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诵教学是缺失的。教师区分不开“朗读”“诵读”和“朗诵”的概念,忽略“朗诵”本身的独特价值,这便导致了语文教学方式单一,语文课堂缺少了该有的生机与活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缺少了锻炼。朗诵作为一门依托有声语言进行传情达意的表演艺术,其文学性、艺术性、表演性受学术界一致认同,无论是读者还是听者都会在朗诵中潜移默化地享受着民族文化、风格样式、深远意境和优美格律的美感。本文尝试对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诵读教学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教学的几个片段阐述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重新为课堂注入活力,从而让学生喜欢上诵读这样一种语言表现形式,以声传情,用情发声,体会作者运用文字的精妙之处。
【关键词】高中语文 朗诵教学 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2019年底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点项目,项目编号:GJB1319075。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0-0121-02
高中学生思维品质趋于成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的重要阶段,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品质的重要因素,二者相辅相成,但大部分教师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而忽略学生形象思维的建构,然而朗诵教学对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经过对哈尔滨市重点高中朗诵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发现,绝大部分教师不会“范读”也不会让学生进行“朗诵”,指导也是粗浅地单纯在基本语言技巧上指导,未深究朗诵语言表达的内在原因,忽略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这就导致了绝大部分同学缺乏语言表达兴趣,轻视朗诵的重要性,课堂气氛单调,学生感受不到语文的魅力,达不到朗诵教学的真正效果。那么打破传统对于朗诵教学的固化思维,树立语文教学中的新的朗诵教学观并提升教育者自身朗诵素养便是当下语文实际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中语文朗诵教学的内涵
何谓“朗诵”?朗诵是朗诵者通过有声语言,配以一定的朗诵技巧,在广大受众面前充分表达文本作品的情感意蕴和朗诵者主体感受,并足具感染力的一种表演艺术。“朗读”“诵读”与“朗诵”三者绝非完全不同与独立,从词源上来讲,“诵”“读”,本为同义,“诵”又有背诵之意,因此朗诵包括朗读,二者不必强求泾渭分明,大可合二为一。从对文本意蕴把握程度以及情感表现力来看,三者是层层递进的。对于高中语文朗诵教学来讲,“朗诵教学”是语文教师通过让学生反复文本诵读与分析,从而使学生对所学文本有较深的理解以及在所学文本朗诵上有较强的表达欲,最终达到可以基本完成一次具有较强情感表现力和富有个性的朗诵表演。在对于学生的朗诵评价上不必苛求朗诵表演的专业性。
二、高中语文朗诵教学的价值
从朗诵本身价值来看,朗诵作为一门依托有声语言进行传情达意的表演艺术,其文学性、艺术性、表演性受学术界一致认同,无论是读者还是听者都会在朗诵中潜移默化地享受着民族文化、风格样式、深远意境和优美格律的美感;從高中新课标来看,在语文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建构与审美情趣的培养;从对所学课文理解的帮助上,朗诵教学可以深化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因为要想真正地掌握朗诵技巧,必然离不开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深入的文本理解,最后学生运用语言技巧进行创造性表达。因此朗诵教学对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大有裨益。从“大语文”角度来讲,朗诵就是语文的一个重要部分,朗诵教学与语文教学“同呼吸,共命运”。
三、高中朗诵教学新探
当下的高中朗诵教学轻视学生的文本再创造以及个性化的表达,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学科,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审美体验、思想情感和态度观念,进行文学作品创作,发现并解决语言文化现象中的问题等都有赖于创造性思维方法的使用。朗诵艺术教学本身就以其鲜活有趣的形式,深刻的文本理解、独特的批判性思维以及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不仅让各种语文核心思维品质得到培养,同时也让学生获得了审美上的熏陶与感染,获得人格上的净化。实际朗诵教学要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具体实施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注重“兴趣”激发
