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发
【摘要】化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能够推动化学教学的全面发展。初中化学学科,对于学生而言较为陌生,是初中阶段新开设的学科。化学现象的理解,需要从实践上来获得真知,将各种现象与化学原理进行联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化学的作用和价值,并在实践中感受到化学的魅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 动手实践能力 化学现象 反应原理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3-0121-02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需要基于兴趣层面、知识层面、观察层面以及操作层面去强化,让学生在不同的实践中,能够获得知识与技能,能够更好地完成化学科学的学习。基于化学实践,让化学知识更加生动具体,通过动手来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和能力。化学的面纱需要学生去揭开,通过实践过程来给学生创造机会,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愿意去学习,并愿意在化学世界中遨游。
一、基于兴趣层面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化学学习不能单纯依靠背诵记忆来完成,而是需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实践动手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化学老师在教学时,要设计生动有趣的实践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基于好奇和兴趣来参与到实践当中。
例如,《我们周围的空气》章节教学中,化学老师要让学生理解空气中的气体构成,以及空气中氧气的特点等,就需要结合实验现象,让学生去感受和掌握。如果化学老师单调地讲解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学生会感到枯燥,无法集中精力去听讲。但是当有趣的化学实验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老师在不同的实验瓶中通入气体,但是有的容器中的火苗燃烧,有的容器中的火苗熄灭,学生就会产生疑惑“这是什么原因呢?”从而对化学老师的实验产生浓厚兴趣,也愿意自己去尝试实践,完成相关的化学步骤,根据每个步骤实验材料和处理上的不同,最终明白空气中的氧气是燃烧支持的主要因素,如果氧气被抽空,则空气中的剩余气体是无法让火苗继续燃烧的。在关于这个实验内容方面,化学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从兴趣点出发,自己进行思考和总结,并构建“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的思路,按照理解来提取氧气,并证明提取出的气体是氧气。由于学生的实践兴趣被激发,当化学老师给予学生机会去动手时,学生会全身心投入到实践当中,都希望能够证实自己的实验想法是正确的[1]。学生准备好实验用具,如集气瓶等,在实验中利用氧气不溶于水的性质,将装有空气的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水加热后发生反应,氧元素被提取出来进入到集气瓶当中。在验证过程中,学生通过之前老师的实验演示,理解氧气具有可燃性,从而在集气瓶瓶口处,慢慢释放气体,观察刚刚熄灭的木条是否能够复燃,当木条重新燃起后,学生非常开心自己的实验成功了,這对于学生树立化学实践意识,提高化学实践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二、基于知识层面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化学知识的学习,需要打牢基础。在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中,要从基础知识层面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基于实践巩固知识、积累知识和运用知识。化学知识从书本文字角度看,是十分枯燥的,都是一些化学定理和公式,如果从知识学习方面考虑,化学老师要注重知识转化,能够从书本层面转化到实践层面,将静态的化学知识,以动态的实践操作形式展示出来,通过实践来加深知识理解,通过实践来发现化学反应规律和性质。
例如,《自然界的水》章节教学中,化学老师要从生活当中的水,引申到水净化实践,并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白水源保护对人类的重要意义。自然界中的水无处不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学生经常会听到或者看到报道中提到,水源日益紧张,甚至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用水困难的局面[2]。这就使得学生会存在一个疑问,为何那么多水无法被利用呢?化学老师可以以此为契机,通过化学知识层面的实践,让学生知道水污染问题的严峻,并鼓励学生通过化学原理来完成水的净化,提高水源保护水平。在认知知识层面的内容时,化学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水源污染的记录片,这些记录片会震撼学生的内心,让学生主动去需求解决之法。当老师拿出实验使用的污水时,学生会关注到如何去利用化学知识进行水体保护。老师所展示的实验用品不同,也就代表了在化学知识支持下,解决水污染的途径也是不同的。老师指导学生,在污水中投入明矾,学生发现原本浑浊的污水变清澈了,这时化学老师可以从知识角度进行解析,让学生了解明矾能够让杂质沉淀,是较好的水体净化物。化学老师改变实验,让学生尝试采用碳吸附方式净化水体,这种方式存在于生活中,如学生非常熟悉的净水器,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当污水流经炭块时,炭起到很好的吸附和过滤效果,污浊物都留在活性炭上,流出来的水洁净度大大提高。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其他方法,如氯水净水、漂白粉净水,以及日常常用的煮沸净水等。学生在每个实践中,都对水源净化知识有相应的了解,所有实践操作完成后,学生的化学知识掌握程度自认而然地提高,能够将化学知识与生活进行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化学实践思维。
