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明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浙江 嘉兴 314000)
自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创新机制。加强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可以优化本科专业结构,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创新协同育人机制;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推动社会优质资源向育人资源转化。
前期校企合作实践表明,基本实现了引导学生实习实践和就业的预期目标,并且在校企共同针对现状问题及技术研究方面的合作成效颇丰。但是,随着校企合作开展,深层次的合作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尤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相关合作的深化,出现了短期瓶颈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教师主导的研究性业务合作较多,以学生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合作则略显不足;缺乏机制推动,合作难以深入;校企合作教学及“双十型”教学团队尚未建立,重应用重实践的特色难以凸显。
在加强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的大趋势下,应主动思变,破解校企双方深度合作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着力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生产实践、教学实践、科技创新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因此如何结合自身定位和特点,加强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拓展交通工程专业的发展空间,成为交通工程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强调对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需抓住社会、市场的迫切需要,在与企业联合培养、协同育人方面探索途径。交通工程专业是以城市交通、道路交通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衍生学科,旨在解决城市交通、道路建设问题等,与基础性研究学科相比,更加偏重实践性和应用性。
成功、良性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需要认真剖析企事业单位、学校、学生的需求和目标,从企业价值创造、学校教学育人和学生就业发展等三个维度进行详细的模式设计。典型的深度产教融合模式如图1 所示。
图1 典型深度产教融合模式
应用型本科高校交通工程专业的产教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校外企事业单位专业人士对行业进展、最新动态等方面有更加深入了解。学校可以聘请校外企事业专业人士来校讲课、开展讲座等。
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提高面向实际需要、行业发展的实践性教学的比例,比如课程设计、课程实验、各项实习等。应结合社会需求,不断调整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
加强与地方或者周边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借助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平台,给学生提供接触行业前沿、行业动态的机会。在科研方面也可共同研究学科难题,企事业单位也可借助学校的平台开展员工培训等,多种途径实现互利共赢。
课程授课内容方面应加强对知识应用方面的讲解,尤其是专业课,应将理论知识如何与现实应用相结合讲述清楚,学生参加工作后才能学有所用。同时能够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开拓学生的视野,为未来的就业指引方向。
结合交通工程专业特点,在课程教学改革、毕业设计组织、校企合作开拓等方面探索产教融合途径。
以往课程教学都是以校内教师为主,很多校内教师年龄小、资历浅,毕业后就进校当教师,社会经历少,对行业的了解不足,通常与学生共进步。所以开设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邀请校外专业人士来校讲课,可以有效开阔学生视野。此次实践对“交通工程案例教学”课程进行改革,分城市交通、道路工程、交通安全、桥梁工程、交通大数据等不同方向邀请了城市交通警察支队、交通设计单位、其他同类院校特色实验室等的专业人士,来校给学生讲解专业相关的实际知识。
通过课后调研发现,校外教师普遍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学生对他们讲授的知识也非常感兴趣,表示非常受用。校外教师与校内教师最大的区别在于实践性强、案例多。高年级的学生对未来就业也可以通过这个机会有所了解。
聘请校外企事业单位专家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安排对口的企事业单位专家指导其毕业设计,可以使其毕业后更快适应工作环境。此次实践聘请了上海设计单位、嘉兴设计单位、嘉兴市交通警察支队、嘉兴市高新技术开发测评院、嘉兴轨道建设发展办公室等单位的专家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从选题到具体毕业设计完成,全部与实际结合更加紧密,毕业设计期间,部分学生在相应单位实习,毕业后有些直接留在该单位工作。学生反响很好,企事业单位专家表示能够将他们的知识传播下去,非常开心。
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在学生培养、学生就业等多个方面受益。此次实践主要开拓与交通工程专业相关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合作途径,包括与嘉兴市交通警察支队共建智能交通实验室,与嘉兴市公交公司、规划交通办公室等单位合作开展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另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可以共同申报横向、纵向科学研究课题,此次实践学校与设计单位共同申报浙江省基础公益计划项目,学校可以发挥理论研究的优势,企事业单位可以发挥其实践经验的优势,两者互补,为创新实践提供更大的可能。
借鉴典型的深度产教融合模式,设计符合现状交通工程专业教学管理要求的模式,最终构建出符合交通工程专业发展需求的深度产教融合模型形成机制和方法。以“交通工程实践”课程为蓝本,结合企业技术人员专业特点及学生培养的目标要求,组建以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为主体的教学核心团队及学校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协助团队,更新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模式和教学安排。在毕业设计方面,将学生毕业设计与行业方向、企业需求结合起来,从理论创新、实践需求等方面设立选题,精选校外有经验的专业人士作为导师,完成毕业设计指导。探索多条校企合作新途径,加强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