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飞宇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对于中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至为关键,同时亦对于创新思维的开发意义重大。中职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实际,找准中职语文教学的切入点,不断提升中职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能力,进而克服语文教学中遇到的种种困境,帮助中职学生全面发展,为其成长成才奠基。本文首先论述中职语文教学中遇到的主要困境,接着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教学困境 中职语文教学 教学策略 中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2-0115-02
中职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在于培育应用型人才,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实现学生职业素养的有序提升。中职语文对于中职学生理解和提升文化素养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是中职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然而,中职语文教学并非一帆风顺,亦遇到若干教学困境,需要广大学生去克服。鉴于此,中职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不断克服语文教学中遇到的种种困境,提出切合学生实际、有助于学生语文学科素养提升的教学策略,不断优化语文教学,增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1.中职语文教学遇到的主要困境
1.1课程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缺乏新意
在现今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延续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略。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往往热衷于沿用自己熟悉的那套教学模式,这部分教师对那套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可谓是“轻车熟路”,因而只知按部就班地给学生授课,过度凸显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广大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如此流水化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思维一定程度上被完全禁锢,难以迸发思想的火花,对于教师所提出的种种问题缺乏有效思考,使课程教学的质量低下。另有一批中职教师在教学中未能及时更新教学理论,使教学方法固化直至僵化,教师的授課方法与中职学生的现实需求严重脱节,师生之间缺乏对话和沟通的机会。若干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不注重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低落,缺乏学习语文的动机,课堂氛围的异常沉闷使语文教学难以如期实现预期目标。
1.2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薄弱
中职阶段不少学生都是因“中考不理想”而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中职学生本来对于语文等文化科目的学习兴趣不高,再加上自身基础不好,在义务教育阶段沦为“后进生”的经历,更挫败了其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另外,相当部分的学生缺乏科学的学习观念,未能掌握高效的语文学习方法,使其学科基础相对薄弱,造成学生难以理解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深邃思想,未能从学科教学中汲取精神养分,仅仅为了完成学业、顺利毕业,而满足于语文考试及格就好。总之,大部分学生主观认为语文课程索然无味,对课程学习打不起精神。在新时代中职学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学生生源参差不齐,亦有少数学生在踏入社会后,再重新回到学校学习,这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更是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总要依赖教师的指导方能缓慢进步。然而,语文教师往往难以因材施教,对全部的学生均运用同一类教学模式,甚至学生均能准确地猜测教师将要运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和套路讲授新课,一定程度上妨碍中职学生有效地学习语文。
1.3未能意识到语文教学的价值
在中职学校中,教师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上,无论是课程的设计,还是学生的学习计划,均以专业课程为主。中职学校育人高度职业化和技能化的目的性,使中职语文教学在中职学校中并未引起过多的关注,语文学科并未获得应有的地位,甚至在少数中职教师和学生的观念中,均认为语文教学可有可无、无关紧要。而相当一部分的中职学生自以为经过长达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拥有相当多的语文基础知识,这些知识似乎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已足够。受此影响,中职语文课程的课时被进一步减少,譬如大部分中职学校一周才安排1~2节语文课,且学时较短,中职学生仅会经历一学年或者一学期语文课程的学习,这一现象造成语文课程陷入边缘化的困境,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亦难以持续获取有用的语文知识。
实际上,从语文学科价值而言,语文课程的人文色彩浓厚,且是一门通用的工具性学科,对于学生道德情操的陶冶和人文情怀的养成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亦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素材的挖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然而,正因存在上述教学困境,这些语文课程的功能均无法正常发挥。
2.中职语文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
2.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打造互动式课堂
鉴于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种种困境,语文教师要破除陈旧的教学模式,坚持不懈地加强改革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累积方法和经验,选取学生高度认可且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广大学生现有的语文水平,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引入方式。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同学生展开互动,鼓励学生勇于独立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善于提出自己的新想法和新建议。教师要及时改变以往“一言堂”式的授课方式,代之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多为教学提意见。教师必要时可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模式,在讲解课文前,为学生设置一个疑问,鼓励学生分组讨论,依靠群策群力找到问题的答案,并鼓励各小组及时发言。教师同时要告诫、提醒学生,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学习,并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能够符合学科逻辑规律、能够自圆其说的答案,都应被采纳,以此打消学生担心自己思考错误的顾虑。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使各小组在思考时考虑全面,力求让自己的答案更加规范、严谨、准确。当然,在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需要多媒体设备为教学创新服务,教师可借助图片、视频等媒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广大学生都能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强大乐趣,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这对于培养和提升中职学生独立分析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针对不少中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差的困境,教师要以困境背后的根源作为出发点,困境背后实际上是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现状,不断用问题搭建与学生互动的良好平台,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语文基础知识,夯实学科基础。中职学生往往活泼爱动,再加上所处的年龄段,对游戏更具有浓厚的兴趣,而对于看似枯燥的语文学科理论知识,则兴趣不大。为此,语文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一身心特质,组织学生进行若干语文基础知识的微型游戏。例如,可以结合中职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成语和古诗词,开展“成语接龙”和“诗歌对答”的游戏竞赛,在充满趣味的知识竞赛中,锻炼学生的知识调动能力和临场反应能力,同时亦有助于加深对所学语文知识的巩固,并加强知识的迁移与运用。通过知识竞赛,使不服输、个性鲜明的中职学生养成了追赶先进、勇争一流、再创佳绩的信念。不难发现,语文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实际,巧妙设计教学活动,使课堂变得互动化和趣味化,进而使学生充分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2.2强化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力度
中职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越牢固,其语文学习能力就越高。教师要通过简单的测试,使学生均能达到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语文基础水平,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學生的实际,开展分层化教学,依照不同学生的语文层次,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假若完成及时,则可提升到下一个层级。这样一来,学生会从中得到鞭策,努力争取进步,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大增,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水平。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尽量编排同语文基础知识有关的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不放过每一分钟的课堂时间,加强语文课程的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要将心比心,自觉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语文课堂,方能使语文教学活动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整体进步,帮助更多学生夯实语文基本功,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
2.3注重语文的学科教学价值
中职学校要进一步为语文教学创设有序和谐的教学环境,在校内定期举行语文学习成果展览,使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写作、书法等语文学科特长,依托展览会的方式创设全校学习语文的浓厚氛围,提高中职师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度。其次,中职学校要不失时机地调整语文课程的学时、课时,在不影响各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增设与语文课程相关的学科。除此以外,中职学校要将语文课程同学生现有的专业联系起来,使广大学生强化对所学语文知识的迁移与运用,使其从主观认识上增强对语文课程的重视度,进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自我激励学好语文。
3.结束语
中职语文教学困境主要有课程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缺乏新意,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薄弱且未能意识到语文教学的价值。针对上述困境,中职语文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打造互动式课堂,强化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力度,注重语文的学科教学价值,以便稳步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丹丹.中职语文教学困境及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44):56-57.
[2]李玉娟.中职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及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21(25):56-57.
[3]王永婧.中职语文教学的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18):62-63.
[4]康九星.中职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困境和策略[J].职业教育(下旬刊),2021,20(3):78-82.
[5]黎慧婷.中职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及应对方法探究[J].课外语文,2021(3):24-25.
[6]陈军霞.浅论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文学教育(上),2020(5):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