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军事地理》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

2021-04-13 22:58:16孙雅琴李明松王洪志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6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

孙雅琴 李明松 王洪志

【摘要】《海洋军事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讲授的是海洋地理环境特点以及与军事活动之间相互依存与制约的关系。本文从课程特色入手结合航海专业学员的学情对课程进行总体思政设计、思政元素设计和教学方法思政设计。

【关键词】军事地理  课程思政  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6-0189-02

习近平在2018年南海阅兵发表讲话中指出要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讲话中还提到要着力构建海上作战体系,增强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和水平。这对当今海军军官的国际视野、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提出新的要求,需要其对全球海洋地理有全面深入的学习和掌握。现在我海军部队赴远海、大洋兵力活动已逐步实现常态化,对任务海区的军事地理研究就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

《海洋军事地理》主要讲授了海洋地理环境特点以及与军事活动之间相互依存与制约的关系。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了海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海上交通、海洋争端等。课程的思政元素非常丰富,思政切入点可以自然、有效、及时地切入到课程教學内容中,能够潜移默化地使学员重视海洋地理环境在海军军事行动中的重要作用,关注海军建设,具有自觉维护海洋权益意识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

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一)课程特色

1.时效性强。海洋军事地理就其研究内容而论,是一门极其广泛的学科,包括地理学、海洋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人文学等多个学科。信息覆盖全维空间,从海面到海底,从沿岸到航空、航天。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当前国际形势紧密相关,授课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思政内容需做到及时更新。

2.军事特点突出。海洋军事地理研究内容与普通地理学截然不同,是从军事学术的要求出发对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做出结论。主要研究海洋军事地理环境构成要素及特征、某些地理环境因素对特定海上军事行动的影响、特定海区的军事地理。

3.综合性强 。本门课程不仅要求学员掌握基本的海洋军事地理知识,更要求学员学会使用相关资料,分析海洋军事地理环境诸因素对海上活动的重要影响。结合当前热点问题、海洋争端分析各大洋的军事地理形势,以及对我维护海洋权益和军事行动的影响。对特定海区的军事地理形势进行分析时,既要有具体分析,又要有宏观判断,甚至可以上升到更高的层面,培养学员的战略思维和大局观念。

(二)学员情况分析

本门课程的授课对象为航海专业学员,学员普遍文化基础扎实,理解力好,思维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对本课程所涉及的地理学、军事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相关知识有基本了解,乐于接受灵活多样的现代信息化教学方式,有一定的开放学习能力。根据学员的这些特点,授课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讲授式为主,研讨式和翻转课堂进行辅助,提高学员学习兴趣,培养学员动手分析能力。

课前通过调研发现学员学习能力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理论思维带有表面性、片面性和主观性特点,运用辩证逻辑解决问题有一定困难,在自我意识、自我调节方面的自觉性和稳定性不足,需要教员适当地引导监督。

根据学员存在的上述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注重对学员能力素质的培养,采取的教学思路是加强沟通,结合岗位需求,考评督促。采取的具体措施有以下三点:一是课前课后多与学员交流,把握学员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况。二是组织讨论及时点评,提高学员自主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强形成性考核力度,督促学员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三)课程思政的设计思路

理论教学利用图片、新闻媒体报道、录像等进行军事地理信息的直观讲解,结合岗位任职需求,调动学员学习内因;以史为鉴,通过海战战例分析、国际热点矛盾问题,激发学员爱国情怀,提高学员学习兴趣,为建设强大海军努力奋斗。适当采用专题研究教学方式培养学员自主和协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针对海区的突发问题或焦点问题,如台海局势、岛链封锁等展开分析与讨论,使学员明确海洋军事地理在海上军事活动的重要作用,在工作中努力提高岗位技能。

二、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由中国近海海区深入至世界大洋的顺序展开介绍。每个海区或洋区的军事地理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海区地理形势、自然地理条件、海上交通情况、沿海国家政治经济、主要港口、海战历史和战例。由此可以看出,课程内容基础性强,知识涵盖面广,能够进行课程思政的元素较为丰富。

在大西洋军事地理的授课中可以看到,虽然我海军甚少在大西洋海域的活动,但此片海域的军事地理情况是我们当前以及今后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此课程教学可结合相关军事焦点问题进行思政设计。切入点是2019年11月,俄罗斯10艘潜艇突破北约在冰岛和法罗群岛的防线进入大西洋事件。通过该事件引导学员分析俄罗斯潜艇如何利用水文气象条件和导航技术手段通过北极地区进入大西洋海域开展军事行动,并以此来分析我海军在突破岛链封锁时可否借鉴其经验。使学员明确了解海洋军事地理的重要性,明确岗位任职能力在航海活动中起到的作用,在工作中努力提高岗位技能。

三、教学方法的思政设计

根据课程的特点,在授课过程中采取现代教育方式中的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突出教学过程中学员的主体地位。

网络在线学习包含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网络教育平台,平台上有多门的网络课程与海洋军事地理课程的内容密切相关,如《海权与制海权》《大国航母与舰载机》等,这些高校优质的理论课网络资源能够有效的拓展学员的知识体系与军事视野,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第二种方式是网络教学平台上的网络在线课程,学员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讨论,以及与教员进行在线交流与互动。线上交流互动重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以国际海洋形势和海军建设发展的最新热点话题为中心,师生共学习同思考,增强维护海洋权益意识。

传统课堂教学采取了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专题分析,采用反转课堂的方式来进行,培养学员自主和协作学习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利用网络技术把思政教育延伸到课前,学员通过收集与课程汇报相关动态视频、最新信息、热点新闻,达到课前自主进行思政学习的效果。课堂汇报后由教员进行总结归纳,依据学员自己设计的思政方向进行内容的升华与提炼,更能有效提高学员对思政内容的认同。第二种是讲授和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于体系性和理论性强的内容,通过讲授的教学方法可帮助学员明确学习目标,建立知识架构,理清逻辑层次,找准核心重点。对于具体区域的研究内容,通过问题引导、任务驱动等方法,引导学员对海域的具体内容展开分析与讨论。讲授过程中采用图像、视频影像资料、海战历史等多种素材使课程思政隐性自然地融入教学中,使思政内容具有说服力、感染力,提高学生对隐性课程思政教育的课程兴趣和思政效果。

四、总结

《海洋军事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多方面的学科,与当前国际形势联系十分紧密,具有非常多的思政要素。如何将这些思政要素有效、自然地切入到课程授课中是我们目前以及将来要一直不停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游毅文.“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路径探析[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5(3).

[2]鄭尚龙,杨神化,曹宝根.航海技术专业“课程思政” 融合教育探索——以“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为例[J].教改论坛,2020(1):69-74.

[3]童绍玉.高校中国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6(6):71-76.

[4]徐峰.“海洋强国”战略视野下海洋法律“课程思政”创新研究[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2019,12(6):54-61.

[5]韩珍.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地理课程思政的思考与探索——以上饶幼专地理课程思政为例[J].教改教法,2018,12(6):56-57.

[6]王进.《军事理论》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课程思政视角下[J].教学实践研究,2018(6):211-213

作者简介:

孙雅琴(1984年-),女,汉族,山东烟台人,海军潜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潜艇航海、海洋军事地理。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科技视界(2017年23期)2017-12-09 10:55:55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科技视界(2017年21期)2017-11-21 09:06:22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8:36:50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0:35:30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6: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