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馆合作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

2021-04-13 16:57:37吴诚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实施策略

吴诚

【摘要】校馆合作是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延伸的新方向。馆与校的合作,更好地利用馆藏资源;校与馆的合作,使学校课程有课新的样态。其目标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学校课程的有效补充。本文以厦门市为例,探索校馆合作背景下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

【关键词】校馆合作  综合实践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266;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5-0034-02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对于价值体认的目标有这样的表述,通过亲历、参与场馆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1]。校馆合作,指学校和当地的植物园、动物园、艺术馆、科技馆、天文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陈列馆、名人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之间的教育合作关系[2]。基于校馆合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对学校课程的有效补充,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走进生活真实情境,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培育核心素养。

一、校馆合作课程实施现状

基于校馆合作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场馆资源入手,紧扣学生发展需要,包括普及自然和科学技术知识,保存和传承人类历史文化,开展公益性服务为主的一些公益性单位、公益性职能部门等。场馆资源,是经设计整理的主题实践场所,为体验活动提供物质与环境支撑。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与场馆合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存在以下问题:

(一)校馆对接单一,难以融入学校课程

许多学校的校馆合作,未做有效的前期沟通,校馆合作综合实践活动活动课程目标缺失,有些学校外包给旅游服务机构,并未对校馆的资源进行梳理形成课程,场馆学校对场馆资源未做充分了解设计,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场馆力有余而心不足,场馆资源有效利用率低,许多爱国主义、德育的价值体验资源被一带而过。

(二)校馆互动单一,学生主动性较为不足

学生对于走出校外开展实践活动,好奇心和前驱力往往很高,到达场馆后单一的互动,走马观花的流程,硬生生把一个丰富的场馆体验变成“到此一游”的签到。互动的缺失,实践体验成为空谈,大量的优秀场馆资源被浪费,学生疲惫而归,收获也说不上,更不用说开放性和生成性的教育主题。

(三)校馆评价单一,资源内化体验不佳

基于校馆合作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存在评价内容单一,没有针对性。许多场馆千篇一律的学习评价单,有些只要留下一篇简单的收获甚至只留下签名。“热热闹闹”的场馆体验结束后,再无相关跟进措施,何谈课程目标。

二、校馆合作课程实施策略

(一)活动准备注重资源互补,深入对接

基于校馆合作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前期的准备中,最先要做的是梳理资源,明确课程的目标,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围绕学生发展需要,保持学生处于主动实践、积极思考的探索状态,才是课程开展的正常态。走进场馆前,学生必须检索自身的观念和能力储备的状况,没有铺垫的知识,则难以很快走进场馆的资源参与实践体验。学校和场馆应鼓励学生主动建立与场馆课程资源的关系,感知知识情景存在的价值。(2)把握核心素养目标。基于校馆合作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牢牢把握核心素养发展目标,利用场馆资源获得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扎实文化基础,完善基本行为规范,促进自主发展,推动公共参与,培养对党的朴素感情。校馆合作中抓牢核心素养目标,以点及面,才能将实践活动课程做得精彩、有艺术感并能够赋予学生新体验、新认知。(3)注重资源互补。场馆资源有物质和环境支撑,学校有准确的课程设计思路,通过合作,共同扮演活动课程资源的帮助者、促进者,对场馆资源做出合理的课程设计,才能真正作用于每一个学生,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

厦门市实验小學在“走进华侨博物院”的校馆合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准备过程中,学校和厦门市华侨博物院安排专人对接,共同梳理出适合学生开展课程的三大展览项目,共同确定四大类活动目标。进而商讨设计课程具体内容,落实组织保障、活动方案和设计不同主线的实践活动手册,对学校教师工作和场馆志愿者工作如何最大限度服务于本次实践活动课程也做了部署,并搜集活动实施意见及时调控修正各项内容,最终签订“校馆合作”协议。包含“走出国门”“华社春秋”“辉耀历史”三个项目[3],形成一对一的“馆本课程”。

(二)活动实施注重多元体验,多样呈现

多元体验指的是在活动过程中,能建立与场馆丰富知识体系的感知,采用多种方式经历场馆学习的过程,甚至经过校馆的多元细分,实现差异化体验,让每一名参与课程的学生都在个体与环境不断的交互中,解决内在冲突的过程,形成内在感悟与思考。场馆能提供学校外的丰富实践资源,要开放性地体验课程资源才能满足课程实施的理念,引导学生在亲历的丰富体验中建构知识、培养能力、感知意义、产生情感。

