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开喑法”针刺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失语症的疗效观察

2021-04-15 06:19陈晓燕王玉龙王光益黄宇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失语症醒脑言语

陈晓燕,王玉龙,王光益,黄宇涛

失语症是脑卒中相关功能性障碍之一,脑卒中病人出现语言功能障碍的概率为26%~38%[1]。临床表现以语言交流能力障碍为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符号表达和(或)理解能力降低,影响正常交流,对病人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2]。因此,如何有效治疗脑卒中失语症显得尤为重要,亦是目前临床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既往临床上针对该类病人主要是以言语训练为主,然而,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失语症的治疗方式已不仅仅局限于言语训练一项[3]。针刺属于中医学的一种治疗手段,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脑卒中的治疗中,且效果明显[4]。其中“醒脑开喑法”主要是基于我国著名针灸学家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法”开展的一种针灸方式,以醒脑通络、启闭开暗为要,主取阴经和督脉之穴刺之,诸穴相伍,可达醒脑通经、化瘀通络的功效,继而有利于发音以及构音功能的恢复。鉴于此,本研究观察“醒脑开喑法”针刺与言语训练联用治疗脑卒中失语症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失语症病人82例进行研究。采用抽签法分与针刺组及对照组。针刺组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33~72(56.22±6.28)岁;病程1~6(3.22±1.03)个月;疾病类型:脑出血17例,脑梗死20例,其他4例;失语类型:Broca 14例,Wernicke 17例,命名性10例。对照组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32~74(56.24±6.31)岁;病程1~6(3.23±1.04)个月;疾病类型:脑出血16例,脑梗死21例,其他4例;失语类型:Broca 13例,Wernicke 18例,命名性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较佳。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卒中,且符合《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5]中所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年龄≥18岁;母语均为普通话;病程在1.5年以下;意识清晰,可配合检查,完成治疗。排除标准: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发生病变者;既往有器质性脑部疾病史者;存在明显视听障碍者。

1.3 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基础治疗和言语训练,参照2012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制定的相关方案实施治疗,涵盖血压、血糖、血脂的控制以及脑部血液循环改善等。言语训练主要是采用Schuell失语症刺激治疗方式进行干预,首先实施口型发音练习,包括口唇以及舌头运动功能联系。随后开始指导病人转换发音,按照从简到难的原则,首先进行单音节训练,随后逐步提高难度至双音节、字、词和句。在训练过程中鼓励病人多说多练。此外,结合病人职业、兴趣爱好以及家庭背景等资料,予以文字、言语、图画等相关刺激,要求病人跟读图画以及卡片上的字词,最后练习短句以及记日记等。另外,通过列出物品名称以及用途等方式,帮助病人复述,同时进行手势、图画以及非语言手段的运用练习。治疗时间每次40 min,1次/日,每周治疗6 d,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针刺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醒脑开喑法”针刺治疗。取穴包括三阴交、太冲、合谷、百会、廉泉、内关、水沟、哑门以及风府。穴位针刺操作方式:三阴交直刺20~25 mm;太冲直刺15~20 mm,得气后提插捻转1 min;合谷直刺15 mm;百会,针身和头皮维持30°,迅速穿透头皮直至帽状腱膜,超前平刺15 mm,以针感朝头部扩散为宜;廉泉、针尖和皮肤角度维持在45°~60°,朝舌根方向斜刺,刺入深度20 mm左右,得气后实施平补平泻法,直到酸麻胀痛感扩散至舌根为止;内关直刺15~20 mm;水沟,针尖朝鼻中隔方向斜刺15 mm;风府与哑门,针刺时保证病人项部自然放松,头部微微前倾,按照病人体型的不同朝下颌方向缓慢刺入10~15 mm。所有操作均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独立完成,实施科学的质量控制。

1.4 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语言功能、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效能感水平变化情况等方面。语言功能,参照《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制定的相关量表进行评估,主要内容包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5个方面,得分越高表明语言功能越佳。生活质量主要是通过脑卒中失语症生活质量量表(SAQOL-39)进行评估,主要包括生理、心理、沟通3个维度,共39个条目,每个条目计分0~4分,满分0~156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佳[6]。自我效能感水平通过中文版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评估,该量表主要包括10个项目,每个项目均通过Likert 4级评分法进行评估,1分为完全不正确,2分为部分正确,3分为基本正确,4分为完全正确,总分10~40分,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7]。

1.5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病人语言功能改善率评定[8]。显效:改善率≥50%;好转:改善率30%~50%;进步:改善率10%~29%;无效:改善率<10%。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针刺组与对照组在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语言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后针刺组各项语言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语言功能评分比较(±s) 单位:分

2.3 两组治疗前后SAQOL-39评分 针刺组与对照组治疗后SAQOL-39评分明显提高,且针刺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AQOL-39评分比较(±s) 单位:分

2.4 两组治疗前后自我效能感水平 针刺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自我效能感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针刺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自我效能感水平比较(±s) 单位:分

3 讨 论

失语症主要是指大脑言语功能区、补充区以及联系纤维发生一定程度的损伤,继而引起了口语或(和)书面语的了解、表达过程中信号处理异常,从而表现为获得性语言功能下降,甚至丧失[9]。脑卒中是引起失语症的最为主要原因之一,相关研究数据显示,部分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言语训练中的Schuell刺激法作用机制为通过强听觉刺激,促进病人语言功能的恢复,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失语症的治疗中,效果已获得国内外广泛认可[10-11]。然而,由于脑卒中病人普遍存在听理解、认知、心理等方面的障碍,使得其治疗依从性较差,进一步影响单纯语言训练效果。中医学认为,脑卒中失语症当属“舌强”“舌暗”“风暗”“语涩”等范畴,病机是风、火、痰、瘀闭阻脑络,舌窍失灵引发失语[12-13]。

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刺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针刺治疗应用于脑卒中失语症病人中疗效显著。内关属于手厥阴心包经腧穴,对该穴位进行针刺可改善病人心肌功能,继而增加心排血量,发挥改善机体血氧供应的作用。水沟乃是督脉穴之一,针刺该穴可发挥改善脑血管循环的作用,同时增加脑血管灌注量,为脑组织代谢以及修复创造有利条件,恢复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调节能力。针刺三阴交则可明显提高心脑血流量,进一步促进脑组织保护体系的激活,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太冲与合谷相配成“四关穴”,在生理解剖方面,其处于大脑皮层功能投影区域,针刺上述两穴可明显提高单脑血液灌流量,刺激大脑皮层兴奋,并对皮质和全身功能活动起到调节作用,促进机体生理功能水平的恢复。百会、哑门、风府三穴均是督脉穴,针刺三穴具有振奋全身阳气、疏通经络、协调气血的作用[14-15]。此外,针刺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各项语言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了“醒脑开喑法”针刺与言语训练联用,可改善脑卒中失语症病人的语言功能,“醒脑开喑法”针刺具有醒脑调神效应、语言中枢修复效应、舌体神经功能改善效应以及化瘀通络效应。针刺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且针刺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针刺治疗方式可提高脑卒中失语症病人的生活质量。“醒脑开喑法”针刺主取阴经以及督脉之穴,诸穴配伍,可达化瘀通络、醒脑通经的作用,继而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病人言语功能,促使病人回归家庭和社会。

综上所述,在言语训练的基础上增用“醒脑开喑法”针刺治疗脑卒中失语症效果显著,可促进病人语言功能、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感的改善。

猜你喜欢
失语症醒脑言语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失语症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脱背心动作能醒脑
现当代文学不承认古体诗词与文化失语症之关系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漫画
高压氧护理干预在脑外伤失语症中的应用效果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