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联网发展与蜕变中,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也是互联网思维发展的重要成果。互联网+的产生,不仅加快了经济改革步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而且可以有效缓解就业问题,为经济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同时在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要不断探索和分析如何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培养出更多创业和创业能力较强的人才,满足社会进步要求。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教育模式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9-0087-02
一、前言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互联网有机融合成一体。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需要积极探索如何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本文将阐述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意义、现状和建设措施,相关观点仅供参考。
二、互联网+视域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经济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互联网+作为创新创业重要途径,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必不可少的动力[1]。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場所,必须准确评估和预测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做充足的创新创业准备,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一)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
随着我国大学生数量增加,高职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这也大大增加了就业风险。而在互联网+视域下积极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创业精神,发展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有利于和谐共生发展措施的落实。此外,用创业的方式提升互联网+的价值,再用创新创业形成强大的造血功能,在互联网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不仅可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创业难的问题,而且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平等发展的机会。
(二)有利于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大学生经常接触互联网,对网络操作步骤、网络环境非常熟悉。因此,他们是引领时尚潮流的重要力量。许多大学生将互联网视为重要的精神家园,他们利用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即时性在互联网上娱乐、学习和工作[2]。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明显加快,由于电子商务具有商业模式不断变化、技术持续更新等特点,因此是大学生创业的首要选择。从中可以看出,在当前众多领域中,互联网是学生创业的首选,同时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有着显著作用。
三、互联网+视域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一)片面认知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
我国提倡群众创新创业,然而,大学生仍然无法正确认识互联网+视域下的创新创业,缺乏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很多大学生误认为互联网创新创业就是做微商,在网上卖产品[3]。一些高职院校认为,互联网+视域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和业务能力,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基础不足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基于互联网平台,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创新创业教育整体发展乏力,存在诸多隐患。例如,在互联网+的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传统上是落后的,教育模式过于单一,教育课程不系统,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条件较差等,因此无法形成一个具有较强针对性、实践性和高效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三)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落地率较低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帮扶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这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但是实际上创新创业帮扶政策仅仅有一定的指导性,信息渠道不通畅,缺乏合理的实施措施等,这导致大学生面临创业难的问题,这将阻碍一些优秀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不利于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
四、互联网+视域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特点
(一)教育主体年轻化
现阶段,高职院校主要培养与专业对口的、自主创新创业的学生,从中可以看出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有较强的指向性。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贴近社会实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更加乐于自主学习和研究创新创业活动,并且这些活动具有明显的特色。随着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多元化特征日益明显,创新创业过程有效性不断提升,活动方式也变得更加灵活多变[4]。学生作为重要的创新创业群体会利用互联网+来降低创业成本支出,注重在网络模拟环境下积累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活动技能和经验。
(二)教育平台数字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普及范围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更加注重网络化数字平台的应用,并注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知识,注重构建学生普遍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制度。首先,互联网+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在直观的环境下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有序进行。其次,互联网+平台更好地结合了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可以指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最后,互联网+平台为学生创造了个性化的创新创业空间,促使高职院校围绕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需求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五、互联网+视域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建设措施
(一)创造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文化环境
在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参与,在社会中营造尊重创新、尊重知识的环境。社会全面理解互联网+视域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信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社会组织、企业、机构可以通过使用结对帮扶的方式,指导大学生解读政策、创业,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帮扶资金,共同努力推动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的有效开展[5]。受帮扶的大学生要将创新创业成果回馈给社会,树立互联网创新创业的好榜样。积极推广互联网创新创业内容,利用网络媒体、新闻报道等形式,加大创新成果和创新企业宣传力度,有效结合企业创新成果和企业家优秀事迹,讲述优秀创业故事,从而创设一种尊重知识、人才、劳动的、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环境。
(二)开展有针对性的阶段创新创业课程
现阶段,为科学实施互联网+视域下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根据学生的成长发展习惯、发展特色等创造有较强针对性的阶段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引导学生形成全面的职业发展规划,建立完善全面的课程体系。一方面,高职院校要保证选取课程内容的科学性,重点关注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建设工作,让学生对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内容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让学生正确认知创新创业过程,从根本上改变学生错误的创新创业理念。另一方面,要利用互联网+优化配置网络教学资源,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需求,提高网络资源与学生的匹配性,创设阶段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三)建立完整的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要构建顺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保持体系的及时性、科学性、针对性,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6]。增强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强化教育部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发展的责任和使命,从而加快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步伐。同时要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树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正确观念,在人才计划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安排、教学管理制度设计等多个方面有效融入创新创业人才理念,并且将这一理念融入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等实践活动中,积极建设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奖励制度、评价制度等,以此增强学生与教师参与互联网创新创业动力,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实效[7]。此外,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基本类型等,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在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开展多种类型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活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加完善的实践平台。
(四)培养大学生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综合能力
在互联网+视域下的创新创业中,大学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善于创新、积极创新也敢于创新。在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下,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举办创业设计大赛和技术创新大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大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有较强创造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中,以社团为单位开展教育讲座、创设沙龙等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作用,挖掘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助服务潜力,提高创新创业综合能力[8]。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国家振兴和国家发展息息相关,是培养大学生素质的中心。对于大学生来讲,要积极学习全新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不断探索和创新,在成长成才中有效贯穿创新创业精神,并不断发扬良好的創新精神。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视域下,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可以拓展高职院校的办学空间,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培养大学生的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为此,高职院校应重视互联网+视角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建设。
参考文献:
[1]孙婷.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1(2):16-19.
[2]古凌子.探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财经界,2020(5):98.
[3]方燕.“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0(7):36-38+44.
[4]史晓仙.“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科技风,2020(35):147-148.
[5]王致兰.“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教学模式初探[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20(4):47.
[6]鲁欣.“互联网+5”:打通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基于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模式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20(9):32-36.
[7]周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6):28-30+64.
[8]王佳卉.“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研究[J].消费电子,2020(3):72+41.
作者简介:
聂宁宇(1982年11月-),男,汉族,湖南永州人,本科学历,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