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教材语篇的阅读教学是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教材通常在相对固定的板块位置呈现具有特定设计意图及目标指向的阅读语篇和学习任务,教师需要深入理解所教教材的整体设计思路、教学理念以及具体的语篇和阅读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发展学生包括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文结合案例分析,引导教师对小学英语教材阅读板块的定位、主要阅读活动的目标和内容进行解读,为教师提供具体的策略指导。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材;阅读活动;目标理解
人教版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以下简称《新起点英语》)教材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设计和编写。教材编者在单元相应板块设计了阅读教学内容,旨在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及其他语言技能的发展。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对教材中阅读板块的语篇缺少深入解读,对语篇的育人价值以及阅读活动的设计意图理解不到位,只是引导学生读语篇、完成教材中相应的练习、核对答案。此外,有些教师认为教材中的阅读语篇就是词、句、段等语言知识的载体,教学过程就是讲授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的过程。总之,教师如果对教材语篇及阅读活动设计缺乏深入理解和解读,开展的阅读教学也会难以达到《义教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等的相关要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高中课标》)指出,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2018)。这一课程目标的提出对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引领作用,有助于教师把教学着力点从碎片化的语言知识转向以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育人。那么教师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达成上述目标呢?笔者认为,教师需要借助一定的文本解读方法,准确把握教材中阅读语篇的意义与育人价值,通过阅读方法的选择和阅读活动的推动,引导学生在理解语篇意义、体会语篇传达的精神与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协同发展,落实学科育人目标。
在不同学者的著述中,语篇(discourse)有着不同的含义。Halliday与Hasan(1976)将语篇视作由完整的语言段落构成的语义单位,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席晓青(2011)认为,语篇由一个以上的话段或句子构成,具有句法上的组织性和交际上的独立性。因此,能够在一定语境中发挥一定功能的语段都可以被视作语篇。笔者认为语篇即“text”,它有意义,且逻辑连贯、语言衔接,是一段能传达完整信息、具有一定目的和功能的语言单位。语篇可以是对话,也可以是独白;语篇不仅包括书面语,也包括口语。语篇还具有大小不一的特性,它可以是一个图文结合的标志、一则故事、一段韵文、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部小说。
语篇解读也叫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起始。文本解读决定教学目标的定位与教学活动的设计,是进行有效阅读教学的前提。由于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语篇语言都比较简单,其中的重点词汇和语言点很容易被识别,有些教师就认为不需要分析与解读语篇。事实上,教师应通过文本解读深入挖掘语篇内涵,赋予教材文本新的生命,并在阅读教学设计中加以体现,使阅读过程成为意义探究与发现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语言运用能力。
1.了解语篇阅读板块在教材中的设计意图及目标定位
在语篇解读前,教师应整体了解教材阅读板块的设计意图及目标定位,如该教材的哪些单元板块是针对阅读教学而设计的?不同年段所读语篇都有哪些类型?不同年段的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哪些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否通过对该板块语篇的系统学习实现循序渐进的提升与发展?教师应加强对阅读板块设计意图与目标定位的整体理解,更好地把握教材,整合教材的设计要求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基于此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替换与优化,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及其他相关语言能力的发展。
以《新起点英语》为例,该教材在每个单元的第三课时和Story Time等不同板块分别设计了阅读教学内容。在单元学习的第一和第二课时,学生通过对话学习,经历了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再到迁移创新的学习过程,积累了围绕本单元主题交流所需要的核心语言。学生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学习路径为听(输入)—说(输出)。在第三课时,学生的学习路径有所变化,为读(输入)—说/写(输出),即学生先阅读一个有关该单元主题的语篇(包括叙事性语篇、说明性语篇或应用性语篇等),然后在教師的指导下,借助教材提供的阅读任务理解文本主旨大意和细节信息,并基于对所读内容的梳理,通过口头表达和写作练习,将阅读收获进行输出,从而发展理解性语言技能和表达性语言技能。在Story Time板块,教材呈现了体现该单元主题的配图故事。该板块中的配图故事借助新的语境复现本单元的核心语言,旨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完成阅读任务。另外,高年级段的《新起点英语》在Fun Time板块也通过阅读语篇,从跨学科的角度引导学生拓宽对单元主题的认识。Lets Check板块中的针对性练习还能全面检测和评价学生在该单元的学习收获。教材编者希望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语篇,从更加多元的视角理解、感知该单元的主题内容,全面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上述几个板块的设计都针对阅读能力培养,同属阅读内容,但是板块的目标定位、语篇类型不尽相同。教师需要整体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以确保教学效果。
2.解读标题和插图,明确语篇的核心内容
小学教材中的阅读语篇多带有标题和插图。标题是语篇的“眼睛”,是作者对语篇内容的凝练与概括,读者通过阅读标题可以抓住语篇的核心要义。插图在阅读教学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读者可以通过插图了解语篇的直观线索。插图还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读者可以将插图与自身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经验相关联,预测语篇内容,为理解语篇奠定基础。总之,标题和插图都是语篇理解的重要切入点。
