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佑
【摘 要】追问是课堂教学中对前一次提问的回答而产生的临时的、随机的、穷追不舍的提问。它是课堂生成必不可少的教學艺术,是一个教师教育智慧在课堂上的灵光乍现。在高中古诗词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能随机捕捉课堂上的问题资源,“巧借追问,悟读诗心”“巧借追问,畅通气脉”“巧借追问,开悟性灵”“巧借追问,优化思维”,引领学生追根溯源,或触类旁通,或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则可以充分发挥教材这个例子的示范引领作用,带领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久而久之,必能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促进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古诗词 课堂追问 艺术探微
追问是课堂教学中对前一次提问的回答而产生的临时的、随机的、穷追不舍的提问。在追问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而且尤为关注学生思维的生发过程,要求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探索中追求真知,不仅知其然,还必须知其所以然。《礼记·学记》有云:“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在教学实践中,倘若教师不顾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接受能力,一味追捧名师的优课设计,上课时盲目照搬,故作高深地充当PPT的机械播映者,那么,教师就会沦为没有思想和灵魂的傀儡,自然也就丧失了课堂的话语权,学生也会因为老师的盲从和平庸而无所适从。倘若教师始终遵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循循善诱,适时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一步步走近真相,探明真知,而不是居高临下、咄咄逼人地灌输答案给学生,那么,在教师睿智的启发和引导下,立足于学情实际的、循序渐进的追问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优化课堂建构,提升课堂效率,还能促进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高中生的关键能力。
一、巧借追问,悟读诗心
诗歌标题往往蕴含了十分丰富的信息,倘若师生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不重视标题,就有可能与诗题的美妙意趣失之交臂。在教学李白《蜀道难》时,笔者让学生仔细品读诗题,发掘其中蕴含的有用信息。
生1(张口就来):写蜀道难。
师:写蜀道的什么难啊?
生2:写蜀道难行!
师:诗歌开篇就写蜀道难行吗?大家速读《蜀道难》第1节前半部分,看看诗人写了什么。
生3:先写蜀地与外界隔绝,连路都没有,后来才开辟蜀道。
师:第1节有哪些诗句具体描写开辟蜀道的情形啊?
生4:“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师:有这么多的高山险阻,要开辟蜀道,不知要付出多少代价啊!能用四字短语来概括吗?
生5:哦,先写蜀道的开辟之难,再写其度越之难,——之前连路都没有,怎么走呢?
(学生哄笑)
师:刚才他的喃喃之语——之前连路都没有,怎么走呢——大家都觉得有些好笑,但正是他这种善于追问的习惯,让语文学习变得生动而有趣。有时候,这种不经意的追问,还能在别人司空见惯之处灵光一闪,发现意外的收获呢。
师:除了蜀道开辟之难和度越之难,还写了蜀道哪方面的“难”呢?请快速阅读诗歌第3节,然后概括作答。
生6:蜀地险象丛生,要在这里生活,真的很难!
(师带头鼓掌)
师:有个成语叫什么来着?就是指一个人在某个地方,好好生活,好好工作。
生7:安居乐业。哦!我知道啦,诗歌第3节照应标题,写的是“远道之人”在蜀地的安居之难。
师:参看脚注,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8:古乐府旧题。
师:《蜀道难》本是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李白驰骋想象,借古出新,创作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蜀道难》,其丰富的想象,卓越的构思,飞扬的文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瑰奇世界。
生9:这是一首送别诗。
师:既然是一首送别诗,那诗人是如何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关切的呢?
生10:写蜀道的开辟之难和度越之难,是希望借蜀道的艰险来劝告友人不要走,委婉地表达对友人入蜀的不舍。
生11:写蜀道的开辟之难和度越之难,其实也隐含着对友人旅途的担心和关切,所以友人还没有走,就问友人“何时还”。“何时还”这三个字将诗人的不舍和关切表达得非常感人。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生12:写蜀地的安居之难,其实还是劝友人“早还家”。诗人再三叮咛,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以上片段是笔者立足于本校“尖刀班”学生的客观实际,不疾不徐地引导学生对诗歌标题“蜀道难”层层剥笋,并联系诗歌文本,体悟诗心,从而使课堂教学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学生思维的敏锐性、灵活性和深刻性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
二、巧借追问,畅通气脉
对《蜀道难》这种长诗,课文下面的注释十分详细,学生大都能借助书本上的注释疏通文意。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忽视了文脉的梳理,仅仅偏重于文言字词的讲解、诗歌思想内容的学习和艺术特色的赏析,那么,学生背诵起来会很不轻松,很难体悟诗仙的独特匠心,更不用说真正领悟本诗大气磅礴、酣畅淋漓的瑰奇之美了。鉴于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常常引导学生大致以四小句为一个意义单元,联系具体语境追根溯源,巧妙追问。通过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追问,让学生真正悟透诗人的独特匠心,从而更好地领悟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师:开篇总括蜀道有多难呢?
