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高水平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2021-04-16 07:26司斌薛梅青
职教通讯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职业教育

司斌 薛梅青

摘 要:信息化赋予了职教“双师型”教师新内涵,开辟了职教“双师型”教師队伍建设新路径,职教“双师型”教师即将面临新一轮发展变革。通过追溯职教“双师型”教师发展历程,分析信息化背景下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从信息化平台建设、信息化评价手段创新、信息化人才匹配等角度提出高水平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信息化;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教师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司斌,男,江苏理工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合署)人才服务办公室主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薛梅青,女,江苏理工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合署)部长、处长,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及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1)03-0096-05

教师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发展,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即将面临新一轮的发展变革。在信息化背景下,加强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逐渐成为推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建设高水平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意义

职教“双师型”教师伴随着社会发展而诞生、发展、壮大,其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行为也必须适应社会发展进步。当前形势下,建设高水平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已迫在眉睫。

(一)职教“双师型”教师发展历程

“双师型”教师是我国积极探索高水平职业教育过程中的一项创造性提法,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萌芽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随着职业大学的兴起,同时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一线生产经验的教师逐渐引起各类职业大学的重视。在此背景下,这些职业大学开始积极摸索该类教师的培养管理办法,并积累了一定的建设经验。直至1995年,原国家教委发布了《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首次官方提出“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并把“双师型”教师纳入职教师资建设的政策支持范围。

2.探索发展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随着1996年《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施行,我国推出了一系列的职业教育改革政策,极大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双师型”教师也顺应发展潮流进入大众视野。2002年颁布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基本内涵,提出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这为职教师资建设奠定了发展方向。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对“双师型”教师的规模、比例、培养、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范,国家各有关部委为落实《纲要》精神,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职业教育政策日益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3.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双师型”教师改革方案》)等一系列改革文件,职教“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评价激励、管理考核等保障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地位待遇明显改善,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有力支撑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

(二)建设高水平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意义重大

建设高水平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建设高水平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扎实的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科研能力和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也是提高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迈进高质量发展阶段,应用型人才在各行各业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企业用人单位的高度重视。2019年8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出台的《“双师型”教师改革方案》明确指出,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由此可见,高水平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国家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

2.建设高水平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和职教院校的必然选择。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职业教育的关键在“双师型”教师。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教“双师型”教师越来越受到应用型本科院校和职教院校的重视。这是因为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相对于普通教师,“双师型”教师能够熟练地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更加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然而,当前我国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据统计,截至2019年10月,我国共有职教专任教师133.2万人,其中,“双师型”教师有45.56万人,占职教专任教师总数量的34.2%[2],距离国家到2022年,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一半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未来一段时间,必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和职教院校抢抓发展机遇、迅速加强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黄金时期,建设高水平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也必将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和职教院校的共识。

3.建设高水平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促进职教教师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学校教育的环境、目标、任务和方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职教教师的角色定位也随之发生了重要变化。他们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而要同时具备解读理论知识、传授学习方法、指导专业实践、培养创新能力等多种素质,这就要求职教教师必须胜任“一专多能”“一岗多职”的岗位需求,走“双师型”职业发展道路。

二、信息化背景下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

信息技术代表了当前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实施以来,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教学环境、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也得到极大创新,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2018年4月,教育部重磅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2022年要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三全”指的是信息化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全体适龄学生和全体学校;“两高”指的是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一大”指的是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该计划标志着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教育时代正式开启,这也意味着职业教育将面临更深层次的现代化发展变革,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信息化赋予了职教“双师型”教师新内涵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双师型”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合作交流、学习提升的重要手段,熟练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提升信息化思维和能力成为“双师型”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要求。《“双师型”教师改革方案》指出,要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信息化教育教学迫使“双师型”教师角色发生重要转变,由传统的权威专家衍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辅导者、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更加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更加灵活的信息思维,不断创新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此外,信息技术还拓宽了“双师型”教师的合作交流渠道和个人成长发展通道。教师们不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和限制,同行合作交流从校内走向校外、从国内走向世界、从线下走到线上。“大数据”“互联网+”“学习社区”等信息化平台不仅整合了优质教学资源,还缩短了教学创新周期,为“双师型”教师自主学习提供了新的途径,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选择和组建个性化知识结构,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风格。

(二)信息技术开辟了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径

伴随互联网的普及运用,信息化技术以其科学、便捷和高效的突出优势,在职教“双师型”教师的引进认定、培养培训、考核评价等各環节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了职教“双师型”教师管理模式不断革新。首先,通过信息化手段,教师管理工作可以实现数据、信息和资源共建共享,不再受到空间和时域的限制,可以从繁杂的纸质资料填报整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实现了管理业务的高效化、便捷化和网络化。其次,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智力精准匹配,以数据库建设为基础,实现人才与岗位智能匹配,精准挖掘符合需求的“双师型”人才。最后,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合理采集“双师型”教师个人发展阶段成果,借助信息工具科学分析,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实现个性化培养和过程性、多元化评价,推动培育、考核、评价、激励体系改革。

