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形态理论探微
——信念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2021-04-14 22:53陈宣明
江汉学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实践性信念价值观

陈宣明

(厦门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关于文化存在的形式或文化形态如何的问题是文化哲学的一个“元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重要内容。自1980 年代以来,这个问题就得到了许多学者的重视,但在相关研究中,关于文化存在的形式的研究较多①,而文化形态究竟如何的问题研究却相对较少,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仔细探讨。

马克思认为,文化是一种实践信念形态。形态是指在事物存在或发展过程中一定条件下所呈现出来的具有独特性的模式或阶段,形态范畴意味着从事物的系统整体上看问题的方法,如根本属性、基本机制和发展趋势等。在文化哲学上,信念是指具有外化必然性的观念,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认知及产生相应的情感和意志。实践是指现实的物质生产及与之相关的人们生活活动,即具有普遍规律的人们“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1],简称“生产生活”,意味着正在实现人的存在意义和各种需要。马克思说:“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2]186显然,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是具有一定信念的各种文化现象。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这些文化现象“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生产”指物质生产,是最基本的实践形式。也就是说,这些文化现象是物质生产的自然产物,是物质生产实践的具体表现形式,即各式各样的实践形式,同时也是文化信念外化的实现方式。因为信念的外化“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2]192。这说明文化是信念与实践的必然联结或统一。其二,这些文化现象“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这是说,物质生产实践从根本上制约着这些文化现象,即这些文化现象都是由一定信念引控,同时不能不受到(生产)实践(普遍规律)的支配。这也说明文化是信念与实践的必然联结或统一。总的说来,“实践是信念的实现方式而互相联结”是构成“实践信念形态”这一范畴的内在的基本依据。

一、文化形态的根本属性

根本属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基本要素及其本质联系的规定性。文化作为一种实践信念形态,其内在的价值观②及其形成、创新和传承等都体现着文化形态的根本属性:信念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如果说信念是价值观及其形成、创新和传承的精神力量,那么,实践就是价值观及其形成、创新和传承的现实方式。而价值观是关于事物本性(联系、本质和规律等)与人们需要及二者关系、事物本身存在的意义等的集中反映(判断、评估和选择)。在一定条件下,这样的价值观转化为信念,进而表现为实践的目的、体现于实践。因而价值观是文化形态的核心,正如张岱年所言:“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3]

(一)文化形态具有信念性

文化形态的信念性主要在于价值观转化为信念后则具有精神力量。信念是物质生产的自然产物,进而成为“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4]。具体说来,信念是一种知其所以然、坚信不疑、欲以奉行的观念,是由认知、情感和意志等环节构成的,它“在自身中变得自由的理论精神成为实践力量,作为意志走出阿门塞斯”的阴影王国,面向那存在于理论精神之外的世俗的现实——这是一条心理学的规律③。这里,“世俗的现实”就是当前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就是说,价值观(念)一旦转化为信念,则具有一种势必(心理学规律)外化于生产生活的精神力量,或者说,具有如认知、情感和意志等信念的规定性。文化形态之所以具有信念性,主要是因为其价值观转化为信念是可能的、必然的和可行的。一是从信念的认知来看,价值观是可以认识的,是能够知其所以然的,也就是说,价值观即对于事物本性与人们需要及二者关系、事物本身存在的意义等的反映是可能的,因为世界是可知的。事实上,人们是在自己的生产生活的环境里潜移默化地接受(认知)了某种价值观,这就为价值观转化为信念提供可能性。二是从信念的情感来看,某种价值观是真的,若一旦被主体认定了,则得到其情感的肯定和强化而坚信不疑,如李大钊所言:“杀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5]这种信念情感的力量是强大的,使价值观转化为信念具有某种必然性。三是从信念的意志来看,意志是思想志向,它把主体确信无疑的价值观推向实践领域,决意予以奉行,与动物不同,人能够“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 处都把 固 有的尺 度运用于 对象”[2]162-163。“ 尺度”是规律、价值等标准,这说明价值观转化为信念是可行的。

