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2021-04-13 16:38杨芳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7期
关键词:中职院校教学方法

杨芳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职专业学生就读的主要必修课之一,意在训练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相应的知识。但是因为多方面的限制导致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没有提高。本文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究分析,以期可以提升教学活动的效率,同时也为中职学生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中职院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7-0050-02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使,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在信息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当下,企业对于人才的计算机水平也有一定的要求,中职院校中对于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培养符合当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因此,应该加强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在中职院校中还有很多计算机课程的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技能和方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需要教师讲解计算机理论知识,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但实际教学中,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大多是照本宣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实践操作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有效地指导,使得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较低

中职院校的学生之间计算机水平各有差异,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接受程度不一样,教师在教学中若是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就会使得部分学生难以提升自己的计算机能力。例如,部分学生在进入中职院校之前就已经非常熟悉计算机基础技能的相关操作,他们在随后的教学中能够很快速地掌握计算机技能;但是还有部分学生的计算机技能较弱,甚至在中职入学之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那么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就会较为吃力。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

(三)教学资源不均衡

教师本身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对于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掌握先进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的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会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和知识储备量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因材施教,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但是对于没有掌握先进教学技能和缺乏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而言,教学效果就难以提升。中职院校的学生还需要学习很多的专业课,难以有更多时间来完成专业课程之外的内容,计算机教学的枯燥和课堂效率低下,更使得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水平难以有效提升。

二、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策略

(一)开展丰富多样的计算机教学活动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先明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从实用性和对于学生专业课学习的意义上来帮助学生理解,加强对于计算机课程的重视程度,端正学习的态度。其次,教师也应该根据当下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来完成,将学生按照计算机能力等级的不同进行划分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互帮互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承担起指导的责任,帮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共同进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计算机能力的掌握,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还能够形成良性的学习氛围,让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承担不同的学习职责,进而提升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和综合素养。教师还可以采用比赛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理论知识是基础,实践操作能力才是提升,但是往往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很好,实践操作中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二)开展教学研讨会,激发教师的教学思维

中职院校中对于专业课程以外的学科重视程度不高,这也使得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性降低,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新鲜的教学方法融入,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不高。基于此,中职院校首先需要提升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进行探究分析。同时中职院校还需要教师提供交流分享教学方法的机会,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技能交流会,在交流会上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以获得帮助,也可以提出自己对于教学的见解来探讨可行性。例如,教师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可以将当下学生喜欢的动漫元素加入到教学举例中来,引发学生的共鸣和兴趣,使得学生以积极的状态参与学习。

(三)构建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内在动力的有效途径,如果学生对于学科具备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与探究时就会更加投入,学习效果也会明显增加,为学科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都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激趣。教师在实践教学时,采用布置学习任务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具体通过创设情境实现学习任务的导入,进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增加学习活动的参与度。例如,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四章《图文表混合排版》教学时,这里教师基于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学方法。如果简单地布置学习任务,可以缺少趣味性,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足,这里就可以结合生动的情境来引导出学习任务。教师利用视频来营造情境,其中主要描述了一家餐饮店的老板因为宣传不到位,经营效益一直不理想的情景。然后采用问题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经营离不开宣传,因此宣传页的设计非常重要,如果你是餐饮店的老板,你会怎样设计宣传页呢?”为了调动学生的探究与思维,教师可以采用小组成员合作,小组间竞争的方式开展页面设计竞赛活动。当然材料的选择可以充分利用各个渠道,包括网络、其他宣传页等作为参考,通過不断地讨论与设计,最终确定小组作品。此外,还需要重视点评活动,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制作成果、过程、最终表述等,最后选出分数最高的小组。这一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好胜心、竞争力与积极性,提升教学高效性。

(四)优化课程考核方式

每门课程到期末考试时都会进行一个考核测试。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技能考考核大多是以上机实践操作的形式进行,为了能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成绩,老师应该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来处理对待期末测试。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加大实践操作作业,让他们明白实践考试的重要性,提起他们对实践操作考试的重视。在平时,要对学生多进行一些小测评,而这些小测评的成绩也会转换成期末最终成绩加入总分中。同时,将这些小测试分成一个一个的小单元,实行单元过关考核。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潜能才能够被彻底地激发出来,而且这些小测试还能够让学生累积到经验,同时明白自己哪里已经熟练掌握,哪里自己还有欠缺,能够明确自己下一步要增强哪个部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技能。或者还可以是以小组合作完成项目的方式进行,这样的考核评价就可以是结合学生互评、项目完成结果和教师评价三方面的综合评价来完成,综合评价的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主动提升自己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实现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终提升教学效果。

(五)差异划分,因材施教

班级学生,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或是知识储备、或者学习能力、或个性特点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大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时,都是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主,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出现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情况,与当前新课标要求面对全体学生的标准与理念不符,因此需要教师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基于学生出发,进行差异划分,因材施教,引导所有学生学习,通过难度适宜的不同教学目标,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五章Excel表格的相关函数和公式时,这一知识点是教学重点,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这一知识点,就运用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首先,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细心地观察与分析学生日常表现,根据学生的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包括低、一般、高三个层次。对于水平低的学生,学习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求和(SUM)、最大值(MAX)、最小值(MIN)和平均值(AVERAGE)函数的应用;对于水平一般的学生,要求掌握SUMIF、COUNT、COUNTIF和 RANK函数的应用;对于水平高的学生,要求可以综合应用各类函数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在制定好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后,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搜集学习资料,制作电子应用文档和操作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

三、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面对未来的学习与工作,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教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重視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时,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开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设计,从学生个体出发,设计具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进而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鹏.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探讨[J].成才之路,2020(1):72-73.

[2]孙惠芳,代允.基于“MOOC+SPOC”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计算机时代,2020(4):72-74.

[3]黄晓晨.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通讯世界,2019(8):366-367.

猜你喜欢
中职院校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