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物作为初中课程的一门重要学科,充满着其独特的学科特点,例如知识点较多,部分内容较为抽象、不易理解,但有些知识点之间又特别有关联性;在这个世界里有着许多的奥妙等着师生们一起去探索。而对于这门学科的学习和掌握,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生物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也从多方面、多维度探究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激发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 学习兴趣 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5-0184-02
生物是一门重视思维逻辑和操作能力的学科,它需要学习者对于这门学科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当中去。这样才能贯通课本知识,得到相关技能的提升,获得情感与价值观的发展,树立生物学的理念。而要激发学习者对生物的浓厚兴趣,就需要一些有效的策略去实现。对此我们探究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案,例如以学生主导课堂、以合理的问题开设内容,加强小组协作、合理利用教具、结合生活常见现象、学科互通、重视实验、回归生活诸如此类。
1.激发学生兴趣对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性
1.1有助于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生物这门学科是在小学升入初中之后新加入的一门课程,是小学没有接触过的学科,所以学生们对这门课程的了解很少;而且生物这一学科不像语言类的语文和英语那样有生活环境和语言氛围,也不像理科性的数学那样有公式可循。相对来说它的课程特点较为分散枯燥,这就很容易造成学生们对这门学科没有足够的兴趣;当对一件事情失去兴趣的时候就很难把它做好,常常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这也是我们在教学当中最不愿意看到的,我们倡导快乐学习,希望所有的学生们都能够以最轻松的心态、以最合理的付出,收获最好的学习效果。兴趣就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对新知识的浓厚兴趣之后,学生们会对学习内容产生好奇,为了满足对新知识的好奇心主动学习书本内容并去探索课本以外的相关知识,更容易建立知识体系,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1.2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激发学生们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在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他们刚接触到一个新世界的时候,就帮他们培养起对这个领域的浓厚兴趣,不仅有助于学子们完成初中生物的教学目标,例如掌握课本知识和树立起简单的生物观,也能够促进他们对生物知识更加深刻的思考和探究,把课堂上的学习延伸到生活当中去。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后又作用于生活。在初中教学阶段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或许能够为学生们将来从事生物类相关工作埋下一颗待放的种子,为国家为社会为企业培养优秀的生物人才。新型人才能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继续前进,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一份专业力量,这也是教育教学工作者们最乐见的场景。
2.初中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探究
2.1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导
自我思考的主动性学习,其学习效果一定是强于被动式学习的。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要求改变以往常常由教师主导、学生辅助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导。当学生站在主导位置的时候,他就会主动领导课堂的节奏,在主导当中激发对课堂的兴趣和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2.2合理利用提问式教学
精心设计问题,生动有趣地引入新课程。提问的方式比平铺直叙的讲述更能让人记忆深刻,有问题就会引发思考,有思考就会想尽各种办法去寻求答案。让学生们带着解决问题的目标去进行这堂课,那么这堂课的学习就会基于一种主动式思维去了解关键字词的相关知识点。好的课堂提问也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在一问一答一引导当中,教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也会有一个实时的更新,便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上一个问题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抛出下一个新的问题,在循循善诱当中完成教学。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可以向学生提问:“动物都有哪些行为?”学生回答之后可以继续追问:“你觉得以上列举的哪些行为是先天就会的?哪些行为是通过后期学习获得的?”如果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继续追问:“那么它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获得的这种行为?”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提问,一步步深入学习教材知识,在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当中培养对学习的热情。
2.3促进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生书交流
当师生的交流多起来的时候,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加亲近,有利于课堂氛围的轻松愉悦,一个好的环境氛围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除了师生交流以外,也要注重生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年纪相仿处在共同的成长阶段和思维模式,有任何疑难问题的时候,同学之间更能理解对方疑问的关键在哪里,能针对性地解决同学的问题。我们要发现并善于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简便快捷,让学生们在友好互动之中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多开展小组合作,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时,让学生们准备家人的照片,在课堂上分组讨论小伙伴们与家人的面貌特征方面都有哪些遗传,分析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以学习汇报讨论结果并进行评比,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拓宽知识面,提升学习效果。此外,也要加强学生与课本之间的交流,编著者们倾注了许多的心血和脑力,通过教材向学生和老师传达了初中生在此学习阶段需要掌握的生物技能和应当建立的生物观念。与编著者交流,理解领悟编著意图,在明白自己需要获得哪些知识、提升哪些素质后,会激发学生们延伸拓展的熱情。
2.4合理利用教具,图文并茂地开展课堂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具的应用更加多种多样,例如实物教具:模型、标本,也有多媒体教具:教材插图、网络插图、音频视频,这些辅助教具对教材知识点的展示更为直观,让课堂不再枯燥,让平面的课本变得立体起来。教学就应当利用身边一切有用的材料让大家获取知识的途径更为多样化、全面化、多维化、立体化,变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达到良好有效的教学效果。比方在学习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网络和媒体的功能,更全面地搜索绿色植物的种类和展示绿色植物的形态,毕竟许多植物是具有地域性的,只能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并非在生活当中随处可见。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能够轻松地掌握知识点,也加强了记忆,更不容易遗忘。
2.5学科互通
生活当中常见的现象,往往不止涉及一个学科的知识。例如诗词“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语文教学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树木的韧性和顽强的生命力,但是在生物课堂上,它涉及到了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的内容,对此要引导学生思考树木生命力和耐受力如此之强主要依靠的是根,并思考根的结构和功能。以同学们熟悉的学科知识引入新课堂,从他们不熟悉的角度分析熟悉的知识点,能够激发学生对已经学到的知识的全方位探索。
2.6重视生物实验
生物课堂要将实验内容重视起来,在过去的学习教育当中因为师资和实验材料不够充足,所以过于依赖纯理论课堂,但是在现如今教育材料丰富的情况下,我们要把实验课堂重视起来。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生物和细胞”这一单元,第一章内容是观察细胞的结构,要求掌握显微镜的结构用法,并能够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我们就无法单单用理论课堂,必须开展实验课堂。单纯的理论课堂不够立体形象,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实验课堂正好能够弥补这一不足,让学生们在实验当中理解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建立更完整的理论体系。二者之间相互协作、相互促进,能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十分地锻炼学生动手和动脑的能力,理论实践相结合是永远屹立不倒的倡导。
2.7把学生带到课堂之下去
多多开展线下教学活动,开展课堂以外的教学,在学习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时,可以在休息时間带领学生们去植物园、动物园,观察植物的组织培养,和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和发育。带着学生们走出教室,走出课本,回到生活当中去,借助生活经验辅助学习,让学习和生活紧密相关起来,也能够为学生们积攒一项植物培养和养护小动物的生活技能,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能够增强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互动,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有效学习。
3.结束语
总之,教师应该以初中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认识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当中的重要性,并积极采用上述提出的有效性策略激发学生对初中生物的学习兴趣,与学生合作,丰富教学模式,不拘教学方式、教具材料和传授地址,创造一个全面丰富的学习环境,达到一个好的教学效果,为国家培养合格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郑建强.初中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J].清风,2021(2):70.
[2]李吉花.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校园(中旬),2017(5):94.
[3]郭妮.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J].农家参谋,2019(6):202.
[4]张忱.浅谈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才智,2017(8):115.
作者简介:
李俊良(1978年1月-),男,汉族,甘肃省陇南市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生物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