达尔文在他的自传中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 其中后来对我发生影响的, 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 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深刻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朗诵欲望的培养对于朗诵教学成败至关重要,而兴趣的激发离不开教师精彩的示范朗诵。教师的朗诵最好采用背诵,这样身教胜于言传,可以配以音乐进行表演以增强艺术感染力,这样学生会产生对教师的朗诵能力的趋同感,增强表达的兴趣。但需注意的是,教师的范读必须把握好尺度,不妨点到为止,留给学生一定的发挥余地,让学生自己去领会和掌握。如果教师示范得太露太实,往往会抑制学生的艺术创造潜能的发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过多地依赖老师的示范,也就丧失了艺术创造的主动性。教师的示范朗诵要留有余地,以免挫伤学生的想象力,妨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良好的朗诵体验很大程度上也离不开教师对于学生朗诵精当的评价以及课堂朗诵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教师评价学生朗诵好坏的标准不应过高,要重在形成性评价,即对学生情感与态度方面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兴趣,以学生独特的个性化表达为追求。课上朗诵活动形式可以尽量多样,如,男女互诵、群诵、演诵等。只有活动形式多样化,课堂才会更加“活”起来,一直在学生的“兴奋点”上“跳跃”。
(二)注重“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朗诵作为艺术语言势必要追求言语中所表现的画面感,这就离不开教师对文本进行生动形象的解析,让同学们在想象的意境中驰骋,学生将画面内化于心,在朗诵时再用富有表现力的有声语言“描绘”出来。例如,教师在讲到《再别康桥》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描绘康桥情景,“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中让同学们描绘“新娘”的特点,明确是“婀娜的”“妖娆的”。“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可以让同学联想“招手”的状态以及水草随波摇曳的自由状态,指导同学们的声音状态应该是“气缓声轻”,读“招摇”二字徐徐地将气息送出。“摇”字拖长,气息拖声,表现出水草随波摇曳的自由状态。学生诵读这节,要求眼前要画面感,这样才能真正让“躺着的文字站了起来”,这样作者对于康桥的情感便会深化于学生内心。例如《春》的主旋律是自然活泼、亲切柔和,仿佛是一曲春天的轻音乐乐章,弹奏中令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让人领略到自然界春光的无限美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把上文处理一遍,然后针对学生在朗诵中出现的问题,如,语言视像感不强,语言缺乏动作性,声音不轻快跃动等,引导学生排除杂念,闭上眼睛,跟随老师那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快慢结合、张弛有度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进行想象和联想。
(三)注重“个性化”表达
语文核心素养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批判性思维是学生创造力不竭的力量源泉。学生朗诵最终的呈现不应该是单一的,因为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问题视角,同时高中学生的思维普遍趋向深刻缜密,对于自身独立表达效果具有较高要求,期望表达出“与众不同”的新见解、新成果。朗诵作为文学艺术上的有声语言再创作,鼓励学生在文本解读多元化下的“个性化”表达,教师要鼓励学生“个性”地进行不同的有声语言呈现。对于同一篇课文,有的同学追求意境的表达,有的追求类似舞台表演张扬表现力,亦或又注重声音魅力的表现,教师对于学生不同语言表达形式都要具有包容性并予以鼓励。例如学生对于《归园田居》(其一)的朗誦,有的学生会站在陶渊明第一人称角度上进行朗诵,追求身临其境,有的学生会站在第三人称的角度用徐缓的诉说来表现意境。对于朗诵本首诗学生所表现的陶渊明人物性格,有的学生认为是厌恶官场生活,喜爱自由;有的学生却认为是身在田园却心仍怀大济苍生理想而抑郁不得志。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副语言的表达,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一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笑声”生成,读成“久在樊笼里(拖长),哈哈(笑声),复得(拖长)返|自|然。”教师要鼓励学生不同的语言表现,呵护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只要学生的表达有着内在情感的支撑,教师就要予以爱护。
(四)注重“态势”语言的表达
当下诵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学生态势语言的表达。实验证明,肢体动作以及表情对语言的辅助作用不容小觑,它们不光会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同时还会反过来强化主体的思维与情感。拿表情来讲,不仅能让学生的情感表达外显,发挥着内在表达信号功能,而且与生理反应相比,表情给主观反馈赋予更多的可能性,甚至在一定情况下,表情还可单独诱发一个人自身的情绪。达尔文的表情反馈作用也指出:表情能增强原有情绪的强度,表情能直接诱发情绪。”所以在朗诵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外在面部表情的作用,把“表情”引导作为朗诵教学的突破口。教师的示范朗诵要适当配以态势语言,学生对老师的态势语言作适度模仿,强化朗诵表演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任宇飞,文学作品朗诵中意蕴表达的实现[J].新闻传播,2014(6).
[2]高珊.高校表演专业朗诵教学探微[J].电影评价,2006(9).
[3]李俊文.诗歌朗诵教学新思路探索[J].新闻传播,2012(8).
[4]武静怡.创新思维与个性化教学[J].文学教育(上),2019(2).
作者简介:
陈津泽(1996年-),男,汉族,吉林桦甸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