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立德树人,注重能力提升

2021-04-15 00:48钱锦云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5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数学教学小学

钱锦云

【摘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教育不应该只是对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还应该包括德育教育的引领,进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内容,便成为践行德育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成为推进小学生综合素质成长的重要手段。就此,本文主要从德育教育渗透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入手,就德育教育的实际渗透策略展开相关研究与探析。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学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5-0051-02

一、引言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在新时代教育背景的引领下,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今天,我们作为教师,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学重点向德育教育偏移,在调整教学策略的同时,将德育教育理念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从而在保证教学质量、保证小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助力小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基于此,本文作者便从自身的实际教学出发,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论述如下,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全面发展。

二、将德育渗透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新时期的小学德育教育不应该仅局限于某一德育课程的教学与引领,而是要贯穿于整个小学教育当中,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其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在实际教学中的课时安排都明显高于其他学科,进而将德育教育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深化小學德育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同时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引入,需要教师针对自己原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进行调整,需要教师的主动学习与积极改革,在提升教师教学素质的同时,还能够推进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科学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在德育教育的熏陶下,逐步形成更加端正的态度、更加严谨的思路、更加积极的探究,从而有助于推进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够更有信心参与到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中,也在不断发展小学生整体素质的同时,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达成。

三、德育教育渗透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以身作则,给予学生无形德育引领

教师是教育的主要践行者,是小学生在学校最信任的人,也是其在无形中学习和模仿的人。教师不管是在教学还是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成长。进而在融合德育知识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做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还要严于律己,有意识地规范自身的言行,做好小学生的榜样,从而寓德育教育于无形,使其既可以收获数学知识的积累,又可以逐步养成德育意识。

作为教师要想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榜样,只有丰富的数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教师真正从自身做起,从自身言行中的每一个细节入手,给予学生榜样引领。例如,要想让学生喜欢数学知识,那首先我们教师就要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每天接触的数学知识,并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激情;要求学生在计算和审题过程中认真、细心,那我们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便要谨慎、仔细,一丝不苟地开展教学、严肃认真地评判课后作业,及时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和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而我们教师要想让学生喜欢自己、喜欢上数学课,那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热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在他们遇到问题时给予其及时的帮助,在他们取得成绩时,不吝啬对他们的表扬,关心其数学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促成师生关系的优化,更引导学生做到思想和行为上的全面德育素质提升。

(二)挖掘教材,丰富课堂德育教育内容

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也离不开教师对小学数学教材中教学内涵和德育教育元素的挖掘与利用,即教师不仅要把教材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知识传授的依据,还要将其作为数学德育教育的根本,充分利用教材中生动的德育教育故事,形象的德育教育插图,具体、直观且具有德育教育价值的数据、试题资料等,来丰富课堂德育教育内容,切实推进德育教育成效的发展。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年、月、日》这部分知识时,除了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换算关系之外,我们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成立和“2019年10月1日”中国成立70周年的相关视频内容,使学生在对比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加深认知,可以从中积累感性的情感经验,从而铭记前辈们的抗战历史和祖国的发展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在教学《时、分、秒》时,则在引导学生在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掌握1时=60分,1分=60秒的换算知识的基础上,带领其感知“1分钟有多长”,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可以在这1分钟里干些什么?”从而有效强化小学生对时间的认知。还可以带领学生制作“生活作息表”,使其在制作每日学习计划的同时,可以养成规划时间、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切实发掘教材内容,使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有价值的道德教育。

(三)生活实践,深化学科德育教育效果

正所谓“生活即教育”,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德育教育也终将践行于生活。在将德育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时,教师也不能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讲授,而是可以充分发掘贴近小学生生活的,与数学、与德育相关的内容和案例,为学生讲述,带给其新鲜感,引领其进入熟悉氛围的同时,有效强化学生对德育知识的认知,以在丰富数学教学资源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学科德育教育的成效。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五年级《位置》这部分知识时,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的谈话方式进行提问:“班长坐在哪里呀?站起来让我们再次认识一下吧。”而在班长站起来之后继续提问:“好,哪位学生能给大家描述一下班长在班里的位置呢?”(学生自由回答)。师:“对,大家说得都对,可是老师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你们有的是从左数,有的从右数,还有的用第几排、第几组来表达,这就有点乱了吧,我们能不能统一一下……”从而在生活化语言的引领下,顺利引出数学新知,也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教学思路引导下,获得自主探究与自主思考能力的锻炼。而在组织学生学习《多边形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将班上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对教室的面积、楼道的面积、花坛的面积等进行实际的测量和计算,从而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其知识使用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切实感知合作的力量,有效培养其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严谨治学,切实强化德育养成教育

数学知识比较严谨,理论性和逻辑性都较强,小学数学也不例外,即使引入德育教育内容,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也应该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按照相应的法则去学习数学、探究数学,从而使学生在遵循数学学习规律与科学性的同时,能够以更加认真和严谨的态度去对待数学知识,以在养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同时,推进学生数学学习成效的事半功倍,更进一步强化德育养成教育效果。例如,在指导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理时,要求学生在具体的运算练习中,要时刻牢记“从左到右,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式子”这一算理。进而在德育知识的引领中,我们也同样要要求学生遵守规则,比如,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讲,不扰乱秩序、不打扰别人,放学回家之后要先写作业,再玩游戏,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要看交通信号灯……在引导学生遵守规则的同时,养成严谨的生活态度。同时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很多内容都来源于客观事实,是从实践经验中提取出来的,进而在组织开展数学教学时,教师既要指导学生认知学习课本上的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学习用辩证思想去看待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从而使其可以尊重不同人对待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知道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和思考问题,并能够分清主次……从而在拓展学生学习思维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科德育教育成效。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的根本是“教书育人”,尤其是在小学这一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新时期的小學数学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数学知识的讲解、对学生数学知识的传授上,更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应试教育上,而是要在以生为本、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引领下,将德育教育内容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融合,以在践行新型小学教育改革要求的同时,拓宽德育教育的途径、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切实推进小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焦辉全.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点点滴滴[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0):45-46.

[2]江雅.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J].国际教育论坛,2020,2(7):154-154.

[3]洪铭志.“有心浇花花更艳”——小学数学德育教育渗透分析[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0):100-100.

[4]张维宝.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和途径[J].教育研究,2020,3(8):114-115.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数学教学小学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