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学校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2021-04-14 05:34洪艳铌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课程课堂教师

洪艳铌

(福建江夏学院 设计与创意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教育本质上是培养人的活动,为人的发展而服务。高等教育作为立足学生学习需求、面向社会发展实际的培养活动,理应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为学生成长成才而服务[1]。传统高校教育教学中,还因我国浓厚的“尊师重道”思想而过于强调教师威严,所以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绝对话语权明显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我国高校大多对自身办学发展没有清晰定位,普遍以学术研究为办学追求,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缺乏足够理解,这就导致高校在课程教学中偏重理论、知识范围广泛,所培养的人才综合能力低下,无法适应社会和行业的发展需求。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渠道狭窄、资讯获取滞后等问题迎刃而解,教师“知识权威”的象征意义也大幅削弱,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与需求得到广泛关注,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也得以凸显[2]。互联网技术对高等教育形成了深刻影响,这也决定了高校课程教学必须依托互联网背景,从教育发展、社会需求以及学生成长的不同角度出发,依靠全面高效的改革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发挥高等教育的综合价值。

1 互联网对传统高等教育范式的影响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大众化加速推进,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与作用得以回归,以课堂和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步瓦解,课程教学的价值定位也开始向社会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倾斜。互联网对传统高等教育范式的影响,反映了“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也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充足依据,所以推动高校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必须着眼于互联网技术对整个高等教育的影响作用。

1.1 加速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个体价值回归

从我国教育发展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广大民众的教育需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当前我国高校依然陷于“精英教育”的狭隘模式,优质教育资源难以进一步发挥效能,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互联网的出现,从技术层面克服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时空限制,每个社会成员不受身份地位、年龄职业、经济状况等外在条件的制约,都可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获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3]。因此,依托互联网平台发展教育服务,基本不受时空制约和人数限制,这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实践路径,对于推动独立个体的价值回归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互联网世界自由、开放,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焦点与中心。大学生作为互联网媒介的忠实用户,表达和展示自我的内在需求被进一步激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加渴望得到表达观点、展现个性的机会,也希望能得到来自教师与同学的尊重和理解。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信息传递的轨迹与形式,也降低了普通人获取信息的成本与难度,通过互联网用户身份,大学生可以轻松、快捷地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与信息,从而获得作为传播主体的价值体验。教师在传播知识与信息过程中的唯一性被打破,师生双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人格、地位更趋平等,大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与作用得以有效回归。

1.2 更新教育教学形式,重构课程价值定位

依托互联网建立起的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教学模式,是对教学形式、教学过程的整体重构,这也决定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程教学出现了颠覆性改变。以风景园林学科为例,其分布涉及农林、理工、综合、师范、艺术等五大类院校,不同院校在资源禀赋、学科特色以及历史积淀等方面具有明显区别,但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等方面却差异较小[4]。教师在“园林规划设计”的教学实践中,通常需在50~60课时之间完成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综述、街旁绿地规划设计、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带状公园规划设计等近十章内容的教学工作,教师需将大量时间与精力用于概念解释、理论基础等教学内容,这就使得规划方法、设计思维等高难度内容的教学深度与广度得不到足够保证,教学效果难以有效提升。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课程教学,基础性、概念性内容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线学习,而传统课堂时间则用于师生之间展开课题讨论、答疑解惑。在互联网平台的全面支撑下,有利于将教师从大量重复性、基础性的琐碎事务中解放出来,将更多时间与精力投入到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开发之中[5]。进而推动高校以学生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根据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制定差异化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以便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教育服务。

2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程教学的改革切入点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应当立足时代发展,根据院校自身的办学层次和建设水平,以行业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利用互联网平等、开放的特征,积极调整教学关系,建立起平等和谐、高效互动的师生关系。与此同时,高校与教师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教学方法、改革评价体系,通过强化过程管理稳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2.1 立足行业需求,完善教学内容

从人才需求与岗位供应可以看出,园林规划类人才市场广阔、就业门槛相对较低,岗位跨度较大、选择空间广阔,但部分职位对学历背景、工作经验有较高要求[6]。所以高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需立足行业与社会的发展需求,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提高人才培养效率。比如高职类院校教育教学基本以就业、职业为导向,主要培养具有实践应用能力的技术型人才,课程教学以够用为度、实用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绘图和设计能力,应当精简课程内容,降低晦涩理论知识对实践教学空间的挤压[7]。而本科类院校则应与行业各类设计师人才需求相对接,为园林规划领域培养更多理论扎实、技能突出的综合性人才,在日常课程教学中也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技术技能的综合培养。在互联网时代,无论高职院校还是本科院校,对接行业与地区人才需求,可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技术,自动完成相关信息的抓取、整合及分析,从而准确把握行业动向与需求(见表1、表2)。

2.2 调整教学关系,加强师生互动

互联网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教师应在平等开放、自由互动的网络特性下,积极转变传统思维模式,努力构建高效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扩大师生互动范围。互联网平台将部分教学内容转移到课下,这为师生之间提供了更多互动机会。所以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能局限于课堂提问、作业反馈等初级活动,而是要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选择、教学项目设计、教学课题规划等不同环节,从而在师生双方的沟通交流下不断优化教学过程[8]。其次,教师要扩大师生互动场域。互联网技术使教育教学活动从线下延伸到线上,也使师生之间的联系由校内扩展到校外,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介的特殊优势,将师生互动延伸到学生的课余空间。教师可利用通讯软件、社交平台等现代技术手段为每位学生提供均等的互动机会,以弥补课堂时间不足对师生沟通、交流的限制。

