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粮食仓储企业供应链金融产品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1-04-15 07:33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大庆分行
农银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粮食供应链客户

■ 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大庆分行 肖 迪

农产品有天然的弱质性和高风险性,粮食作为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上述特点,与金融机构追求利润、规避风险的属性相矛盾,金融机构与粮食经营主体信息不对称,经营主体缺乏有效担保和抵押物,粮食仓储企业投入资金量较大,投资报酬率相对偏低,粮食储存企业融资风险和成本较高,财政供给不足。随着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深入,“粮安工程”的实施,粮食仓储企业供应链市场潜力巨大。银行通过对粮食仓储联盟、财务和金融服务体系的操作进行规范,建立供应链流程和制度,可实现从体制上做强、品质上做优,数量上做实的现代供应链运作体系。

一、黑龙江省粮食仓储企业供应链金融产品现状

(一)黑龙江省银行业提供的供应链金融产品

1.商业银行主要产品。通过调研和查阅各类银行网站信息,商业银行现有的供应链金融产品见表1。

表1 国内部分银行供应链金融产品分类

表1 国内部分银行供应链金融产品分类(续)

2.黑龙江省农业常用的供应链融资产品。当前各大银行可用供应链融资产品多为单独型产品的组合,即对上下游、核心企业分别授信,受上下游客户多样化影响未形成完整产品链的整体授信。具体见表2。

表2 黑龙江省农业常用供应链融资产品

(二)黑龙江省粮食仓储企业可用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比较

粮食仓储企业供应链金融产品最显著的特点

之一是满足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可以为不同的客户开发不同的融资模式。见表3。

表3 粮食仓储企业可用的供应链融资模式

其中,融通仓和保兑仓模式质押的货品可分为动态质押和静态质押,动态质押使得企业在质押期间获得流动资金的同时,不影响其正常的生产和销售,并具有资本放大效应,使企业存放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成为现金流,极大推动了业务流程和资金链加速运转。

二、黑龙江省粮食仓储企业供应链金融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简析

(一)黑龙江省粮食仓储企业应用供应链金融产品方面

一是粮食仓储供应链中大多数仓储企业资产权属手续不完备。多数客户占用的经营场地未交土地出让金,因此不能办理土地使用权及地上附着物的抵押登记,抵押物手续不全,影响银行贷款投入。如地方银行加入担保公司、信用社三户联保以及“银行抵押+担保公司”担保,手续与国有银行类似。国有银行合法性手续要求较高,其他中小银行如房产、土地证照不是县级以上主管部门登记的也可抵押。但中小银行针对此类客户贷款额度不高,极个别客户最高可贷款500万元,不能完全满足粮食收储短期、大额资金的需求。

二是粮食仓储企业上下游节点无法提供抵押担保成为其获取银行授信的主要难点。上下游中小企业、农户等客户多样,类别繁杂,银行需对其资质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研判并为其授信。

(二)银行构建供应链金融产品方面

一是风险管理问题多样。一方面是供应链的内生风险,包括道德风险,信息传递风险,生产和采购风险,分销商或分销商选择风险,物流运营风险和企业文化差异;另一方面,是供应链的外生风险,包括经济周期,商品价格,市场需求,政策,法律和灾害。在仓储管理方面,黑龙江省各乡镇粮库的粮食储存大多为露天,容易导致粮食外表腐烂,损失严重,不利于粮食储存,库存存在不确定性。

二是金融服务要求较高。银行机构对核心企业资格要求较高,粮食仓储缺乏供应链合作企业,企业使用供应链金融贷款的条件不足,金融机构此类产品较少。

三是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网络信息技术的落后导致信息不完整、业务不畅。

三、商业银行推进粮食仓储企业供应链金融产品的策略

针对黑龙江省粮食仓储企业和金融产品不匹配问题,本文在业务产品拓展、建立粮食仓储激励机制、加大资源配置力度和风险管控上提出了产品推进策略。

(一)积极拓展粮食仓储企业客户

基于黑龙江省粮食产业面临部分品种供过于求、绿色优质产品供给不足等结构性矛盾以及适度规模经营、产业集中度加速提升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可适度介入粮食产业客户,按照基本信贷政策制度下设计产品,简化贷款手续,单独授权办理资产业务,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审查审批效率,拓宽商业银行资产业务渠道,提高经营效益,增强发展后劲,着力优化粮食产业区域和客户结构,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提高服务优质客户的能力,支持区域经济发展。