三、信息化背景下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和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国内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积极尝试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管理工作。然而,由于起步比较晚、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在具体情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信息化思维缺乏

部分职业院校只是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基本的认识,但受传统思维影响,对信息化建设的理解还存在片面化和经验主义。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由于缺乏信息化思维,职业院校的管理者只是机械地将管理业务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运用简单的信息化工具开展工作,难以整体发挥信息化的特点和优势。

(二)平台建设尚不完善

目前,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管理培养信息化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相应的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还不完善,机制创新还有待加强。从队伍建设上看,由于概念模糊,不同院校、同一院校不同发展阶段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各不相同 [3-4],导致无法建立权威有效的职教“双师型”教师数据库。从培养培训上看,由于院校内部培训资源有限,校外网络资源种类繁杂、不规范、缺乏有效整合,校企合作不深入,资源共享不够,“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信息化平台建设水平低,无法满足需求。从考核评价上看,大多数学校还在继续沿用普通专任教师的评价激励办法,缺乏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考核评价,缺少专业权威的评价机构和信息化评价平台。

四、信息化背景下高水平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建设高水平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我国教育部门要牢固确立信息化思维,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和管理制度创新,不断扩大专兼职“双师型”教师的队伍规模,始终保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创新创造的活力。

(一)把好师资入口,建好职教“双师型”教师动态数据库

《“双师型”教师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自2020年起,除“双师型”职业技术师范专业毕业生外,基本不再从未具备3年以上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中招聘。”这一规定从源头上保证了职教“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实践素养。因此,职业院校在建设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过程中,既要严格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规定,更要强化职教“双师型”教师的资格准入标准,制订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认证体系[5],建好职教“双师型”教师动态数据库。对申请职教“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的人员,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专业实践能力考察,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对教师个人知识结构和专业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有针对性地吸收和认定职教“双师型”教师。对已具备“双师型”教师资格的人员,可以通过设置师德表现情况、教学科研业绩、专业实践经历及产出效益等关键监测指标,定期进行“体检”筛查。对不达标的教师要及时进行提醒,作出工作调整,对长期不达标的教师要及时清理出库,确保“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

(二)丰富培养渠道,打造职教“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信息化平台

信息化的突出特点是共享、交互、开放,满足“双师型”教师专业化、特色化、个性化的培养需求。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改进校本培训模式,成立专职、专业的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双师型”教师自学培训信息资料库和典型案例库,大力引进业界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开通“学习社区”“交流论坛”等线上互动学习平台,进一步拓展“双师型”教师学习交流渠道 [6-7]。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联合共建信息化合作平台,系统整合院校理论研究优势和行业企业实践经验优势,建立校企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机制。实现职业院校能够及时准确掌握行业企业一线生产实践资料,行业企业能够第一时间获得科学有效的专业理论指导,校企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8]。

(三)全面破除“五唯”,拓展职教“双师型”教师信息化评价手段

全面破除“五唯”评价标准就必须建立起新的分类评价标准体系,对职教“双师型”教师来讲,就要突出“双师型”的价值导向,引入社会评价机制,构建院校、行业企业、培训评价组织多方参与的“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工具,采集、整理、分析“双师型”教师阶段性、“碎片化”成果,通过高效、精细、准确的数据计算和对比分析,对“双师型”教师实施综合全面的科学评价,从而有效杜绝“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评价倾向。同时,信息化手段也可以应用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教学科研、专业实践、企业锻炼等方面,通過实施“过程性”考核评价,完善奖惩保障机制、教师信用记录和师德失范联合惩戒机制,确保“双师型”教师队伍健康发展。

(四)实现智能匹配,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聘用兼职教师是加强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渠道,高职院校要积极顺应“固定岗+流动岗”的教师资源配置改革形势,完善兼职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聘用管理办法,不断壮大兼职“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要主动出击,到行业企业生产实践一线柔性引进紧缺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科技人才、技能型人才和企业家担任专业课的兼职教师、实践指导教师或论文指导教师,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强与同类院校、教育机构以及行业企业间的合作交流,积极推动人才平台建设和信息交互,不断丰富行业人才数据库,精准挖掘符合院校教育教学需求的人才信息,构建职教“双师型”教师“雷达”搜索体系,实现智力精准匹配、人才资源共享,进一步激发人才使用效能。

参考文献:

[1]刘云,刘璞.“双师型”教师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J].才智,2017(30):13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数量稳步增长 素质不断提高[EB/OL].[2021-01-10].http://www. 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9n/2019_zt4/qdx/mtjj/201910/t20191018_404229.html.

[3]贺文瑾.“双师型”职教教师的概念解读(上)[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8(7):48-51.

[4]贺文瑾.“双师型”职教师资的资格认定研究[J].职教论坛,2010(4):58-60.

[5]陈超良.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7):148,161.

[6]曾学龙.从新中国高教育人模式的变迁看信息化时代职业本科育人模式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9(6):119-123.

[7]高峰,卢立涛.职业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5(23):14-16,38.

[8]张静.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究——以山西工商学院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3):197-198.

[责任编辑   王文静]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职业教育
高校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建设
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分析
教师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