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教学中的生物安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5-02-12 00:34王兴龙等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生物安全对策建议问题

王兴龙等

摘 要:生物安全问题是新世纪备受关注的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兽医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直接或间接接触到病原体,成为生物安全隐患较为集中的一个领域。为减少生物安全隐患对兽医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该文就兽医教学过程中的生物安全隐患的主要存在环节、表现形式,以及目前兽医教学过程中的生物安全问题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为降低兽医教学过程中的生物安全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兽医教学;生物安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2-93-03

进入21世纪以来,几件涉及生物安全的大事,如警钟敲响般向人们宣告生物安全问题是不容忽略的大事。稍微的不慎可能带来社会的动荡,一时的疏忽可能会带来危及生命的灾难。生物安全问题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上到国家安全战略、下及人民日常生活。作为兽医教育工作者更是经常会触及生物安全问题,为此,笔者就兽医教学环节中的生物安全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为应对教学环节中的生物安全问题提供帮助。

1 兽医教学过程中的生物安全隐患

多数兽医课程会涉及到生物安全问题,这些课程包括一些直接使用微生物的课程,如兽医微生物学、兽医传染病学等,此外还包括一些涉及到实验动物的课程,以及一些直接在养殖单位进行的实践教学课程。生物安全问题可能来自直接使用的微生物,更多的是未知病原微生物,特别是在使用来源不清、健康情况不明的实验动物时,更容易使师生暴露于未知病原的威胁之下。实践教学过程更是生物安全隐患集中的一个环节,实验农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及动物健康情况,直接影响到参加实践教学师生的生物安全系数。

多种动物病原或动物携带微生物都可能给人类带来感染[1]。记载在册的1 415种人类病原中,有868种是人兽共患的(61%);175种新发病病原中,有132种是人兽共患的(75%)。在兽医教学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病原,包括一些动物常带病原,如致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还可能接触一些不常见的病原,如狂犬病病毒、结核分枝杆菌、布鲁菌、隐孢子虫等。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都可能成为兽医教学过程中的生物安全隐患。这些微生物可能本身就是病原体,也可能是条件性病原体,甚至是某些环境微生物(特定条件下的入侵)[2]。

感染可能发生于与动物的直接接触,或者与动物的粪便、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尸体或动物组织接触的过程[3]。绝大多数感染与受伤有关(超过2/3),猫狗的咬伤、抓伤。约有3%~18%的狗咬伤和28%~80%的猫咬伤会导致感染,如果被感染狂犬病的狗咬伤,死亡率可达100%[4]。多数猫、狗的咬伤伤口中会混入需氧菌或厌氧菌。最常见的需氧菌是多杀性巴氏杆菌(猫咬伤)、犬巴氏杆菌(狗咬伤)、链球菌、葡萄球菌、莫拉菌和奈瑟球菌;最常见的厌氧菌是梭菌属的成员、拟杆菌、卟啉单胞菌、普氏菌;少数情况下,抓伤或咬伤可以由一些病原,如犬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不动杆菌、溃疡伯格菌、巴尔通氏体属菌的入侵而导致严重的感染[5]。注射器针头的刺伤是另外一种教学过程中的常发事件,人畜共患病病原可能通过针头的携带进入人体。其它锋利器械的操作不当,也有可能造成受伤,使微生物能够侵入。显然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消除生物安全隐患的威胁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够做到的是尽量消减教学过程中的受伤和感染事件的发生。

2 现有生物安全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兽医教学过程的生物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尤其是出现了20名学生和教师感染布鲁菌的恶性事件,更是暴露了兽医教学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漏洞。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实验动物的来源存在生物安全漏洞 目前全国开设兽医专业教育的几十家单位中,没有一家具备大型实验动物饲养条件,少数单位具有小型动物饲养条件,这显然不可能满足兽医教学对动物的需要。因为所有开设兽医专业的学校日常兽医教学过程基本都会涉及到猪、牛、羊这样的常见家畜,而这些动物即使在北京、上海实验动物中心这样的大型实验动物中心也无法随时获得。所以兽医教学过程中的实验动物多数来自于当地市场或周围农户,条件好的单位,具备自己的教学农场,实验动物可能来自自己的实验农场。由此可见,实验动物的来源存有较大的生物安全漏洞。

2.2 学生生物安全意识缺位 在现有几十家兽医教学单位的课程设置中,没有发现和生物安全相关的课程设置(可能有些单位开设有生物安全相关的公选课)。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知识)多数来课外阅读,或是老师教学过程中的内容穿插,整体来讲,学生缺少系统的生物安全意识培养和生物安全防护技能训练。即使学生在专业教学后期,如兽医传染病学教学(多开设于兽医教学的最后一年或毕业实践教学课程前)过程中进行生物安全理论学习和自我防护技能训练。但显然这样的做法无法弥补前期课程学习中生物安全意识缺位带来的生物安全风险。

