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应充满童真童趣

2021-04-09 02:38黄雪峰
关键词:引路人小学语文

黄雪峰

摘   要:语言,本身是美丽的,因为它有色彩、有声音、有个性、有品位、有情感、也有生命。课堂,也本应该是幸福的起点,因为它是学生起飞的载体。教育的规律和新课程的理念也一再告诉教育工作者:教育,一定要顺应学生的天性,还给学生童真,激发学生的童趣,让学生永远拥有一颗宝贵的童心。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真童趣;引路人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01-0009-04

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因此,充满童真童趣的课堂能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能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享受摇曳多姿的学习历程,就是顺应学生的天性。而老师,一定要努力成为学生幸福快乐的引路人。

读李镇西的《教育,请把童年还给童年》心情颇为复杂,准确说是有些沉重。现在的学生快乐么?现在的我们小心翼翼的呵护了学生的童真童趣了么?现在的学生拥有的童年是他们今后幸福的源么?一连串的反问过后,心里竟有些窒息。又因为这篇文章缘故,笔者翻看了文中提到的老影片《美丽人生》。这部获得奥斯卡奖的电影,被称作是一部充满喜剧色彩的悲剧,还可以说成充满悲剧色彩的喜剧:荒诞而不可思议的情节,父亲超乎寻常的诙谐与乐观,小男孩天真无邪的眼神,当然还有充满血腥的纳粹党的残暴……这一切使不同的观众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部电影片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感受。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从中发现的却是一个父亲,竭尽全力“撒谎”维护了一个孩子的童年。如果教师能像影片中的父亲那样,对待自己的学生,显然是有些不可思议的。但是,把童年还给童年、把童真还给学生、把童趣留给课堂,则是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的。

“只有有童心的人,才能敞開胸怀接受各式各样的人;只有有童心的人,才能满怀兴趣探索自然和科学奥秘;只有有童心的人,才能袒露内心世界;只有有童心的人,才能毫不掩饰地表达喜怒哀乐的情绪……”保留学生心灵那块净土,教师义不容辞。那么怎样让我们的的课堂充满童真童趣呢?

答案很简单:调动感官,激发兴趣。

一、听——让美好的词语不再沉睡

有色彩的语言是钥匙。那是一个初秋的日子,空气惊人的清澈,天空是那般澄澈、深邃。柔和的阳光温暖着大地,洒在开满荞麦花的白色原野上,云雀在歌唱,蜜蜂在嗡鸣,树木穿上了各种色彩的盛装。苏霍姆林斯基领着孩子们在树林里散步。孩子们静静地听老师讲述着即将逝去的秋天,讲述着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在准备度过这漫长而寒冷的冬季。苏霍姆林斯基希望孩子们注意到这一切,倾听到这一切,因此,他用非常鲜明生动的、充满情感色彩的词语去描述这种美。教师的话带有色彩,孩子接收到的语言信息也就有了色彩,老师这种有温度的语言,变成了一把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了情绪的记忆力,还能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在他的建议下,孩子们开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一切,描述心里的感受。孩子们说“一群白天鹅渐渐在蔚蓝的天空里消失了。”“啄木鸟敲击着树皮,整颗树都发出响声。”“路边开着孤零零的野菊花。”“一只蝴蝶落在菊花上,它在悠闲的晒太阳……”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说着。老师借助自己的语言,慢慢教会孩子倾听。每一个孩子都变成了诗人。

学《妈妈睡了》一文,当读到“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妈妈微微地笑着。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都笑弯了,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妈妈的呼吸那么沉。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窗外,小鸟在唱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她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此时此景,老师深情范读文章必然让侧着头安静地倾听的孩子小小心灵泛起波澜,顺势引导孩子想到自己的妈妈,告诉他们,每一个妈妈都是上天派来呵护你的仙女,用心爱妈妈。之后可以再轻轻播放,借助歌曲《鲁冰花》,将学生、老师和作者三者情感融合。一切可以在安静的氛围中,水到渠成。