生:“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师:远古时的蜀地有多闭塞呢?
生:“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师:为了打破闭塞,蜀道的开辟有多难?
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师:蜀道整体上有多高、多险?
生:“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师:蜀道局部上有多高、多险?
生:“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师:蜀道如此之难,友人此去,诗人又是怎样地牵肠挂肚?
生:“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师:遥想友人独自行进在艰险的蜀道上,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生:“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师:诗人如何再次发出蜀道之难的感叹呢?
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师:蜀道之险具体是如何“使人听此凋朱颜”的?
生:“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师:蜀地的人看到“远道之人”会如何地惊叹不解呢?
生:“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师:剑阁的形势有多险要呢?
生:“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师:蜀地的生活环境有多危险呢?
生:“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师:既然如此险恶,不可安居,诗人对友人有什么劝解和感叹呢?
生:“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师:诗人一唱三叹,将蜀道之难渲染到极致,也将对友人的关切与不舍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以上的教学片段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在看似无疑之处追根溯源,不仅理顺了诗歌脉络,畅通了诗歌气脉,还让学生顺着诗人泉涌的文思,顺利走进诗人的内心,领悟诗人巧妙的艺术构思,身临其境般感受诗人在瑰奇壮丽的意境中流淌的澎湃激情。
三、巧借追问,开悟性灵
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依照前人的结论,依葫芦画瓢,不敢越雷池半步。长此以往,师生都禁锢在各种现成的框框套套里,如一只只自缚的茧,很难发现文本所蕴藏的别样洞天,对经典名著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人云亦云的层面。教师如果能鼓励学生在诗词的司空见惯之处无疑而疑,大胆追问,则有可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收获意外之惊喜。
在组织学生研讨课后练习第1题“全诗为什么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时,在弄清楚这句话对诗意的转折和抒情的变化所起的作用后,笔者平地起波澜,乘势追问:“诗人为什么不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放到每个诗节的开头呢?”学生错愕之余,便顺着笔者的引领七嘴八舌地探讨开来。
生1:诗人开篇发出惊叹,与人们平时看到某种美不胜收的景象时情不自禁地惊呼、赞叹没什么两样。
生2:换成古人的大白话就是“我的妈呀,好高啊”。
师:诗人未语先嗟,如此直抒胸臆有何妙处呢?
生3:诗人反复渲染,极尽夸张,无非就是突出蜀道的高和险,呼应标题,突出蜀道之难啊!
师:站在友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想想,诗人开口如此渲染蜀道之高危难行,他会有什么感受呢?
生4:犹如晴天霹雳,心惊胆寒!
师:这样的开头对全诗有何影响呢?
生5:奠定了全诗雄奇奔放的抒情基调!
生6:未见“奇”景,先闻“奇”声,如此具有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诗人开门见山,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这不难理解。我们回到问题的起点,诗人为什么不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放到诗歌第2节和第3节的开头呢?
生7:诗歌第2节,诗人将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安排在段中,是为了承接前面“畏途巉岩不可攀”,引发后面“其险也如此”的嗟叹,所以要放在句中。
生8:“畏途巉岩不可攀”应该是诗歌第2节的总起句,“畏途巉岩”概括了蜀道沿途高险,令人望而生畏的整体情况。有了这个总起句,显然不便将主旨句放在段落开头了呀!
生9:诗人在第2节是从游人的视角来审视蜀道的。以“悲鸟”“古木”“子规”等意象渲染悲凉寂寥的气氛,——连鸟都雌雄相依,不敢失伴,孤独的友人又怎么能独自忍受这夜月惨淡、子规声断、寂寥空山?于是情不自禁地呼出了心底的最强音——“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并意犹未尽地加上了“使人听此凋朱颜”。
师:讲得真棒!这多出来的“使人听此凋朱颜”一句,与诗句前后有何关联呢?
生10:过渡。既是对“但见……愁空山”这四句的概括,又是对后面四句“连峰……万壑雷”的总括。
生11:诗人第2节结尾以蜀地之人的口吻嗟叹蜀道之艰险,表达对“远道之人”不避艰险来到蜀地的不解与惊叹,将诗歌惊叹的感情又推向了一个顶峰。因此,直抒胸臆的主旨句放在诗节之中更为合适。
生12:第3节在咏叹剑阁的险要地势和蜀地险恶的社会环境之后,再一次重申“不如早还家”的劝慰之词,最后以主旨句收束全诗,情感的表达更为强烈,气势更加磅礴。
師:诗人为何在主旨句后又加上一句“侧身西望长咨嗟”呢?
