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

2021-04-11 12:58张占国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场域愿景专业化

○张占国 张 楠

在京津冀一体化大背景下,我市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主要从场域动力体系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成长路径,以此指导其进一步发展。

一、我市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脉络和进程

廊坊市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廊坊市小语会为教研团队组织,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经历了理念认同期、探索成长期和成果扩展期三个发展阶段。

理念认同期(2014-2016 年),通过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观摩优秀教师课例,重点研究“单元整组主题教学”的实验与探索,连续三年组织教研活动,培育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学习共同体。

探索成长期(2017-2018 年),我们依托QQ群、微信群、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科专家工作室进行网络教研活动。以“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区域性发展质的研究”课题为抓手,打造教研成果制高点;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开展形成了“上下贯通、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教研态势;以“单篇——单元——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为脉络的课程建构体系趋于成熟;融入京(大兴区、通州区)津(北辰区、武清区)冀协作圈,协作圈教师分别结合教育叙事、优秀课例展播、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教师专业阅读等项目进行活动。

成果扩展期(2018-2020 年),我们根据“互联网+教育”模式,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国教师研修网为教研成果交汇平台,以钉钉等为直播教研平台,协同京津,采用“教研员带动+工作室运行”双轮驱动模式,做到区域联动、区块链数据共享,形成了“南北资源共享,东西思想交汇”的京津冀一体化语文教研新格局。

二、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动力机制建构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动力是在特定的场域中产生的,根据勒温的场动力理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动力是教师个体与所处环境形成的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合力。由于教师所处的场域主要是学校和社会,因此教师专业化发展动力分为教师主体动力、团队场域动力和社会场域动力。

1.小学语文教师主体动力。

教师的主体动力是指产生于教师个体并由教师自身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合力。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小学语文教师的主体结构划分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心态、专业智慧四个方面。专业知识包括教师所教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既包括教师的职业技能如“三笔字”、普通话、信息技术以及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也包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技能,如研究、反思、分析、策划、归纳等的方法和能力;专业心态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是教师个人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对学生和事业的爱、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等;专业智慧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所产生的教育机智、教育灵感、教育艺术等,是教师专业水平的最高表现。就主体动力而言,应该是各结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正向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力就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体动力。

2.团体场域动力。

团队场域动力是指团队各部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力量的总和,团队场域动力主要由团队发展愿景、团队教育科研、团队组织管理等三个子系统相互作用形成。团队发展愿景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和核心价值。

着眼于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进行愿景管理,通过开发愿景、瞄准愿景、落实愿景的三部曲组织教师队伍,让教师的力量极大发挥;团队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内源性发展,团队发展要获得教师群体发展的动力支持,保证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健康、协调、稳定,需要高度关注团队的教育科研,通过团队研修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发展的路径,理顺发展关系,探索发展的举措;团队组织管理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保障,管理运行机制既包括工作方式,也包括工作运行过程,以及运行所依赖的组织机体。在机制系统中,团队发展愿景是方向,教育科研是核心,组织机构是基础,制度规范是保障。

3.社会场域动力。

社会场域动力是社会各子系统自身的矛盾运动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力的总和。

京津冀一体化,正是在各系统矛盾运动中扩充了运动空间,给团队专业发展扩充了渠道和路径,更有效激发教师专业化发展主体动力的生成,激发团队愿景,向更大的场域动力空间扩充,必然充分调动和利用来自社会领域的力量形成社会场域动力,促进小学语文教师团队的整体和谐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动力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的、动态的过程,分析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动力的生成需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所谓系统论的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

三、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动力体系的运行机制

教师专业化发展动力体系的运行机制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我们试图建构出一个概念框架,以便统整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要素,作为场域动力的着力点。这些要素主要包括社会场域动力机制、团队场域动力机制、教师主体动力机制。

1.以社会场域动力激活教师专业成长机制。

以社会场域动力为组织运行机制,建构“廊派”语文发展运行体系。坚持“教研兴教”“教研兴师”“教研兴校”工作思路,创新教研工作方式方法,通过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备课经验交流会、学习成果汇报会、网络说课大赛、语文工作室主持人研讨会、兼职教研员工作会议等布置教研和研修工作的任务,明确年度工作重点,提出语文教研发展规划,为教研工作、教师研修活动备课,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指明方向,让教师充满职业发展期待感。

2.以团队场域动力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

我们以扩大团队场域动力机制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着力点,在着力点上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发展,扩大力矩,增强教育势能,促进团队发展,形成一个动力平衡的延展面。

(1)双轮驱动,区域联动。

语文教研工作的开展采用了“教研员带动+工作室运行”双轮驱动模式。

以教研室教研员为区域联动发展的核心,带动本区域内的语文教师进行统编教材解读,实时指导备课,以此路径促进教师专业化快速发展;以语文工作室为载体,由工作室主持人带领工作室核心成员按照市教研室分配的备课研课任务跨区域联动。

“双轮驱动”形成了“南北资源共享,东西思想交汇”的廊坊市网格化教研格局。

(2)精研深耕,提升品质。

“廊派”语文教研在体现统编教材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语文教学要做到“精准化、可视化、简约化”的工作思路。

具体落实在课堂教学操作的方式上,以“三段式、三图示、三课型”为基本的操作模式,以学生为课程中心,强化核心素养的落地,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保障可持续化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以人教网、中国教师研修网、河北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廊坊教研”工作室等项目平台为抓手,精研课例,深度研发课程,体现我们的教研特色。

(3)上下贯通,相得益彰。

我们从2017 年初的教学研究,就开启了从幼儿园到初中语文十二年的教研模式,从幼儿园的“语言领域”到小学、初中的统编教材,打通幼小教研壁垒,消除小初教学屏障,让幼儿园到初中的十二年语文教学无缝对接。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开展中形成“上下贯通、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教研发展态势。

3.以教师主体动力展示专业发展成果。

我们以发展教师主体动力为激励机制,以“师带徒”“工作坊”“上下贯通”等模式开展教学研究,激活教师主体动力“我能行”。

我们在搞好本地教研的基础之上,还为省内外多地语文教师做项目培训,为“美丽中国”的项目教师做培训指导,充分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结成了教研联盟共同体。

廊坊市网络教研团队利用68 个微信群、钉钉视频会议室、CCtalk 直播等网络平台,对市域内一线教师进行教材解读和教学备课的指导。

通过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边提高,在实战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构成了我市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最现实、最有效的推广路径。

线下活动,线上交流,做到了经验分享,资源融通。

猜你喜欢
场域愿景专业化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促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场域视野下的射艺场建筑文化探析
激活场域 新旧共生——改造更新项目专辑
共绘中国与东盟合作愿景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