表1 园林专业就业方向与岗位分析

表2 园林专业就业结构与需求分析 %

2.3 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不同课程教学模式所需要的辅助条件不同,能够达到的教学效果和培养目标也有所差异,以“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为例,传统教学与互联网教学的对比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园林规划设计教学方法对比分析

高校课程的现实基础和实践导向特征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关照现实,提高课程教学的实用性。由表3可以看出,“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与互联网教学各有所长,虽然传统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相对单一、拓展模式较为有限,但实践教学环节的价值与效果较为突出。所以教师应以当地或学校周边园林为对象强化实践教学,通过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现场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化课堂知识、积累实践经验[9]。教师也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可利用网络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弥补文字叙述的不足,使案例教学直观化、可视化。特别是与技术操作有关的内容,教师可以在网上寻找动图或短视频,为学生做好分步讲解,使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同步刺激下加深知识印象[10]。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分配不同调研任务,要求各小组生成图片、视频、音频讲解等调研结果,并在规定时间内上传至公共学习平台,供全体师生展开赏析、讨论,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主动性。

2.4 改革评价体系,强化过程管理

以往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的考核评价方式,容易出现作业抄袭、小组协作浑水摸鱼、期末考试临时突击等问题,不能真正反映学生学习情况。所以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必须着眼于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完善与优化。高校应对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功能拓展,使学生考核评价自动化、信息化,以减少人为因素的过多干扰。教师上传教学资源、发布学习任务、布置课后作业、评定作业成绩,学生在线学习、提交作业都应在校内网络教学平台统一进行,网络教学平台应根据学生是否准时提交作业、课件资源学习进度及时长、作业成绩回执等数据记录和判定学生学习表现[11]。教师也要将学生课堂交流、课后互动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并进行定期公示与点评,以增强评价结果的公信力与影响力,从而督促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3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程教学的创新渠道与实践效果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课程教学改革,需在把握整体目标与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到渠道创新层面,使改革工作有据可依、有迹可循。翻转课堂、微课、慕课是当前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成功手段,应当作为高校课程教学创新的具体渠道,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效果提供有效支撑。

3.1 高效利用资源,完善互联网教学体系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应当凭借互联网优势整合一切可用资源,尽可能拓宽教育渠道、扩大教育影响。具体来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与特点,选择利用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不同手段,使课程教学内容以不同形式覆盖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而填补以往课外教学辅导的空白场域,逐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互联网教学模式的优势比较与实践分析见表4。

表4 互联网教学模式的优势比较与实践分析

翻转课堂是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完全颠倒,大量基础性内容由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提前学习,课堂时间则用于讨论交流、答疑解惑以及个别辅导[12]。教师要注重课前准备、课中互动、课后优化的整体设计,引导学生利用课前学习掌握基本知识、利用课堂时间展示任务成果和讨论学习问题、利用课后实践修改任务成果和实践应用能力;微课是在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下,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讲解某个知识点或重难点的教学形式。时长基本控制在5~10 min,针对性明显,符合大学生碎片化、快速化阅读习惯,因而可应用于高校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讲解之中[13]。如“园林规划设计”的“园林绿地构成要素”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利用音频强调园林地形的功能与设计、园路功能与造景作用、园路铺装设计等重点内容,利用视频讲解广场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园林建筑与小品的布局优化等难点内容,利用图片形式强化学生对当地常用绿化植物的认知;慕课依托互联网技术课程规模庞大、不受时空限制、高品质教育资源可自由流动,应成为高校师生的重要学习渠道。教师应通过慕课平台欣赏和学习知名高校在课程教学中的思维与模式,以知名教授、学者为风向标,及时把握行业领域的发展态势和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方向。也要引导学生利用好慕课资源,使学生逐步认可和接受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交叉融合,进而建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与习惯。

3.2 贯通课内外空间,教育教学效果明显

依托互联网背景改革高校课程教学,实际是对教学关系、教学模式、考核评价等教学环节的全面调整。通过系统完整的互联网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改革实践应用和修正后,不仅课程教学效果取得明显提升,也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认知与学习习惯起到积极作用[14]。互联网背景下的课程教学,部分基础性、概念性内容由学生提前学习完成,一些微课内容也需要学生利用零散时间阅读材料、观看视频。在学生的思想认知中,课堂不再是学习的唯一场域,课上时间也不再是学习的关键节点。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发现,很多学生已经逐渐接受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融合的模式,甚至已经开始出现模糊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概念的情况,能够自觉提前学习并按时完成、修正课程任务[15]。与此同时,以网络教学平台数据为主要依据、以教师课堂教学观察记录为补充的学习评价机制,使得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日常学习和课业情况,拖延和不交作业的情况明显减少,敷衍和抄袭作业的情况也有所改善,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熟悉程度与理解能力明显增强,依托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改革创新的整体效果较为明显。

4 结束语

总之,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是应对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变化的必然选择,高校既要从宏观层面入手,利用互联网的特征与优势对教育教学活动作出全面调整,也要着眼于细微之处,通过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具体手段将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落到实处。高校在互联网背景下,形成线上教学与线下相结合的基本教学模式,利用二者的互补优势和资源合力,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树立良好学习习惯,进而为高校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课程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