二、读——引领孩子朗读激发愉悦感

南怀瑾老先生在聊到关于学生为什么要高声朗读古诗词、抑扬顿挫读文章的时候,指出:读书,尤其读中国书,就要高声诵读。它能培养语感、加深印象、提高理解、产生自信,最难能可贵的是,是在学生的脑海中,他们会将阅读与愉悦感联系在一起。有了愉悦感的教学,一切都将事半功倍。

在学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时候,笔者只是说让学生自由读诵,学生先是默读,后是轻声吟咏,最后竟然不由自主加了肢体语言,头晃起来了,读到喜欢之处,双臂也扬起来了,小小的脸蛋儿绽开了花儿: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舞、狂欢。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

引领学生诵读这些诗歌,笔者的心里总会涌出无尽的温暖与感动。诗歌中表现的学生无比单纯,笔者感到整个世界变得无比澄明。没有一丝纤尘的、纯洁的童心,难道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么?

三、画——童年的星星最明亮

笔者相信很多人在童年时代画过星星。乡村的夏夜,在院子里仰着脸看深邃的天空,却从来不知道疲倦。看那撒遍天空的无数闪亮的宝石,似乎随手就可以摘到一颗。任凭母亲怎么指,都找不到牛郎,也分不清织女。后来,就想干脆把它们统统画下来罢了,现在想想,那个想法似乎没有觉得滑稽,反而很幸福。小学生的想象力极其丰富,当教师坚信每一个学生内心都有一笔财富的时候,教师不应放弃发掘的念头与冲动,它可能是密密的森林、可能是累累的葡萄、还可能是滚滚的金黄的麦浪、也极有可能是含苞待放的花儿……这种发掘的愿望,其实就是教育的最初的本份,也是教师的本职。

当学生读完课文,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理解的东西用笔画下来,是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一条捷径。化枯燥无味的说教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学了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后,学生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中了解了“二月花”“橙黄橘绿”以及秋风也能“动客情”;从《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看到了“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的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更有醉美的感受是《秋天的雨》:“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再读了《听听,秋的声音》,情趣大起,干脆把作业布置成了彩色蜡笔画,结果第二天交上来的不是画,是欣喜,是感动:一幅幅有关秋天色彩缤纷的图案,生动地跃然纸上,虽然稚气,但是透着灵气,甚至还有成人视角接触不到的地方都成了他们对秋将要离开的独特感受。笔者把学生的作品,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看,议议、评评、比比,看谁画得好。这样,学生在浓浓的乐趣中主动地求知,同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这样以读书为基础,读读画画、画画想想,学得轻松,陶冶情趣,真是其乐融融。

四、演——融入角色体会人物情感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课堂表演能够促进儿童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愉快地投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中去。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兴趣,乐于自我表现。遵循儿童这一特点,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创设故事情境,可以迸发出儿童智慧的火花,打开思维之门,快乐地参与学习,更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

学习《狐假虎威》一课,根据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特别是对狐狸、老虎的神态、动作、语言极其形象的描写,可以看出两者的不同特点: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愚昧。笔者大胆发动学生进行表演游戏,在嬉戏中深层次进入文本,模拟文中角色,模仿狐狸走路时的表情动作,模拟老虎的愚蠢神态,想狐狸之所想,急老虎之所急。学生在演习的过程中获得充分的阅读体验,感受到学习的无比快乐,激发了学习的强烈欲望。

也曾尝试根据课文制作课本剧,例如《小蝌蚪找妈妈》设置了旁白,小蝌蚪、鲤鱼阿姨、乌龟、大青蛙五个角色,借助不同的头饰,把小蝌蚪找妈妈的经历演绎出来。精彩的旁白,不同场景又很好的配了音乐《鱼儿水中游》《乌龟》《小青蛙找家》《小青蛙捉害虫》等歌曲。学生投入地表演,还有语气惟妙惟肖的模仿让人动容。