(二)文化形态具有实践性

文化形态的实践性主要在于价值观在实践中具有现实方式。价值观具有其所源于、所用于、所体验于和所表现于的现实基础,实践是文化价值观的实现方式,也就是说,价值观具有人们的物质的生产生活的规定性。文化形态具有实践性是因为其价值观体现于实践是客观的、必要的和可行的。首先,由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501,文化形态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部分也是物质生产的自然产物,价值观本身无疑是生产生活的主客体关系的一种反映,反过来引控社会生产生活,因而文化价值观体现于实践是客观的;其次,价值观先是对现实存在即人们的现实生产生活过程的反映,然后是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加以实现的,否则,它毫无意义,也无所谓文化价值观,可见,文化价值观体现于实践是必要的;再次,价值观毕竟是通过人来塑造起来的,如果说人们自觉向生产生活本身去寻求知识等来建构价值观,自觉把价值观确立在实践基础上是可行的,那么,人们自觉地把这种价值观运用于实践也是可行的。

(三)信念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是文化形态的根本属性

有机统一是指事物的诸多属性之间紧密关联的状态。由上述可知,文化形态一方面具有信念性,另一方面具有实践性,若深入到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创新和传承等层面来看,还可发现,文化形态的信念性与实践性是有机统一的。

从文化价值观的形成来看,在文化史上,任何文化形态总是有其价值观如何能够信念化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实践体验真实有效的问题。价值观信念化是指价值观为人们所认同、接受和立志奉行的过程。实践体验有效是指文化价值观引控的生产生活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举例来说,在文化价值观体系里首要的是义利观,义利观是在物质的生产生活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反映的主要是个人利益(利)与共同利益(义)之间的关系。“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而且这种共同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首先是作为彼此有了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2]536个人利益(利)与共同利益(义)之间的矛盾究竟如何处理?义利观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或主张利重于义,或主张义重于利,或其他的主张,无论哪一种主张,若它能够转化为人们的信念,是因为它的实践体验是真实有效的;若它的实践体验是无效的,则难以转化为人们的信念,即使已转化,也会被反悔。由此可见,文化价值观能够信念化与其实践体验真实有效是相关联的。

从文化价值观的创新来看,在文化史上,任何文化形态总是有其价值观如何更好地信念化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实践体验更加有效的问题。举例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6],还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文化资源。汤因比说:“世界统一是避免人类集体自杀(指战争——引者注)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7]在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要发扬光大,其价值观如“大同社会”“天下为公”[8]等就要更好地信念化,使人们更加自信,更好地传播于世界各地,为各国人民所认同、所奉行,因而必须针对新时代的全球性的社会实践的情况和要求,来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提倡“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9]等价值观。这是因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0]。同时,“通过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来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必将更加坚定文化自信”[11]。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实践体验更加有效,既能解决民族性问题,又能解决世界性问题,以满足当今世界各国人民的需要。由此可见,文化价值观更好地信念化与其实践体验更加有效是相关联的。

从文化价值观的传承来看,在文化史上,任何文化形态总是有其价值观如何不断信念化(代代流传)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实践体验仍然有效的问题。举例来说,中国百年来,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代代传承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建设中国”,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达中国”,使中国人民强起来。这是文化价值观屡屡信念化、代代深入人心的历程,同时也是文化价值观次次仍然有效体验于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治理等不断更新的实践的成功记录。由此可见,文化价值观不断信念化与其实践体验仍然有效是相关联的。

世界上文化现象纷繁复杂,但无论如何,透过各式各样的文化现象则会看到,信念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还是文化形态的根本属性。这是因为:首先,信念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是文化形态的基本前提。它使文化成其为文化,若只有信念性而没有实践性不足以成为文化,同样,只有实践性而没有信念性也不足以成为文化,只有信念性与实践性二者相统一方可成为文化,这是判断一种文化形态的前提要件。比如,宗教文化、艺术文化和科学文化等,都是由它们各自的信念及与之相关的实践来确定的。当然在认识上、研究上,是可以把某一文化形态拆开加以考察的,有时把其中的某部分叫某文化,譬如政治文化形态,若单就其具体形式加以考察的话,把诸如自由、民主和正义等相应地称为自由文化、民主文化和正义文化,未必不可,但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化形态。其次,信念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是文化形态的其他属性的必要依据。文化形态的属性有很多,唯信念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才是文化形态的根本属性,其他属性,诸如精神性、活动性、积淀性、符号性④等,不外是从这一根本属性中引申出来的,如果没有这一根本属性抑或没有文化形态,也就不会有其他属性。再次,信念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是文化形态的基本内容。在文化形态里,信念是实践的精神力量,实践是信念的现实方式;信念是实践的主观反映,实践是信念的客观基础;信念体验于实践,实践规范于信念;信念关怀着实践,实践支撑着信念等等,说明文化形态的方方面面都贯穿着信念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这一基本内容,从而表现为诸多关系,譬如,信仰与生活的关系、教育与生产的关系、德性与行动的关系、意气与事理的关系等。