多元化是新时代学习的基本形态,在校馆合作的综合实践互动课程实施过程中,除了知识外,见识的增长、合作的优化、心灵的感悟都是学习的成果。走进各类优秀的场馆有助于唤起我们对于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的记忆、感知、尊重、景仰。基于校馆合作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设计参观、访问、调查、查阅资源、搜集信息等多样活动,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特点进行设计,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完成多元体验,真正内化核心素养,提升综合素质。

集美区新村小学在“走进鳌园”的校馆合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针对鳌园景区里的石雕这一区域,设计了三项活动:其一,查阅类“石全石美”,出示残缺的石雕图片,在石雕区域上找出对应的完整石雕,将该石雕上的主题名称记录下来;其二,体验类“一舞一石”,根据所给文字,在石雕墙上找出对应10个石雕,并记下与石雕内容一致的动作;其三,表达类“史话石说”,根据对应石雕,写出该石雕主题相关的历史故事或成语。通过对场馆资源的再开发再利用,以探索体验任务的形式,探索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热爱祖国、发展家乡的事迹,领悟“诚毅”精神,养成主动求知,诚信待人的良好品质。此外校馆合作也需要“临场智慧”,鳌园场馆工作人员也在课程进行中协助,由工作人员出题,每组学生派若干人做出题目相对应的动作进行体验,另外一人猜石雕内容。能够让学生总是处在对活动生成的知识进行积极思考和保持分享状态,内在的学习动机得到充分激发,生成的问题也及时得到场馆工作人员的引导和支持。

(三)活动评价注重多元策略,激发动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主张多元评价。学生通过自身在场馆内的体验和亲历来建构知识,并从直观认识扩展到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和创意物化,评价贯穿于课程始终。校馆合作中的多元评价策略要求评价内容多元,应紧扣场馆实践活动课程主题设置评价项目;评价主体多元,场馆的工作人员和指导老师可以对学生开展过程性评价,家长也可以对学生作品进行终结性评价;评价方法多元,既有及时性评价,也有展示性评价和表格式评价。多元评价能保持学生在课程开展过程中主动参与的动力,引导学生发展自身所需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集美小学在与嘉庚邮局的校馆合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采用多元评价,学生将制作的龙舟、绘画、收集、拍摄照片互相交流评价;学生将收集整理的有关嘉庚先生的教育报国的知识通过讲故事、表演的形式获得观众的评价;将嘉庚语录做成嘉庚手册;撰写主题研究报告、研究小论文进行交流;拍摄短视频,制作成参观嘉庚邮局的实况录像分享。学生在课程里多样的成果获得了多元评价。即实现了评价者多元,评价项目多元,评价结果多元,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内驱力,实现了课程的价值。

(四)活动延申注重线上资源,自主学习

开放性和连续性是完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的原则。只有校馆双方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做好线下课程的科学开发和线上课程的资源共享,才能真正实现课程的有序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实践空间[4]。学生在线上主动获取知识也是一种能力,新时代的学习需要学习者具备跨学科综合思考的思维及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实现自主学习,提高自身学习效率。基于校馆合作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时间上的跨度应是一个完整的连续学习周期,面对开放的资源空间,不能仅局限于线下的实践体验活动,还可以立足时代开展“互联网+”课程,活动初期就可以引入场馆线上资源,打破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实现全方位的资源渗透。

例如,在与嘉庚纪念馆的校馆合作课程中,校馆合作充分依托嘉庚纪念馆网站的线上VR资源和音视频教育资源,设计了课后线上游览,加入馆藏精粹和专题展览等线上学习活动,部分馆藏精粹的高清数字照片甚至比实物更清晰,让静态的资源动起来,线下与线上的结合,线上资源成为校馆合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力支撑。

三、结语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开展基于校馆合作的综合实践课程,尊重学生发展需要,引发的将是对社会文化的亲历和文明公民素养的领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育核心素养的有利补充,打开的是一扇新时代培育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的大门。

参考文献:

[1]姚晓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书写好一个少年的成长心路[J].师资建设(双月刊),2017(6):106-107.

[2]任勇.校馆合作天地阔[J].福建教育,2019(21):12-13.

[3]吴旗妹.基于校馆合作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实践探索——以“走进厦门华侨博物院”为例[J].福建教育,2019(21):17-18.

[4]牛志华.新形势下馆校合作模式探究——以中国国家博物館研学实践课程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4):96-98.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实施策略
探微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个性化与多元化
英语教学中凸显给力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的研究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探究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职业院校中和谐德育思想的实施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00:27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12:00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