不同领域,平衡有不同的涵义。哲学上所讲的平衡,是指矛盾双方在力量上相抵而保持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平衡,平衡都是暂时的、相对的,万事万物都处于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循环往复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例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泛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动行为者,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也就是说,无论是高校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都具有主体性。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教育者、受教育者二者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为目标的教育。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者的主体性以及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二重形态存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是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构成的复杂整体及关系范畴,而“平衡发展”是这一复杂整体及关系范畴存在的核心属性。

1.1 “平衡发展”是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创造的特性。作为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一是主体定位清晰,即高校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都是具有价值倾向性、人格个性及不同程度能动性及创造性的主体,都具有一定的主体性,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求二者实现平衡发展。二是理念指向同步,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主体性很强的教育活动,一方面要充分激发教育者的主体性,另一方面更要尊重、发掘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而要实现双主体理念同步发展,就要求两个主体保持相对平衡。三是目标任务清晰,即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以促进教育者及受教育者全面自由地发展为根本目的,以满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性发展为根本要求,最终提升教育者及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任务更需要主体间平衡发展。可见,“平衡发展”是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1.2 “平衡发展”彰显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定性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无论是教育者主体,还是受教育者主体,其自身都具有一系列的平衡定性,具体表现在:首先,主体的自主平衡。主体对自己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具有的领导权、控制权、支配权、话语权、对话权、参与权、受益权清晰明确,体现自主性,自愿、自觉、自动、自行、自控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在实践中寻求平衡。其次,主体主观能动平衡。主体认识到在实践过程中,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使思想认识到实践改造由不平衡达到平衡。最后,主体创造平衡。主体通过思维再造及实践创新,舍弃不合理、不现实认知,探求新思想、新内容、新方法、新路径,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平衡,而这些平衡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根本定性。

1.3 “平衡发展”映射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关系状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关系是在活动中生成、实现、发展的,而主体关系平衡发展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生成、实现及发展的根基。首先,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必须处于同一层面,必须属于同一层次。他们都处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统之中,是同一系统中的不同侧面,没有主次之分。其次,“平衡”从地位上表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不同主体间是独立平等的,两个人格保持独立的主体间的对话关系只能是平等的对话关系,不是掺杂等级结构、层级管理的不平等关系或“寄生”关系,而是平等的人与人的关系。最后,“平衡”从动态上要求主体之间在沟通交往基础上形成双方关系的共通性与统一性,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主客体二元关系,从而进入了一种主体与主体的关系状态。

1.4 “平衡发展”揭示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平衡属性

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由若干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内部各要素如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方法等共同构成了一个不断矛盾运动的整体,特别是教育者、受教育者两个主体,既相互契合又相互排斥,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变化发展,通过“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矛盾运动,动态地寻找着各自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点。在具体实践中,这一系列的动态过程使得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实现良性匹配、互动,从而保证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平衡发展。如若哪一环节、哪一链条出现问题,出现不平衡,都会导致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可见“平衡发展”揭示了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平衡属性。

追根溯源,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主体性与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相互作用,主体间关系必须保持平衡,从而不断地突破旧的平衡关系、实现新的平衡,这也正是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之意。

2 “平衡发展”是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必然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人、塑造人、解放人的重要使命[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平衡发展,这也是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必然选择。

2.1 突破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制约瓶颈的必然选择

根据主体间性理论[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平等的教育主体,其地位、作用、关系都应该受到重视并保持相对平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快速发展。但是,通过分析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发现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及发展不平衡现象。首先,单一肯定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作用。强调教育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主控权,受教育者往往处于从属地位,造成主体间地位不平衡。其次,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被异化。教育者变成了知识、理念的显示器,受教育者则变成了单一的存储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应有的互动关系严重缺乏,体现的是人与物的关系,而不是人与人的关系,造成主体对象不对称。再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支配与被支配、控制与被控制、权威性与服从性的关系。表现为我说你听,我指挥、你行动,造成主体关系不对等。最后,教育者施教内容与受教育者所需不相符。施教者纯理想化、纯理论化的施教内容难以满足受教育者的现实所需,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索然无味[3]。因此,需要破解制约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瓶颈,充分肯定教育者、受教育者主体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主体间相互平衡发展正是解决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制约瓶颈的关键。