总之,信念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是文化形态的根本属性,任何具体的文化形态都处于这样或那样的信念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之中⑤。

二、文化形态的基本机制

事物的基本机制是其内在的基本要素的联动方式,决定着事物的存在、运行和发展。文化形态既然具有信念性与实践性有机统一这一根本属性,那么,信念活动与实践活动就是它的有机构成。从文化价值观来说,活动无疑是价值观的确立、运用和实现等的运作过程,因而信念活动与实践活动分别是价值观的确立、运用和实现的意识方式和物质方式,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正是文化形态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也就是文化形态的基本机制对文化形态的存在、运行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信念活动与实践活动的辩证关联关系

信念活动与实践活动是文化形态的两个方面,有着质的不同。信念活动主要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使价值观信念化,因而是意识性的;实践活动主要是生产的和生活的,使价值观实践化,因而是物质性的。但二者是联结在一起的,具有辩证关联关系。一是互动相依。一般说来,文化形态的信念活动与实践活动在客观上是互动的,一方面信念活动引导、控制实践活动,使人们的生产生活规范化、合理化、合目的,明确意义和方向;另一方面实践活动支配、体现信念,使人们的文化价值观现实化、正确化、合规律,满足体验和需要。正由于这种引控与支配的互动,而使信念活动与实践活动紧紧地相依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二是互相包涵。信念活动是价值观的信念化,也是实践的精神力量;实践活动是价值观的现实化,也是信念的体验方式,以文化价值观为纽带,把二者贯穿起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是共为一体。信念活动与实践活动是文化形态这一整体的两个面,都是不可或缺的,无论缺了哪一面,文化形态都是不存在的。世上的各种文化形态都是信念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统一,尽管统一的性状有这样那样的区别。因此,无论是单从信念活动去定义文化(如说,文化是一种精神生活),还是单从实践活动去定义文化(如说,文化是一种物质生活),都是有欠缺的,无异于盲人摸象。四是主次有别。信念活动与实践活动在文化形态里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从根本上说,实践活动在文化形态中占着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主要原因在于,信念的实现取决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需要;另外,物质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实践的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必然发生变化,而信念活动及文化形态(主要是价值观)也迟早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或创新,否则,会因其脱离现实的生产生活而被送进文化历史陈列馆。相对地,信念活动在文化形态里处于非主导地位,对文化形态发挥着次要作用。

(二)文化形态的辩证关联机制的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2]就此来说,信念活动与实践活动的辩证关联机制的根本作用就在于,促进人的信念的现实化、正确化、合规律,以至于能够“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实践),同时,促使人们的实践的规范化、合理化、合目的,以至于能够“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价值),最终达到高度文明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信念活动与实践活动的辩证关联机制对文化形态具有决定性作用。其一,提供发展动力。实践活动为信念活动开辟领域,容纳文化信念并促进其进步;信念活动在由实践活动所开辟的领域里运行,引控和改进现实的生产生活以及这二者的整合作用等,都是文化形态发展的动力之源。其二,确定发展方向。实践活动是文化形态的主要方面,为信念活动奠定现实基础,客观上规定着文化形态的发展方向;信念活动为实践活动理清关系,为文化形态的发展指明价值观方向,二者共同促使文化形态更加文明进步。其三,规定发展方式。从文化形态发展的平台、程式和途径来看。既然文化价值观是根源于实践又体现于实践的,那么,实践活动就是文化形态发展的平台。从信念活动入手,文化价值观确定以后,就要在空间上传播,时间上承继,传承则成为文化形态发展的主要程式。实践活动因其内在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性而变化,既有的文化价值观却是相对稳定的,这就会出现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最好办法是革新,既要革新信念内涵,又要革新实践方式,因而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就有新旧文化的更替,如先后有农业文化、工业文化、信息文化等,所以,革新是文化形态发展的途径。其四,造就文明成果。信念活动把实践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抽象且确立为文化价值观等,实践活动把信念活动所提供的文化价值观等作为根据来把握和改进现实的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二者互动相依,互相包涵。正是这种辩证关联机制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明成果:精神形式的如人的智慧、品格、气质、德性、信仰和思维方式等;物质形式的如生产资料、道路桥梁、建筑物、房屋、器具、服饰和生活方式等;信息形式的如文字符号、技艺、知识、科学、文学、神话、艺术、宗教和哲学等;关系形式的如风俗、礼仪、节庆、准则、规范和制度等。就某个历史阶段来说,这些文明成果的总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二自然”,同时概括地表明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状态,标志着该时代的文明高度。

