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娜,运海红,黄成哲,郭树东
(1.黑龙江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0; 2.黑龙江工程学院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0)
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工科学生数量在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已超过30%,工程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1]。高等学校的工程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种由专业认证机构组织实施、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工程类专业教育水平进行考查评估的认证体系,主要目标是通过认证机制来保证工程技术人员的预备教育质量,确认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为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提供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目前已经成为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手段[2-4]。自2006年起,我国由教育部主导开始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开展工程教育认证工作[5]。截止2019年底,我国共有241所高校的1 353个专业通过认证,分布于机械、化工与制药等21个工科专业类[6]。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以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理念为基础[7],即以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能力产出为导向对专业学生管理制度、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评价。
本科教育基于专业课程体系展开,在吸纳行业专家及用人单位等多方意见,建立起专业课程体系后,如何通过教学过程实现各课程目标,保证毕业生能力水平达到毕业要求是广大高校在专业认证背景下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8],本文结合黑龙江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际情况,提出一种以产出为导向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以课程大纲为依据,基于多种评价纬度对课程质量进行全方位评价,定期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将评价结果用于改进专业教学过程,以不断修正、持续改进的方式逐步提高专业的教学水平,保证毕业生能力水平达到专业毕业要求,乃至行业认可的质量标准要求。
课程教学大纲是组织教学、规范教学环节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达成毕业要求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9]。2017版《工程教育认证学校工作指南》中规定课程大纲应明确以下内容:1)本课程的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3)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对应关系;4)课程考核方式。
为确保课程教学大纲满足工程教育认证要求,本专业修订了课程大纲模板,在原有的“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简介”“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及要求”“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指导”“课程考核”条目以外,增加了“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阵”“课程教学目标达成要求及评价”两项内容,进一步明确了课程目标对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以及课程考核内容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支撑关系。
教学大纲由课程团队负责制定,由系主任负责审核,由教学副院长负责审定,报教学指导委员会最终审批。审查不通过的大纲按照各级反馈意见继续修改,直至合格。课程教学大纲审查的标准包括:
1)教学大纲内容是否完整,是否满足大纲制定的基本要求。
2)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能否支撑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该课程应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是否正确。
3)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支持教学目标达成,学时安排是否合理。
4)考核方式是否合理,考核内容与课程目标是否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5)课程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依据、收集渠道及计算方法是否明确。
教学大纲由系主任组织相关课程团队进行制定或修改,周期一般为2~4年,但也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每年进行调整,例如修改教学内容、更换教材、修改考核方式等。课程团队主动发起的教学大纲修改必须及时提交系主任、教学副院长及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执行。
课程作为高等教育最基本的教学环节,对其评价是评价体系里最基本的出发点[10-11]。课程评价是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核心,课程目标的顺利完成是保证毕业要求达成的关键,《工程教育认证学校工作指南》明确规定:教学环节要有监管和评价机制,应定期进行教学质量评价,通过教学环节、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价促进毕业要求的达成。
按照工程教育认证要求,本专业改进了原有的课程质量评价机制。如图1所示,基于课程教学过程,采用教学检查评价、督导听课评价、学生评价、课程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情况评价以及教师自评与问题总结5种措施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组织、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辅导答疑、作业批改、教学效果、相关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等进行监督与评价。教学过程能否保证课程目标和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是课程质量评价的重点。
按照工程教育认证中教学过程监控的要求,每学期的期初、期中、期末,学校、学院都组织集中性的教学检查与评价,形成教学检查记录。
1)期初教学检查:期初检查的重点是教学组织和准备工作。除完成常规教学检查外,为确保课程教学材料符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由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小组重点检查、审核各门课程教学材料中的“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评价依据合理性确认表”,该表应依据课程教学大纲,明确给出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具体指标点的对应关系,给出各课程目标的详细评价依据、考核点、考核内容、对应分值以及具体评价方法。
2)期中教学检查:期中检查的重点是教学实施运行状况。每学期第10周进行期中教学检查,包括院领导、系主任听课,检查教学秩序、教师个人教学资料、教学进程等,召开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等,掌握教风和学风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切实采取解决措施。
3)期末教学检查:期末检查对整体教学情况做综合评价。每学期期末,学院除常规教学秩序检查外,重点检查各门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否与期初填写的“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评价依据合理性确认表”相符,是否正确计算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情况,作业、试卷、课程分析等材料是否符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
学校、学院两级督导组每学期都安排教学督导人员随机抽查听课,重点评价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能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OBE理念、是否能够支持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由督导填写听课记录并报校、院教学管理机构,及时将听课情况反馈到系和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填写任课教师整改反馈记录表,交由专业负责人、督导审核并跟踪改进情况。校级督导听课打分排名在全校后3%的教师,由教学副院长与相关教师进行沟通,分析、讨论问题的原因,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后续由学院领导、系主任和学院督导重点听课。
学院每学期期中针对教学情况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合理解决;每学期期末,组织学生进行评教工作;每年在学生离校前一周组织召开应届毕业生座谈会,征求学生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过程、教学质量及效果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课程调查问卷、直接向教师反馈、向辅导员反馈、向督导反馈、向院系领导反馈等多种途径反映教学活动的相关问题。按照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学生的反馈意见将作为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质量评价的部分依据。
依据专业认证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方法,专业制定了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12],每门课程在学期期末都要进行相关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方法包括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两类:直接评价主要基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活动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产生的考核成绩、评分表等数据直接检查学生对于知识或技能的掌握情况;间接评价主要指问卷调查法,即基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结果,从学生自身角度和第三方角度分别评价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课程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情况评价由课程团队负责人组织实施,以“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评价依据合理性确认表”为主要依据,以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考核成绩、评分表等为基础数据,评价课程目标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情况,交由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小组审核。
教学工作能否不断改进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考查的重要方面。作为课程质量的直接责任人,任课教师在教学进程中以及课程结束后应认真做好课程质量的自评工作,基于反馈的教学检查评价结果、督导听课评价结果、学生评价结果以及课程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情况评价结果,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情况、课堂提问情况、作业批改情况、测试及考试成绩、课程问卷调查等完成课程总结,对本轮课程的整体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本轮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教学改进的初步设想,在下一轮课程开课之前提出具体的改进计划。
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之一,对保障和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3-15]。按照《工程教育认证学校工作指南》的要求,要能够证明课程质量评价结果被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这是认证准备工作的一大难点。为此,本专业要求所有课程每两个教学周期提交一次“课程持续改进总结分析报告”,说明课程质量评价结果如何应用于教学环节的持续改进。由课程团队负责人组织相关授课教师共同讨论课程质量评价结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案、改进效果,完成课程持续改进总结分析报告(如表1所示),提交给专业负责人审阅。
表1 课程持续改进分析总结报告实例
续表1
教学环节要有监管和评价机制、质量保证体系,评价结果要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这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重要要求也是保证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手段。经过近几年的实际运行检验,改进后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符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要求,专业教学秩序及规范度明显加强,校级督导听课评价、学生评教打分均有显著提高,黑龙江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于2019年1月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近两年没有课程进入全校后3%,专业主干课课程目标达成度逐年上升。未来将继续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核心,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贯彻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