(二)加强粮食仓储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业务拓展

1.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商业银行要围绕年度业务发展目标,根据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和客户金融需求,制定本地区支持粮食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服务方案。一是及时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发展规划,确保金融服务方案和地方经济、财政及金融需求相适应。二是根据当地规划与金融需求量身制定金融服务计划。三是落实金融服务方案,依据方案设计内容,与当地客户、项目等进行有效对接。

2.提高综合服务能力。积极适应农村产业一体化发展和金融需求的多样化特点,整合产品营销方式,增强跨部门、跨业务、跨市场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一是银行系统内相关部门建立联动协调机制,为业务创新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对专项行动采取业务优先办理等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二是充分利用银行融资租赁、投资银行、基金、保险、资产管理等综合经营平台,提升跨市场金融服务能力。三是充分利用银行互联网金融产品,把线上业务与线下业务有机融合,将互联网服务“三农”有机地结合在粮食仓储行业。粮食供应链金融客户选择和营销模式见图1。

图1 客户选择和营销模式

(三)建立粮食仓储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激励机制

1.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一是制定营销计划,按年制定营销目标和营销任务,按年度确定客户拓展和业务发展目标,并将发展目标层层落实到具体客户(项目)以及具体的责任人。二是建立监测督导制度,按月监测、按季通报各分行金融服务行动开展情况,对工作无措施、业务无发展的分、支行问责督导。三是加强考核评价,把金融服务行动完成情况纳入“三农”年度工作评价。

2.前瞻性做好风险管控。一是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加强新产品运行状况的动态监测,提前防范风险的产生;密切关注和深入评估宏观形势、政策变化、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特定区域、行业和业务的影响;重点关注食品安全、产能过剩对龙头企业的影响,加强调查研究,及早制定预案。二是加强关键环节风险防控,供应链金融有别于传统的金融服务,对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要求更高,通过业务培训、操守教育和机制约束,防范调查环节风险,培养各级管户经理对市场形势和客户经营的风险判断能力,优化信息采集、合理设定风险预警信号,提高风险预警能力;做好风险化解工作,对不良率高、风险高的实施专项治理行动。三是用信后按照贷后管理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四是加强抵押物阶段性价值重估。五是加强对企业现金流量和退货率的监测。六是加强关注高管人员及企业他行信用变化情况。七是要更加关注公司日常运营和业务战略的正常运行变化。

(四)加大商业银行推动部门的资源配置力度

1.加大资源配置力度。一是优先配置信贷资源,总行在每年核定贷款计划时,将统筹考虑粮食融合发展信贷需求,对发展行动方案推动力度强、需求旺盛的分支行给予重点倾斜。二是省、市行安排年度信贷规模时,要充分考虑支持粮食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营销客户的信贷需求,在全行规模许可的范围内予以优先保障。三是配置专项费用,对金融服务行动每年匹配一定的费用,并制定专项费用配置管理方案,将分、支行业务发展目标与费用配置挂钩,根据业务发展目标分配费用资源,次年根据业务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清算。在费用允许的前提下,为金融服务行动所在支行适度增加费用配置,按照各支行的业务规模、活动进度、资产质量进行合理分配。

2.强化外部合作联动。一是加强银政合作,保持与农业、财政等政府机构的沟通与联系,及时对接政府政策,有效利用扶持措施;积极推动各级政府构建风险缓释机制,推广融资增信等银政合作模式。二是加强合作,联系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三是加强与供销、邮政和农垦系统的合作,发挥其联结农户多、熟悉客户情况的优势,共同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3.深化与系统性客户战略合作。一是积极支持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综合服务的优势,促进供销社与新型农业企业实体的有效对接,完善业务网络,支持流通和业务创新,构建国家和地区电子商务平台。二是择优支持农垦企业,充分发挥农垦企业资金、技术、品牌和管理优势,发挥农垦在质量兴农中的带动引领作用,助推产业融合发展提质升级。三是加强与邮政系统合作,促进传统农资流通网点向现代服务商转型,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粮食仓储供应链融合发展。