(三)文化形态基本机制的方法论意义

文化形态基本机制的方法论意义是多方面的:其一,认为文化形态具有信念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把信念活动与实践活动看作是文化形态的有机构成,这是从片面到全面的系统认识,即从“单纯的精神形态”或“单纯的生活形态”推进到“实践信念形态”;其二,认为信念活动与实践活动的辩证关联机制是文化形态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是由表及里的深刻认识,即从“外在结合论”跃进到文化形态的“内在机制论”;其三,信念活动与实践活动对文化形态的作用是不同的,实践具有客观性、规律性和正向性,因而只有在实践基础上,才能保证文化价值观的正确取向,才能真正推进文化形态的发展,信念具有主观性、引导性和规范性,事关文化形态发展的性质和状况等,故关键在于确立正确的信念并发挥其积极作用;其四,文化形态是信念活动与实践活动的辩证联结,因而搞好信念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互动共进是文化形态创新发展的关键。

三、文化形态的发展趋势

如上所述,文化形态发展决定于信念活动与实践活动的辩证关联机制,若进一步往前看,在这个机制的作用下,人类的信念境界不断升华,人类的实践水平逐步提高,文化形态的发展趋势必定是正确价值观普世化以至于形成世界一般文化形态。这是符合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的,而在实际上将表现为文化形态多样化、多种文化形态逐渐融合、一般文化形态逐渐形成。

(一)文化形态的多样化

文化形态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价值观及方法的不同,例如,宗教文化是“神灵本位”及“意念法”的,艺术文化是“形象本位”及“虚构法”的,科学文化是“事实本位”及“探究法”的。任何文化形态在客观上都是以某种价值观及运用方法来展开的具有一定信念体系的实践活动模式,表现为诸如民族文化、地域文化、部门文化、领域文化等等。从总体上看,文化形态多样化或造成文化价值观及方法差异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第一,居住地域分散。历史上,人类是分散群居于不同地域的,由于劳动生产力处于低级发展阶段,社会交往较少,甚至是封闭的,这样长久居住于同一个地域的人们就有可能形成具有该地域特点的文化形态,如中华文化、希腊文化和印度文化等。第二,人们需要不同。人们的生活需要是千差万别的,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这就可能造成不同特色的文化形态。譬如,世上有多少个具有不同需要的民族,相应地,就有多少种具有各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态,我国有56 个民族就有56 种民族文化,其中如壮族文化、藏族文化、彝族文化等。第三,文化本身的相对独立性。在同一居住地域内,不同文化形态也可能共存着。譬如,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佛教文化等长期以来在我国社会里共存着,这是因为不同的文化形态能够相对独立地满足人们实践的某些需要。第四,不同利益的社会竞争。文化形态多样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利益不同,利益不同决定着文化价值观的取向不同,从任何一种价值观出发,都可能建构起相应的文化形态,而由利益不同带来的社会竞争使文化形态多样化成为现实,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着不同利益之间的竞争,多种多样的文化形态的产生、存续就会保持下去。总之,文化形态的多样化具有客观必然性。

(二)多种文化形态的逐渐融合

既然文化形态多样化具有客观必然性,那么,相应的多种多样的文化形态的融合也是客观必然的。因为实践活动即生产生活的社会状态的改进必然促使多种多样的文化形态向着融合演进。具体说来,随着社会生产实践的日益扩展和深化,社会物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发达,科学技术高度创新且普遍使用,经济关系全球化,人们的文化视野就会大大扩展,以至于能够真正地从整体上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自觉提倡和奉行诸如“和为贵”“合作共赢”等价值观,从而信念活动与实践活动的辩证关联机制能够推动不同文化形态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在“以文化人”中逐渐融合为多元的世界文化。若整个世界的社会基本矛盾是处于辩证平衡状态的,且全球的社会生产生活正在一体化,那么,多种多样的文化形态融合为多元的世界文化就是必然的。进一步说,随着物质生产的世界整体化,社会生活则由分散而走向一体,使各种文化形态能够互鉴互通,取长补短,满足各自文化主体的需要,这样,原来分散的多种多样的文化形态融合为多元的世界文化就能实现。当今世界正在日益趋向全球化,这为当代多元融合的世界文化的形成提供现实基础。但是,构成人类世界整体的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以及文化相对独立性、社会竞争等仍然存在着,因而也相应地存在着甚至继续产生着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尽管文化形态多样化是客观的,但是在今天的各个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日趋全球化的大势下,文化整合势在必行,其结果是形成多元融合的世界文化。