2.3 教学设备简陋,教学资金短缺 无法彻底清理的实验台(水泥实验台)、不具备消毒设施的教学实验室,在很多兽医教学单位仍然随处可以看到。简陋的教学设施,极大的增加了教学过程中的生物安全风险,给身处其中的师生带来生物安全隐患。教学过程中消耗性的防护用具的短缺、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为节约教学支出,购置便宜的用品),教学过程产生废弃物的合理处理设施的缺位等等也都为生物安全隐患留下了可乘之机。

2.4 缺少细化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标准 目前一些教学单位推行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操作标准,这些实验室操作标准一般只对防护设备提了要求,如必须带手套操作、必须着防护服、必须带口罩等,这些标准会在生物安全防护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标准还不够精细,如:应该注明操作什么样的样品必须使用什么质量的手套(塑胶手套,还是PE手套),而不是简单的标注为必须带手套。当然,有标准比没有标准漏洞要小,但要堵住漏洞还要不断的将标准细化。

3 构建生物安全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构筑兽医教学生物安全屏障,不仅是各家教学单位的问题,更是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问题,需要国家加大生物安全的方法的监督和建设投入,需要全社会对生物安全问题给以足够的重视,需要教学单位在教学环节不断灌输生物安全意识。

3.1 加强实验动物的安全检疫 在现阶段要全面实现实验动物的标准化,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要求各兽医教学单位必须具备实验动物中心,也超出多数教学单位的承受能力,但是实验动物的标准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现阶段堵住实验动物来源方面生物安全漏洞的措施,最切实可行的是进行兽医教学用实验动物的生物安全检疫和健康评价。高校自行或委托当地动物检疫部门,对市场收购或农户出售的将用于兽医教学的实验动物进行高风险人兽共患病原的检疫。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来自实验动物的生物安全风险,且不会给教学增加过重的负担。

3.2 增设生物安全教育课程 在兽医专业教学前,开展生物安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这样在整个兽医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具备生物安全防护意识的防护,可有效减少病原感染的风险。当然对于教学活动的执行者——教师,更应该具备较高的生物安全意识,生物安全防护意识不是只有教授生物安全课程的老师应该具有的,而是所有的兽医专业教育教师都必须具有的。如此,像布鲁菌感染师生的事件自然可以有效避免。

3.3 加大必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投入 投入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们对这类问题的重视程度,有了足够的重视,自然不会出现手套短缺、防护口罩是次品的日常问题。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增加了兽医教学的投入,将兽医学科本科生的投入由原来的农学学科投入标准提升为医学学科学生投入标准。在国家加大投入的基础上,教学单位加大教学设施建设和投入也是理所应当的。

3.4 制定细化的操作标准 一个真正实用、有效的操作标准应该详尽且具有可操作性。比如最简单的洗手,现有的国内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一般也都包含这一项,常描述为:离开实验室前必须洗手。对比国外的标准[6]:建议用下列方法洗手:(1)用流水将手洗湿;(2)手掌上涂上肥皂;(3)磨搓双手起制造泡沫;(4)彻底擦洗双手持续20s;(5)流水冲掉泡沫;(6)用一次性纸巾擦干手;(7)隔纸巾将水笼头关掉。可见,我们的标准过于简单,操作过程中的可变动性太大。执行这样的标准,每个操作结果可能都不相同,可变动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标准的实际执行效果。因此,要克服这方面的安全漏洞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详尽的操作标准。

4 结语

生物安全问题是兽医教学过程必须注意的关键问题之一,生物安全意识是兽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一。强调生物安全是必须的,但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生物安全问题,就在教学过程降低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甚至有人提出用实验小鼠代替所有实验动物的想法,这样做当然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生物安全风险,但这显然是不可行的。兽医教育必须面向现代畜牧养殖行业,不能办闭门造车的教育。兽医教育是为培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践人才,而不是培养用来建造理论模型的人才。因此,要办好兽医教育,我们的学生就必须尽可能多的接触生产动物,参加生产实践教学环节,尽可能多的到实践中锻炼。而要克服生物安全隐患,只能从上述提到的提高实验动物质量、武装学生头脑、加大生物安全投入和制定生物安全操作标准几个方面着手。当然生物安全问题是一个大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改善生物安全环境。作为兽医教育部门或者兽医教育工作者目前应该关注的是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克服教学环节的生物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张海燕.对重大动物传染病与兽医公共卫生问题的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29(4):99-100.

[2]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学(第五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3]于武德.对重大动物传染病与兽医公共卫生问题的讨论[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7):9-10.

[4]李巍,张岭岭,王金凤,等.人兽共患病的现状、危害及防控措施[J].动物医学进展.2010,31(S):241-243.

[5]陈溥言.兽医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6]Elchos,B. L.,Scheftel,J. M.,et al.Compendium of veterinary standard precautions for zoonotic disease prevention in veterinary personnel[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2008,233:415-432.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生物安全对策建议问题
德尔菲法构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生物安全快速评价指标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