五、做——学生的智慧也在手指尖

曾听过一个教师讲《雪孩子》,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这节课本身多么精彩,也不是老师的基本功多么令人称道,而是学生戴着美丽的头饰来表演兔妈妈、小白兔、雪孩子甚至还有很漂亮的白云图片。表演、朗读、想象,在这个过程中理解课文,进行语言积累说话训练,情景再现,学生非常投入,每一个学生脸上都带着可爱的微笑。这节课当然很成功。课后,笔者问这些漂亮的头饰以及图片制作哪里來的,老师微笑着回答,是学生和她一起动手做的。笔者认为,这节课效果之所以比较好,除了教师本身素质和恰当的目标定位,很大程度上与老师运用了美丽的头饰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有关系。当然,不是所有的课都要如此,笔者认为让教学多一些尝试,让学生能真正动手参与学习。比如,数学课学生可以帮忙制作教具;美术课学生动手的天地就更广泛,可以尝试剪纸,可以学做中国结,还可以制作布娃娃、不倒翁等等;更不用说劳动课了,只要教师有心、用心,教师就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知识 ,也使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几年前曾经去过一次张家口蔚县,走进过一所小学,这个学校的学生几乎人人都会剪纸。剪纸,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走进了学校的每个角落,在学校的长廊上,在教室的墙面上,在每一扇玻璃窗上,甚至在简陋的厕所门上,都能看到学生风格迥异,图案复杂而精美的剪纸,但是相同的是,学生取材都是来源于课堂,有的是《西游记》里各种人物有的是课文里某一场面,令人惊叹。笔者认为,与其说学生在动手剪裁美丽图案,不如说他们用双手和智慧创造了美好生活,让学生动动手。要知道,捆绑了他们的双手,就等于束缚了他们的智慧。

通过课堂生动有趣的游戏,学生喜爱的活动丰富了起来。充满天真童趣的课堂,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文字训练活动。相对其他学科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更具形象性、情境性、情趣性优势。教师若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就会深受气氛美的感染。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盘珍珠”,那么教学方法就是“一根线”,教师用心去穿好这一串“珍珠”,那么课堂教学便会成为鲜艳夺目的装饰品。

曾记得看过日本作家有岛武郎《一串葡萄》,爱画画的“我”没有漂亮的颜料,羡慕吉姆同学那盒上等进口颜料,鬼使神差的趁着同学们都不在,把颜料装进了自己口袋,却被发现。老师“心平气和”的询问让“我”更加悔恨哭泣。

“别哭了,明白了就好。你在这儿等我上课回来,好吗?”老师拿起书,然后从一直攀到二楼窗口的葡萄蔓上摘了一串葡萄,放在正在哭着的我的膝上。

放学了,老师回到房间,把那串葡萄放进我的书包,“回家吧,明天一定要来学校啊,老师看不见你会很伤心的。”

第二天,到了该去上学的时间了,我多么希望我肚子疼,要么头疼也行啊,可现在,连我经常会疼的那颗虫牙也不疼了。找不到任何借口,我只好去上学了。

一到学校,吉姆就飞跑过来,拉着我的手,把我带到老师的房间里。

老师在门口等着我们。“吉姆,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你很理解我的话。”老师又转向我,“吉姆对我说,你不用向他道歉了。你们从现在起成为好朋友了。握握手吧!”

老师笑着看着我们,我难为情地笑起来,吉姆也爽朗地笑了。

老师将身子探出窗外,摘了一串葡萄,从正中“咔嚓”一声剪成两半,分给吉姆和我。葡萄真甜啊。

此后,我不像以前那么胆小怯懦了。每逢秋天,葡萄成熟的时候,我总是格外怀念那位老师,怀念老师那托着葡萄的美丽的手。

葡萄的甜味,每一颗向善的心都能够尝到,而那位托着葡萄出现在学生面前的这位老师,何尝不是一位天使呢?巴金老人在去世之前,意识尚清醒时,曾写信给中央,说现今教育最让他痛心的是课堂上失去了童年的声音。课堂剥夺了学生天性,失去了童稚的声音,消逝了创意的想象,变成了教师的舞台,而不是学生心仪之地。再次借助李镇西老师的话:把童年还给童年。

教师都努力成为那个带给快乐的天使,一路引领着学生快乐幸福成长,让课堂充满童真童趣。老师想给学生幸福,首先自己是一个幸福感很强的人,老师想给学生快乐,自己也要是一个常常微笑的人,老师想给学生童真,那么很简单:要心底始终有一抹温柔,童心不泯。

猜你喜欢
引路人小学语文
感恩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骇图
责任有度:做学生的引路人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让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