三、基于观察层面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化学实践对于学生观察能力的要求较高,化学反应现象需要经过认真仔细观察,对反应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这是化学认知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学好初中化学所必须具备的能力[3]。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时,需要引导学生基于观察角度来完成实践,让学生通过视觉上的冲击,形成化学实践思路,并最终完成实践操作。
例如,《酸和碱》章节教学中,需要让学生理解酸和碱的性质,尤其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在教学中,酸碱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溶液,包括了石蕊和酚酞试剂等。这些试剂进行中和反应时,现象非常明显,有助于学生进行观察和理解。酸碱是化学知识的重要内容,酸和碱的性质在很多时候具有相反性,因此中和反应过程中,酸和碱溶液浓度配比恰当时,酸碱性质就被相互抵消了。在实践动手过程中,化学老师指导学生在已知的碱性溶液中加入酚酞和石蕊,老师让学生将酚酞慢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当中,学生会惊奇地发现,溶液竟然开始变红色了,当轻轻晃动试管后,溶液变化的速度加快,很快整个试管内的溶液就呈现红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酚酞让氢氧化钠这种碱性溶液变色,也就是说碱遇到酚酞会变红。这时,化学老师启迪学生继续进行实践观察,当在变红色的溶液中,加入盐酸,再次进行实践观察。随着盐酸的加入,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变红的溶液慢慢褪色,最后变成无色。根据化学原理,学生知道酚酞不再呈现红色,说明溶液已经不具备碱性了,也就证明了酸和碱进行了充分的中和反应,用化学方程式来表达,就是NaOH+HCl=NaCl+H2O,生成的是氯化钠和水,氯化钠属于盐,对酚酞没有反应效果,水也同样不具备反应效果。
四、基于操作层面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操作是化学实践的基础,在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中,需要指导学生的操作技能,也就是能够严谨进行操作,不能出现违反操作要求的行为,那样会严重影响到实践结论。在操作层面上,需要化学老师进行帮助,对学生的每个操作步骤进行讲解和强调。实践操作的顺序、配比等,都是需要重视的。初中学生对于化学实践跃跃欲试,化学老师可以结合实践过程来增强学生对操作环节的掌握。
例如,《金属和金属材料》章节的教学,化学老师可以将实践交给学生,让学生更具化学实践题目和要求,完成具体的操作。化学老师对每个学生的操作进行观察,发现操作偏差和错误进行及时纠正和指导,这样能够强化学生的操作认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操作水平。对于这个章节的实践动手来说,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金属性质,并能够在实践操作中去证明这些性质。化学实践操作中涉及到的实验用品较多,实践难点是操作的顺序和严谨性等。当学生看到摆在自己眼前的铜金属时,需要进行操作设计,然后进行操作实施。对于铜金属性质的实践操作,可以通过铜的氧化原理进行。学生将铜放在较湿润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原本光亮的铜上出现了绿色的铜锈。这个操作结果受到操作手法的影响,如学生操作时,空气较干燥,就会使得实践结果大打折扣。如果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并未实现相应的反应结果,化学老师可以提出操作中的不足,如让学生尝试改变环境湿度,或者通过加热的方式加快反应等。
四、结束语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有着重要作用。在化学教学中,老师要注重从实践角度去传播知识,讲解化学原理,让学生将化学知识与实践过程进行结合,能够完善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探索。通过实践动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效果,让实践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国阶.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初探[J].当代家庭教育,2020(6):101.
[2]吴永玖.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初探[J].读天下(综合),2020(2):1.
[3]何伟.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初探[J].教育观察(下旬),2019,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