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物安全教育探讨

2021-04-13 13:03沈慧文李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5期
关键词:生物安全初中生物学

沈慧文 李柳

摘  要 从积累生物安全知识、树立生物安全意识、践行生物安全观念三个方面探讨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物安全教育的策略,以期为更好地开展生物安全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教育;初中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05-0134-03

0 前言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引起人们对于生物安全的担忧,也让人们重新审视和思考生物安全及生物安全教育。中学生物学课程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基础学科,其所呈现的基本知识和事实能帮助学生厘清现象与本质间的关系,是教师渗透生物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当前,如何开展生物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成为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如何渗透生物安全教育出发,提出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物安全教育的策略,以期为更好地开展生物安全教育提供参考。

1 生物安全与生物安全教育

广义的生物安全指生态系统的正常状态、生物的正常生存以及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不受致病性有害生物、外来入侵生物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及其应用侵害的状态。狭义的生物安全指人类的生命和健康、生物的正常生存以及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不受现代生物技术研发应用活动侵害和损害的状态[1]。可见,狭义的生物安全聚焦于防范现代生物技术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生物安全的重要内涵,但不足以全面概括生物安全的内容,因此,本文所提及的生物安全为其广义上的概念。从形态上,生物安全危害通常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传统生物武器威胁、生物恐怖主义活动、生物入侵、微生物耐药、转基因、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生物技术谬用与滥用、遗传资源流失和剽窃等[2]。

生物安全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生物安全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及应对生物安全危害的能力,从而使其能在实践中自觉维护生物安全。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掌握生物学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理性地关注生物安全问题,思考生物安全危害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从而树立生物安全意识,提高践行生物安全观念的能力。

2 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物安全教育的策略

在生物学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生物安全知识  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是学生正确认识生物界和生物科学技术,形成生命观念的基础。通过对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的系统分析,发现教材中含有较多与生物安全教育相关的显性内容,如表1所示。从表1可见,初中生物学教材在传染病防控、生物资源保护、现代生物技术的两面性、生物武器和生物恐怖活动四个方面呈现的生物安全知识内容较为丰富,教师在进行这些知识内容的讲解时可从引起生物安全危害的原因入手,先结合教材或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形成一般性的概念,再结合生活中其他事例的分析,促进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和积累相关的生物安全知识。

例如,在进行“传染病及其预防”的内容讲解时,教师可先从新冠肺炎的危害入手,结合对疫情流行情况的分析,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等科学概念;再结合新冠肺炎防控举措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在尚未有特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重症集中治疗、加强核酸检测与人流动态监控等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举措,戴口罩、勤洗手、做好居家隔离等举措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而积极开展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对保护易感人群具有重要作用,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传染病的相关概念及其预防措施,从而帮助学生积累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掌握应对这类重大突发传染病的科学方法。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有关生物安全知识和事实的基本内容,结合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与事例引导学生厘清生物安全问题的本质原因,批判地思考生物安全问题,从而不断丰富自身生物安全知识储备,理性应对生物安全威胁带来的挑战。

在生物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生物安全意识  在青少年中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引导他们从小树立“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高于一切”的安全观,提高其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其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至关重要[3]。生物安全意识是国家安全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物学课程由于其学科性质的特殊性,承担着引导学生树立生物安全意识的重要责任。通过对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的系统分析,发现教材中包含着与学生生物安全意识培养相关的显性内容,如表2所示。从表2可见,初中生物学教材中涉及生物安全意识培养的内容主要聚焦于科学应对和防范致病性有害生物的危害、正确认识现代生物技术的两面性以及合理利用和维护生物资源三个方面。教师在进行这些内容的讲解时,可在结合相关生物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教材及其他影像资料,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目前所面临的生物安全危害,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树立维护国家生物安全的意识。

例如,在“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中,教师可在学生掌握传染病的概念、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等知识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教材中“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内容介绍以及播放相关影视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历程,认识到当前艾滋病、埃博拉病毒、人禽流感等传染病对人类生命安全与健康的威胁,形成科学防范致病性有害生物危害和维护国家生物安全的意识。在对细菌、真菌及病毒等模块教学中,虽然教材内容没有明确提及生物武器与生物恐怖活动的危害及预防,但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相关史实资料,加强学生对生物武器与生物恐怖活动的危害及防御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树立防御生物恐怖活动与生物武器威胁的意识。

综上,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生物安全教育与生物知识学习紧密联系,更应将抽象的生物学知识回归到现实世界中,使得生物安全意识融于学生实际生活的点点滴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物安全观,让生物安全意识走入学生“心”中。

在生物学课外活动中助力学生践行生物安全观念  生物学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在培养学生兴趣与爱好、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4]。通过对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的系统分析,发现教材中包含与学生践行生物安全观念相关的课外活动安排,如表3所示。从表3可见,初中生物教材中的活动安排在践行科学认识和防范传染病、理性分析与论证生物技术的两面性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观念上均有所涉及。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的生物学社会议题开展实践活动,并于实践中践行生物安全观念,提升学生维护生物安全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完“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后,可结合教材中“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调查栏目的设计,让学生分组对当地常见的传染病进行走访调查,或是通过上网查询、书籍阅读等方式了解当地传染病流行情况。同时,可针对某一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流行状况、预防措施以及人们对病患的态度与看法进行详细调查,了解人们对传染病的认识,在调查活动中践行科学认识和防范传染病的观念。另外,教师也可就该调查内容组织学生针对“如何认识和防范传染病”这一社会议题开展辩论会或听证会,从科学家、医生、病人及病人家属等不同社会角色扮演中多方面了解传染病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科学地认识传染病的传播及预防,领悟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

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物安全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开展相关科学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与分析当前社会所面临的生物安全问题,培养学生在社会决策的参与中践行生物安全意识的能力。

综上,教师在生物学教学中可从教材知识内容渗透、课内外知识联结、社会实践活动等角度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积累生物安全知识,树立生物安全意识并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应对生物安全问题的能力。生物学教学不仅要传授反映生命现象与本质规律的知识,更应强调生物安全意识的渗透教育,增强学生对国家安全的理性认识,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于文轩.生物安全风险规制的正当性及其制度展开:以损害赔偿为视角[J].法学杂志,2019(9):79-86.

[2]王小理.生物安全时代:新生物科技变革与国家安全治理[J].国际安全研究,2020(4):109-135,159,160.

[3]吴玉军.教材中的国家安全教育:统编教材《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设计思路及教学建议[J].基础教育课程,2018(13):12-16.

[4]赵雪梅.生物学课外活动的反思[J].生物学教学,2004(2):47-48.

猜你喜欢
生物安全初中生物学
自主学习 识“微”见远
浅谈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保障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措施探讨
德尔菲法构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生物安全快速评价指标的研究
探究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
兽医教学中的生物安全问题及对策建议
规模化猪场综合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