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利,邓灵丽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3)
高职院校公共课是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其对专业能力的培养没有最直接的帮助,因而一直被学生所忽视。近几年,高校公共课教学开始尝试网络教学模式的改革,初步的实践结果表明,尽管教师和学生对混合学习持积极态度,但仍存在许多不满意的地方。
针对大班制公共课的特点,本研究在现有实践的基础上,借鉴技术采纳与整合(UTAUT)的理论模型,通过实证研究,调查影响学生使用公共课网络学习平台的意愿,从而为公共课网络课程教学改革和网络课程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UTAUT 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运用实证方法,提取出信息技术接受领域8 个理论模型使用行为的4 个主要决定因素,即绩效期望(有用性PE)、努力期望(易用性EE)、社会影响(他人鼓励SI)和促成因素(技术支持FC),本研究同时引入态度和性别两个控制变量,最终建立研究模型。
该模型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变量进行线性整合来定义主成分结构,然后利用回归原理对主成分之间的预测和解释关系进行解释和检验,主要是检测主成分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影响高职学生在公共课学习中持续使用网络学习平台的因素,基于UTAUT 概念模型,选用PLS-SEM 进行研究。
在本研究中,当学生使用网络学习平台时,会有自己的主观感受,并表现在情绪、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反应。例如,当学生认识到网络学习平台对自己学习非常有用的时候,即绩效期望较高时,便会采取持续学习的策略。因此提出如下假设:①当学生需要使用网络学习平台时,绩效期望对学生持续使用网络学习平台的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②当学生需要使用网络学习平台时,努力期望对学生持续使用网络学习平台的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③当学生需要使用网络学习平台时,社会影响对学生持续使用网络学习平台的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④当学生需要使用网络学习平台时,促成因素对学生持续使用网络学习平台的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⑤当学生需要使用网络学习平台时,态度对学生持续使用网络学习平台的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⑥当学生需要使用网络学习平台时,性别对学生持续使用网络学习平台的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
综合上述讨论,根据本研究的研究变量及研究假设,本研究建立了学生使用网络学习平台的学习意愿结构模型,模型中包括了6 个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使用网络学习平台的学习意愿结构模型如图1 所示。
本研究通过编制量表,通过问卷星进行调查。主要发放到广东省高职院校大一、大二公共课的班级进行调研,在线收集到有效问卷215 份,其中男生99 份,女生116 份。
图1 学生使用网络学习平台的学习意愿结构模型图
表1 给出了本研究指标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数据,包括各指标变量的平均值、标准差、偏度、峰度、载荷。峰值和偏度值均小于3,表明数据都呈现出正态分布,外部模型载荷在0.730~0.981 之间,均大于0.7。
表1 指标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数据
如表2 所示,本研究中的潜变量——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促成因素、持续使用意愿的组合信度值在0.865~0.975 之间,均大于 0.8,Cronbach´s alpha 值也都在0.767~0.957 之间,均大于0.7,因此是本研究中潜变量具有内部一致性信度。所有变量的平均抽取方差值均大于0.5,说明测量模型有较高的聚合效度。
表2 测量模型中变量的CR、AVE、Cronbach´s alpha 值
由表3 可知,本研究各潜变量的平均方差根为每行、每列的最大值,即各潜变量提取的方差均值的平方值大于相关系数的值。因此,每个构面都是不同的,有良好的区分效度。
表3 测量模型中指标变量的区分效度检查表
在PLS-SEM 模式中,当T>1.96,表示已达到P值为0.05 的显著水平;当T>2.57 时,表示己达到P值为0.01的显著水平;当T>3.29,则表示已达到P值为0.001 的显著水平,以T值为判断依据,可考察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达到显著水平。在SmartPLS 软件中,可选取计算中的自助法,定义子样本为5 000,即可得出相关运算结果,如表4 所示。
表4 本研究结构模型路径系数显著性检验结果
从表4 中可以看出:①由于T>2.57,所以绩效期望对行为意图有显著影响,显著水平为0.002;②由于T>2.57,所以社会影响对行为意图有显著影响,显著水平为0.001;③由于T>3.29,所以态度对行为意图有显著影响,显著水平为0.00;④由于T<1.65,所以努力期望对行为意图没有显著影响;⑤由于T<1.65,所以促成因素对行为意图没有显著影响;⑥由于T<1.65,所以性别对行为意图没有显著影响;因此,结构模型中有三条路径系数不显著,分别是努力期望→行为意愿,促成因素→行为意愿,性别→行为意愿,假设不成立。而其他假设则得到支持。