2.2 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必然选择

社会既是主体活动的必要场所,又是主体活动结果的具体体现,主体性是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内在尺度,又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但是,现实中使用这一内在尺度去衡量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时,发现受教育者主体性缺失、被弱化的现象比比皆是。首先,学习需要的被动性,不是“我要学”,而是“要我学”。受教育者被认为是在思想上存在不足之处的教育对象,必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主观世界的有效改造。其次,学习动机的功利性,不是为了提高综合素质,净化主观世界,提高思想道德觉悟,坚定政治立场,而是出于利益需要。片面追求及时、显性、短期行为,过多注重形式主义。再次,学习过程的懒惰性,不是主动参与,而是被动接受,受教育者主体性被异化为物。最后,学习内容的局限性,学习对象不是整体内容,而是零星片断,教育内容偏政治化、课本化、教条化。学习结果的差异性,没有达到内化与升华,而是蜻蜓点水、雾里看花,造成认知与情感的分离、认知与行动的脱节。

实施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面反思,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视受教育者主体性、不尊重其主体地位的缺陷。树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但教育实践中出现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被弱化的现象,关键是教育者主体性、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展不平衡。因此,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就是要着力瞄准需求侧,实现教育者主体供给侧与受教育者主体需求侧之间的平衡。

2.3 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低效性是长期以来困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长期低效的状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三无”状态,即无位(不受重视)、无力(软弱无力)、无用(实际效果差)。面对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不平衡现象及存在的问题,根据主体间性理论,既要重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又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凸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主体-主体”关系。通过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主体之间的互动,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双向沟通交流,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时机、恰当的内容、契合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主导性,唤醒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使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教育者权威、压制、灌输模式的终结,使受教育者能够自主、自律、自由地发展,进而提高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而这一切都要在寻求主体间平衡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因此,“平衡发展”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3 “平衡发展”是高校开展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3.1 系统优化教育者主体

生态伦理学创始人莱奥波尔德认为,“生态系统中每一物种对整个生态的完整、稳定和美丽都有价值”[4]。作为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一的教育者,能否实现平衡发展取决于其自身的优化程度。因为教育者负责收集、选取、加工、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引导受教育者向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方向发展,因此,必须对教育者主体进行优化。

首先,加强对教育者主体的管理。要落实高校思政工作队伍从业准入制度、培训制度、淘汰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加强培育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解决教育者主体性缺失、缺位现象,突出教育者主体工作实效性,提升吸引力、感染力。

其次,提高教育者主体自身的素质。要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教育者主体)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较高的理论水平及思想道德修养、颇具影响力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要发自内心地尊重、理解并真诚地关怀、信任,要积极推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主动架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思想交流的桥梁。

再次,尊重教育者主体的权益。从政策层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教育者主体)的地位、待遇,积极满足他们的诉求,重视他们的劳动成果,理解他们的辛苦,有效地排解他们工作中的困惑、苦恼,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职业氛围,帮助他们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尊严感、价值感、神圣感。

最后,弘扬教育者主体的主导精神。要立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特点,关注教育对象思想状况的变化,丰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主动调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导向,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及方法、拓展教育渠道、强化实践锻炼、充分弘扬教育者主体的主导精神。

3.2 注重受教育者主体性发展

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换句话说,与传统教育观念不同,不是将受教育者视为被动接受信息的客体,而是将其视为主动追求信息的主体。因此,必须注重受教育者主体发展,增强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性、主动性,强化自我教育及其发展功能。

首先,激发受教育者“乐学”意识。要始终树立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非奴隶的观念,促使大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开放对待教育教学,读书而不“唯书”,尊师而不“唯师”。

其次,增强受教育者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积极性。给大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机会,鼓励大学生自主参与教学及实践,构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格局及框架,使大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个性得到张扬,从而更有效地管理自己。