以《新起点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6 Chores为例,教材编者在Fun Time板块编排了一个配图的说明性语篇。该语篇围绕以下主题展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人将走进人们的生活,为人们提供便利。语篇的标题“Robots”虽然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生词,但是借助图片的帮助,学生能较容易地猜测该单词的含义。同时,学生还能借助图片预测文本内容。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标题和插图的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标题和插图,引导其推测、理解文本的情节和内容。这个过程能有效激活学生大脑中存储的与语篇内容相关的各种知识,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3.解读语篇结构,整体把握语篇脉络
语篇是由一连串的词、句、段按照一定的逻辑构成的,不是这三者的简单叠加。语篇内容的组织与构成取决于人们表达的动机、内容、对象以及人们表达时所持的情感和态度等因素。可以说,任何一个语篇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应帮助学生从语篇整体出发进行输入、理解、内化、输出,同时引导学生理解语篇的整体结构和写作意图以及语篇内词、句、段之间的关系。
有些教师认为,小学英语教材中阅读语篇的篇幅很短,单词量不多,因此无须分析语篇结构。其实,再短小的语篇也是有结构的,而了解和把握语篇结构与脉络有助于学生口语和写作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语篇结构以及作者围绕核心观点进行表达的方法。
叙事性语篇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出现较多。《义教课标》在语言技能二级“说”的技能中明确规定: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能在教师的帮助和图片的提示下描述或讲述简单的小故事(教育部,2012)。学生要达到上述口头交际的目标,不仅需要积累相关词汇和句式,还需要积累一定的语篇知识,而语篇知识的学习不能脱离语境。《新起点英语》的编者在阅读任务的设计中注重适时引导学生通过框架图和思维导图等提取、梳理语篇结构信息。如《新起点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4 Last Weekend中的Story Time板块的部分阅读任务设计(见图1),在学生完成故事阅读的基础上,教材编者设计了故事背景信息填写的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叙事性故事发生的场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等。后续单元的内容编排在引导学生梳理、归纳事件描述的方法上也有一定的体现。
学生对语篇结构的认识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阅读任务逐渐建构。学生需要理解谋篇布局的方法,思考表达中心思想的主题段落所处位置、各段落大意及各段之间的语篇关系、写作意图和写作技巧等。此外,学生还应该尝试体会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段落主题句与其他句子之间的关系、这些句子又是如何相互衔接构成段落的。在梳理语篇信息、体会语篇结构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掌握语篇知识。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篇知识,才能在后续的语言输出活动中主动运用与实践这些知识,最终形成运用语言表达真实想法、描述事件、讲述故事等的能力。
4.理解教材语篇阅读活动的设计意图
教材编者围绕教材阅读板块中的语篇设计了相应的阅读任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语篇内容,把握核心观点和意义。有些教师认为,所谓的阅读任务就是指一些很容易设计和完成的选择题、填空题。学生完成了这类练习题,也就能理解语篇了。事实上,通过做题的方式检测学生对语篇材料的理解很不可取。小学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而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需要优质而丰富的语言输入。在三选一或四选一的选择填空题中,错误的选项内容占大多数,不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语言概念。此外,有些学生通过识别某些标志性词汇或表达完成练习,不能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语篇理解上。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提供的阅读任务,体会教材活动的设计意图。以《新起点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2 My School第三课时的阅读语篇为例,原文及部分活动设计见图2。
小学生处于前运算阶段,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或情境进行推理、判断、分析、评价等思维活动。以上阅读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将所读内容通过信息填写和图片匹配转换成图像,从而在理解语篇的基础上提取与归纳关键信息。这样的阅读任务设计有助于学生对语篇整体而非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意义建构。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可以借助信息图提供的语言支架描述语篇的核心内容,通过口头表达和写作展示阅读收获,实现语言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的协同发展。
综上所述,分析、解读教材阅读板块中的语篇内容及活动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环節,而解读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最终的教学效果。本文以《新起点英语》为例分析了解读阅读语篇及阅读活动的意义与价值,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和方法,旨在帮助教师在准确理解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发挥教材的育人价值,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深度互动。在教学设计前期,教师要对全套教材阅读板块的设计进行分析与解读,包括阅读教学的整体理念、各学段阅读能力目标发展规划等。在进行单元与课时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认真分析并解读教材语篇的文本特征及阅读任务的设计意图,努力摒弃以往凭经验、仅针对表层信息设计的、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练习形式,适时调整、优化或补充阅读任务,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能力及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达成课程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Halliday, M. A. K. & Hasan, R.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 Routledge.
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席晓青. 2011. 语篇分析:思维、策略与实践[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闫赤兵,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英语教研员,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成员,北京市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一年级起始)》教材副主编;外研社《大猫》《多维英语》教师用书分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