(三)一般文化形态的逐渐形成

既然是多元融合的世界文化,则必有其内在的统一性,孕育着普世价值观,故文化形态的发展前景必定是形成面对世界的一般文化形态。马克思⑦认为哲学的发展将在众多的特定体系中“变成面对世界的一般哲学,变成当代世界的哲学,各种外部表现证明,哲学正获得这样的意义,哲学正变成文化的活的灵魂”[13]。无疑地,以一般哲学为活灵魂的文化也就是一般文化形态。具体说来,就是把多种多样的文化形态统一起来,使多元融合的世界文化升华为面对世界的一般文化形态,反映各民族文化、各地域文化、各部门文化和各领域文化的共同价值观,形成一般的文化信念,例如,认同和奉行“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统一”等价值观,从而实现文化形态由多样到融合再到一般的飞跃。由此可知,文化形态的发展趋势一定是基于文化形态多样化地面对世界的一般文化形态的逐步形成。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客观上的原因还存在着,文化形态多样化仍有可能继续存在,就是面对世界的一般文化形态业已形成,也会有文化形态多样化的可能,还会有一般文化形态的多样化。也就是说,一旦人们对统一的文化价值观有了认识且达到了普遍认同和实行,就会形成面对世界的具有多样性、融合性、统一性的一般文化形态,从而成为世界各族人民之间紧密相依的文化纽带,更好地促进人类世界的和谐与自由。

综上所述,文化是一种实践信念形态。由于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物质生产活动的,文化形态的信念力量及其实践形式都是物质生产的自然产物,即是物质生产活动的主客观关系的一种折射,故文化形态具有信念性和实践性有机统一的根本属性。信念活动与实践活动辩证关联关系是文化形态的基本机制(规律),决定着文化形态的运行和发展。在这个基本机制的作用下,基于多样化地面对世界的一般文化形态的逐步形成是文化形态发展的必然趋势。

注释:

① 参阅: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1 页。作者说:“英美传统的文化研究者将文化理解为既定事实的各种形态的总和,即将文化视为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德国传统的文化研究者则将文化理解为一种以生命或生活为本位的活的东西,或者说,生活的样态。在德国传统的文化研究者看来,文化的形态化、制度化、模式化正意味着文化的死亡,因此他们有文化是活着的文明、文明是死了的文化之类的观点。西方文化研究的这两种传统,对于我国文化研究都有相当深刻的影响。”

② 在文化哲学上,价值观内涵较为丰富,是多层面的,意味着对事物的存在意义的认识;意味着对事物的本质规律、人们的需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等的认识,到如今认识结果已形成了诸多学科,如自然科学的系列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的系列学科等;转化为信念的价值观还意味着基于认识而产生相应的情感和意志,如热爱、义气、欲望和志向等。

③ 古埃及人把冥国称为阿门塞斯——原著编者注。

④ 符号是认识了的事物的标记,因而也是观念、信念等的标识,符号若作为认知、情感、意志等信念环节的形式,也就成为实践的精神工具,一句话,符号是文化的工具,是文化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⑤ 参阅: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第28-33 页。摩尔根认为,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从蒙昧时代开始经过野蛮时代再到文明时代的。在蒙昧时代,人类在长期的原始生活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则有了经验知识,比如有了火及使用火的知识,也就有了关于火的价值观(意识),虽然这时还没有思想或概念,但有了由关于火的价值观转化而来的文化信念(意志),于是就有了由这种信念引控的使用火的实践——“最初的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形式”(马克思语)。可见,最初的文化形态也是信念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只不过是雏形的,即是较为简单的、带有动物本能的、无文字和概念的。

⑥ 文明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而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

⑦ 如果说文化的灵魂是哲学世界观、价值观,那么,哲学家马克思就是人类文化灵魂的工程师。众所周知,马克思一生中批判旧哲学和创立新哲学,实际上就是做了文化灵魂的清理和科学建构的工作,拨乱反正,一方面去除错误的文化灵魂,如批判思辨哲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一方面确立正确的文化灵魂,如构建新唯物主义,即实践哲学的世界观、价值观。

猜你喜欢
实践性信念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为了信念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发光的信念
信念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