再次,促使受教育者转变观念。克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偏见、抵触情绪,使大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并积极作为,使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生的内在要求。

最后,克服依赖思想,培养受教育者自立、自强精神。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克服依赖学校、依赖教师、依赖学生干部、依赖家长的思想,从我做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扬自主、自立、自强的进取精神。借助各种载体及平台,把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

3.3 理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主体之间关系

开展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是最重要的一对关系,建立良好、协调的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关系,可以缩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距离[5]。

首先,发挥受教育者主体的主动性。要充分解放思想,改变“教育者中心”的权威倾向,摒弃教育者操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整个过程的做法,认同受教育者(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动性,赋予大学生在教育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的选择权,改变双主体关系发展方向,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实现全面发展。

其次,实现受教育者主体的人本价值。要转变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关系中非科学性、非人性化倾向及重视文本主义、轻视人本主义的观念。与受教育者(大学生)进行价值及情感上的交流、沟通,重教育过程、重双向互动、重隐性价值、重个人价值,体现温情、关怀、爱心。鼓励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构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应有的道德关系,实现受教育者主体的人本价值[5]。

最后,建立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之间的新关系。要彻底摒弃传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等级结构、层级管理等不平等关系以及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寄生”关系,做到以正视差异为前提,重视大学生的类别化教育,建立生态“共生”关系。加强双主体间的知识交流、以情感沟通为桥梁建立平等关系。以积极引导为主线,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促使双方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建立和谐共生关系。

3.4 形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主体合力

双主体是高校开展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要素,两者要共同参与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之中。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就必须确保双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合力,同时,双主体合力作用的发挥程度,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具体要做到以下方面。

首先,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的双向互动。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同时,还要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受教育者主体,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形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合力。也就是说,教育者主体通过自己的理论素养、个人形象、知识讲授、教育教学能力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主体。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受教育者主动反馈真实信息,配合教育者主体开展工作,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通过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之间思想、情感等双向交流、互动,形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主体合力。

其次,重视外部环境的协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处于社会大环境中,社会中的道德生态、文化生态、政治生态与经济生态都会与之互动,对其产生影响,因此,要对外部环境进行协同优化。注重政策的制定,做好政策的执行,充分发挥政策环境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导向定位,激发其推动、调控、保障等作用,确保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还要做好与社区、家庭之间的相互衔接,做好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与社区的有机接轨,与家庭之间的有效沟通,切实形成育人合力。

3.5 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主体互动

互动并非个人的行为,而是一种个体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上的互动则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实践活动,也就是发生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知识共享、价值共识、意义共生的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一方面体现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知识传授、情感沟通等,另一方面体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相影响与渗透。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上的互动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围绕特定教育目标而开展的一种人生价值与意义世界建构的活动。要实现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就必须确保双主体间实现双向、良性的互动。

首先,实现教育者“输出”与受教育者“输入”正相关。教育者主体不断向受教育者“输出”观念,希望受教育者及时“输入”(内化)。另一方面,受教育者主体也在不断向教育者“输出”自己的需求、意见、建议等,希望被其“输入”(采纳) 。如果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双主体之间的“输出”与“输入”是良性的、成正比的,教育者的“输出”越多,受教育者相对的“输入”也就越多。教育者主体通过自己的理论素养、道德修养、理论功底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主体,使受教育者主动参与、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受教育者主体积极主动反馈真实信息,配合教育者主体开展工作,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6]。

其次,注重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互动的交互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间是一种互动型的关系,体现的是一种主体间性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之间基于平等关系而开展的互动交往实践。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双向互动交流中,形成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教育领域,从而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学习与接纳对方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与完善自我,共同缔造彼此的精神价值与意义世界。

4 结语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共同组成和谐共鸣的教育统一体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7]。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必须尊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主体地 位,必须根植于主体间的和谐共生、平衡发展,不断地探索实现双主体优化的路径,形成双主体和谐共鸣的统一体,这样,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有美好未来,才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主体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