(五)商业银行推进粮食仓储企业供应链金融产品需要的政府保障措施

1.加强推进粮食仓储供应链整合。一是以粮食龙头企业为核心进行资源整合。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供应链必须具有快速响应的业务流程,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整合。二是提高管理水平、集约整合。基于黑龙江省粮食供大于求的局面,粮食仓储企业作为粮食仓储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可少量进行固定资产的再投资,采用收购兼并、加盟连锁形式,将销售、采购、管理、营销进行整合,并且注重业务流程和组织机制的创新,使经营不断产生新的增长点。三是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支持农村物流设施建设,加大对现代化粮食仓储物流设施的支持力度,打通特色粮食销售渠道,推进物流园区转型升级,逐步健全完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四是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一是支持领先仓储企业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的合作,引导其重点发展粮食加工、流通、电子商务和社会化服务。二是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为企业上市、兼并、重组、收购等市场化资本运作提供投融资服务,加强产业链建设和供应链管理,示范带动产业融合发展。三是以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现代示范区为基础,支持龙头企业的集聚和集约化。

2.推进粮食仓储供应链信息平台建设。一是信息技术使用是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的关键。降低库存需求,并更好地协调供应链流程中的产品变动,实现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发挥供应链的大部分功能,使用适当的供应链管理软件系统,采取多种方式解决问题。政府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企业购买成熟的软件或企业内部自主开发,进一步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企业实力,重视人才培养,拓展业务渠道。二是支持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加速通用信息平台、资源整合的开展,以及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等物流平台建设,探索物流和互联网一体化发展新模式。三是推动模式创新。努力探索适合粮食产业链、价值链延伸和发展;打破业务边界,引入“互联网+”“生态+”等新理念,打造现代粮食产业化联合体、产业化集群等促进产业融合的新模式。

3.加强粮食仓储企业供应链管理培训。核心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处于重要位置,提升粮食仓储企业对上下游的管理意识和能力是开展粮食仓储供金链的基础,整个供应链的协调和共赢将促进核心企业利益最大化,在运营管理过程中,粮食仓储企业应密切关注上下游节点的资金流动,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促进各节点的合作。强化彼此沟通,降低融资成本,有效缓解各方财务压力,实现竞争力和多方共赢局面。

四、结语

本文针对黑龙江省粮食仓储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为商业银行做好粮食仓储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结论如下:

1.根据供应链金融产品的构建和评价方法,建立粮食仓储企业供应链金融产品构建框架:以粮食仓储企业为供应链核心企业,针对其上下游特征,开发适宜的供应链金融产品。

2.针对黑龙江省粮食仓储企业进行供应链现状分析,得出主要问题包括:一是粮食仓储企业上下游客户多样化未形成完整产品链的整体授信,二是粮食仓储企业上下游节点提供有效足值抵押担保是难点,三是网络信息技术比较落后。

3.研究得出实施粮食仓储供应链金融产品需要的政策环境,具体包括:政府加强粮食仓储供应链整合并推进粮食仓储供应链信息平台建设;加强粮食仓储企业管理能力。

4.针对黑龙江粮食仓储供应链中的仓储企业,借助商业银行数据网贷和与农场开办的综合服务平台优势,为粮食仓储企业开发设计粮食仓储供应链金融产品,包括仓单质押、应收账款、预付账款贷款产品,有助于解决贷款难和抵质物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商业银行产品推进策略,包括积极拓展粮食仓储企业客户、加强粮食仓储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业务拓展、建立粮食仓储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激励机制,优化商业银行资源配置。

猜你喜欢
粮食供应链客户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2021年3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客户节省时间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陪客户喝酒后死亡是否算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