生13:这是从过来人切身体会的角度发出的嗟叹,加上这句描写的诗句后,诗歌感情比“使人听此凋朱颜”更为强烈,能给人以“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感觉。
生14:本诗主旨句分别出现在第1、第2、第3小节的开头、中间和结尾,这不仅是表情达意的需要,还能造成参差错落的美。如果都置于每节诗的开头,则过于呆滞,不符合“诗仙”清新飘逸的风格!
以上教学片段,笔者在看似无疑之处引导学生探究本诗一唱三叹的主旨句位置的合理性,不仅帮助学生巧妙地体悟了歌行体古体诗音韵流畅激昂、节奏循环往复、情感逐次升华的特点,而且细致入微地感受了诗人在谋篇布局和情感抒发上的独特匠心,让语文课堂时时流淌着感奋的清越之音,闪耀着智慧的灵光。
四、巧借追问,优化思维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来看,命题者更加注重对情境问题和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反套路的倾向十分明显。倘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忽视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还沉迷于填鸭式教学,那么,学生就会惰于思考,从而缺乏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和辨别的能力。一旦遇到需要灵活思辨的问题,他们就会“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疑难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笔者常常巧借追问,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根据上下文所提供的具体语境进行思考,让问题在他们的头脑里多转几圈。
例如,在指导学生研讨唐代孟棨《本事诗》选段“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又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时,学生对“解金龟换酒”的主语存在争议。笔者巧借追问,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生活实际,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思辨。
师:无论主张“解金龟换酒”的是李白还是贺知章,请同学们都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1:前面说秘书监贺知章听说了李白的名声,先去拜访李白。既然贺知章亲自到旅店来拜访李白,自然该李白买酒来招待贺知章啊。可能是李白身上的钱不多了,就随手解下佩戴的饰物金龟来换酒招待客人。
生2:按照这个思路,因为李白身上的钱不够了,不得已才解金龟来换酒招待客人,那么,李白之后在长安的生活怎么办呢?
生3:我觉得不可能是李白的钱不够了。因为贺知章是到旅舍来拜访他的,即使钱存放在行李箱里,李白也是可以去取的呀。很可能是贺知章因为赏识李白,有相见恨晚之感,所以想请客,和李白痛饮一场,酒逢知己千杯少嘛!
生4:对贺知章来说,突然遇到这么一个有气质、有才气、合脾气的年轻人,在惊叹之余,情不自禁想与他开怀畅饮,说说知心话。可随手一摸,唉,忘了带钱,或者说身上的钱不多,于是解下饰物金龟换酒,与李白一醉方休。这是一件多么豪爽、惬意的事啊!
师:“诗仙”李白不也是性情中人,豪气干云吗?为什么不是豪爽的李白解金龟换酒呢?
生5:在京师,毕竟当时的李白是一个他乡之客,贺知章才是地地道道的主人啊,尽地主之谊也在情理之中啊。
生6:对,如果有外地的朋友到我们这里来,我们身为主人,怎么好意思让远方的朋友买单呢?
(学生哄堂大笑)
生7:对贺知章而言,请李白喝顿酒,根本不算事儿。一个小小的金龟,又算得了什么呢?
师:问题的关键是,这顿酒是李白请的,还是贺知章请的,有没有本质的不同呢?
生8:如果是李白请贺知章喝酒,只能表明李白对贺知章赏识之恩的感激。
生9:如果是贺知章请李白喝酒,而且是没带够钱,不惜解金龟换酒,就能突出贺知章对李白的赏识,把二人相见恨晚、把酒畅谈的韵味儿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生10:当时李白还没有成名,作者是想通过贺知章“解金龟换酒”这一极不寻常的细节来衬托李白的惊世之才!
师:刚才这位同学结合文章的主旨,从作者的写作目的去探究和思辨,更能走进文本,体悟作者的匠心!此处应该有掌声……
以上教学片段,笔者针对课堂上随机出现的一个问题——“解金龟换酒”主语的不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设身处地地站在主人公的角度思考问题,巧妙追问,溯本探源,与作者和文本展开多重对话,最终顺利抵达文本内核,悟得作者谋篇布局的独特匠心。在教师的适时追问下,学生思维活跃,欲罢不能,课堂自然会清音流淌,水起风生。
古人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礼记·学记》)在高中古诗词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能随机捕捉课堂上的问题资源,巧妙追问,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之在具体的语言运用实践中涵养良好的语感,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增强学生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倘能持之以恒,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则可水到渠成,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生机无限,活水不绝。
(作者单位:四川省古蔺县蔺阳中学)
责任编辑:赵继莹
zhaojy@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