通过上述显著性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绩效期望、社会影响、态度对行为意图都有显著影响。在本研究的研究情境下,学生明白网络学习内容对其非常有用时,或者主观非常想学习相关知识时,或者教师、家长、学分等社会影响因素迫使学生使用网络学习平台时,会让学生产生持续使用网络平台学习的行为意愿。此外,努力期望、促成因素、性别与持续使用意愿不具有相关性,这也就意味着网络平台的简单易用、自己技术的熟练性以及性别因素都对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意愿没有直接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网络学习中高职学生使用网络学习平台的影响因素研究,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网络学习平台,以便获得更多的知识,便于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网络学习的有效性,同时为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课程建设提供模型依据,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可以为学校网络课程的建设提供一些启示。
该结果与本研究假设一致。通过研究模型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绩效期望(感知有用性)对于高职学生是否接受在线学习具有显著影响。有用性越高,其在网络平台教学中运用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在线学习的行为意愿就越强烈,对于运用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后感到的满意程度就越高。学生的大部分学习问题都可以在在线学习平台中得以解决,通过在线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来讲,在线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这些都是感知有用性所涉及的方面,因此从调查数据的结果来看,提高高职学生对在线学习有用性的感知有助于提高其进行在线学习的行为意愿。所以,要特别重视绩效期望在学生使用网络学习平台中的的要作用。在线学习平台包括针对每个知识点讲解的微视频、PPT演示文稿等在内的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而反复浏览观看,因而自己遇到学习问题,都会先在学习平台“寻求帮助”。此外在线学习平台的论坛模块也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在线交流的平台,学生表示“对自己的学习很有用”。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在线学习的感知有用性取决于在线学习可以为其提供的教育功能。
这一结论与本研究的假设相一致。事实上,在以往的许多研究中,社会影响对行为意向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虽然有研究证明社会影响对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但是也有部分研究表明,社会影响因素在自愿使用的情况下,对行为意愿并不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这表明,在学生对网络学习内容感兴趣的时候,社会影响因素很小,但是当网络平台学习内容重要,学生在不自愿使用网平台的情况下,因为高职学生已经成年,且经历过高考的挫折,期待通过学习改变自己今后的人生,所以,即使在并不自愿的情况下,教师、家长等社会因素的正向引导也会促使高职学生学习意愿的产生。
因此,网络平台的学习资源在尽量做到有用的情况下,也要多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即使学习内容非常有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还是比较枯燥的。需要较强的意志力和上进心,也就是需要加强社会因素的影响。
该结果与本研究研究假设一致。学习者对在线学习抱有想学的态度,从而加强了进行在线学习的行为意愿。同时,在本研究中,态度让学习者获得强烈的自我效能感,促使持续的行为意愿。所以,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严格要求,注重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都非常重要。
通过分析结果可知,在线学习易用性和技术支持对于高职学生在线学习行为意愿没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化时代,学生的信息接受能力普遍较强,目前各个学习平台的操作难易程度较低,所以对学生的学习意愿并不构成显著影响。
但是很多研究表明,在同等网络课程绩效期望前提下,努力期望和促成因素会有正向影响。即当在线学习中平台易用、促进条件良好,如资源内容较新颖、易于理解,课程活动设计良好,学习支持服务完备等,学习者感觉外界支持条件充足,其进行在线学习的行为意愿就会愈加强烈。易于理解的学习资源、设计良好的任务以及教师及技术人员的及时指导能有效促进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行为意愿。因此,提高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意愿可从在线学习资源内容、学习支持服务、课程活动设计等在线学习的促进条件着手。
本研究包含了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态度、性别6 个变量,但是依然不能说是囊括了影响学生使用网络平台学习的所有因素,存在一定的局限。今后可进一步拓展理论来源,将更多的信息因素考虑进来,丰富网络平台学习中影响学生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由于研究条件有限,本研究研究样本的选取主要来自于广州市两所高职学校学生群体,尽管样本容量达到了统计学标准,但是样本数据依然不够丰富,且只局限在两个学校开展调查,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学生具有较强的共性特征,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样本普适性。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对样本选取范围进行扩大,提高样本代表性,从而提高研究结果的解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