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形式是确定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

2021-04-09 02:38孙振港
关键词:语文要素教学内容小学语文

孙振港

摘   要:目前,“语文要素”逐渐占据了语文教学的主导地位,但语文要素不等于教学内容,语文要素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要想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还应关注课文的文体形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体式;教学内容;语文要素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01-0013-04

目前,语文学科使用的都是部编教材,“语文要素”逐渐占据了教学的主导地位,但语文要素不等于教学内容,语文要素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要想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还应关注课文的文体形式。

关注文体形式,就是把小说当成小说教,把散文当成散文教,把说明文当成说明文教。散文、小说、诗歌、实用文章、文言文是小学阶段的主要文体形式,进行教学内容时的关注点各不相同。

一、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散文的主要特点就是形散神聚,在枝枝叶叶中传递着情感,如果教学时只抓主干就会出现教学偏差。王荣生教授认为散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感悟和人生经验,同时学习其语言表达。

散文所传递出的思想和情怀是作者的,而不是学生的,如《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是朱自清的,其他人看到这个荷塘可能会觉得很普通,因为这是朱自清敏感、独特的情感。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就要考虑到学生可能由于自身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的限制,会出现阅读困难,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补充相关经验。

笔者学校有一位老师,在教学鲁迅先生的文章《好的故事》时先说: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他的文章很美,让我们一起感受这种美。学生下课后对笔者说:“老师我觉得鲁迅先生写得一点也不美啊,第五自然段写得不就是倒影吗?我们老师却说美,我是一点也没发现”。这就看出来了,老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目的是想让学生“占有”鲁迅先生感悟到的美,但学生没有鲁迅的情怀、缺少鲁迅的敏感,怎么能“占有”呢?我们只能根据鲁迅先生的描写来,来感受鲁迅先生感到的美,这种美并不是强加给学生,让学生机械的、贴标签式的说美,而是让学生感受到在那样环境下鲁迅眼中、梦中的美。所以,在教学中要提高警惕,不要“占有”散文中作者的经验或情感,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作者看到的人事物,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作者的情怀和思想。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钱理群先生把散文大致分成四类:说理散文、描写散文、纪实散文、抒情散文。不同的散文关注的地方不同,阅读的方式不同,确定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也就不同。说理的散文强调“说了什么道理,怎样说明道理的”;描写的散文强调“描写了什么,怎样描写的”;纪实的散文强调“记录了什么,怎样记录的”;抒情的散文强调“抒了什么情,怎样抒情的”。也就是说,散文的阅读教学既要得“言”,又要得“意”,既要重视工具性,還要重视人文性。

教师教学生怎样阅读散文,最终的目的就是“不教”,就是学生能够自悟自得,培养的是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当教师教完一篇散文后对学生阅读类似散文有帮助,这就是教学的成功。

二、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

小说由人物、情节、环境三个基本要素构成,有曲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应该是学生最喜欢的文本体式,但现实中学生对学习小说没有太多的热情,归根结底还是确定教学内容的问题。小说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作用,关心情节发展,关注人物的性格、命运。不同的小说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有不同的关注点,从小说三要素的角度来分类,小说主要分为情节中心类小说、人物中心类小说、心灵中心类小说。

情节中心类小说关注情节的巧妙处、变化性或某一部分的深刻性,这类小说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关注情节的展开、推进、发展、结局等方面。这类小说有的需要关注情节的巧妙处,有的需要注重情节的变化性,还有的需要注重结局的毁灭性。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是注重情节变化和巧妙的:林冲雪夜打酒的空档草料场被雪压垮,林冲没有命丧草料场,到山神庙躲避风雪,林冲掩上门后拿石头挡住,致使后来陆虞候一行打不开门,林冲才听到他们的谈话,最后得知被陷害的真相,最后怒杀陆虞候,直奔梁山。每一个情节都很巧妙,一环一环、环环相扣。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石头挡住门,陆虞候推开门结局会怎样?大概林冲也不会被逼上梁山了。这就是典型的情节小说,关注的是情节的推进,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就要关注这些,想办法搭建脚手架让学生感受到这部分情节的巧妙。

人物中心类小说主要是塑造人物的,情节、环境都为人物塑造服务,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类文章确定教学内容时就要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关注人物的性格特征,教学时学生通过“察言观色”感受人物性格。有的老师在执教《草船借箭》时引导学生围绕“神机妙算”一词,让学生去文中找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最后得出诸葛亮知天文、晓地理、知人心的神机妙算形象,这是典型的“贴标签”,最后诸葛亮这个人物只剩下一个“骨架”了。在确定教学内容是教师就要有一个意识:不能“贴标签”,要让学生自读自悟,让文本自己去言说。王崧舟老师在执教《草船借箭》时,引导学生深读诸葛亮“知天”“知地”“知人”的智慧。他引导学生关注大雾的环境和前两天不见动静的情节,感知诸葛亮“知天”的智慧;引导学生聚焦借箭时诸葛亮与鲁肃对话时的神态及语言来感知诸葛亮“知人”的智慧;引导学生抓住“顺风顺水”“神机妙算”等词句感受诸葛亮“知地”的智慧;最后又抓住诸葛亮的“笑”问学生诸葛亮在笑谁,学生的思路得以打开,人物更加鲜活了。但无论怎样学习,都是在引导学生感受诸葛亮这个人物。人物小说有的会出现多个人物,但教师要去粗取精,感受主要人物,备课时关注能体现人物的部分,在这些内容中再思考学生在这里面哪些读不好,哪些读不懂,最后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搭建脚手架。

心灵中心类小说和人物小说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心灵小说不以情节和人物取胜,情节和人物都是为心灵服务的。《穷人》这篇小说就属于心灵小说,题为“穷人”但他们思想不穷,看起来是塑造了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但实际上是赞扬拥有美好心灵的人。文中的渔夫和桑娜只是一个“代言人”。穷人的概念和我们生活中的概念不同,文中穷人的概念是物质贫乏但精神饱满的人,如果物质贫乏,却恶贯满盈就不属于文章“穷人”的范畴。在文中,穷人是一个褒义词,是一种赞美。确定教学内容时,就要考虑如何让学生深入体会穷人的品质,文中穷人的代言人是桑娜和渔夫,就要透过他们看到那一类人。

三、诗歌教学内容的确定

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语词凝练、富于节奏和韵律,作者的情寓言于意象中。确定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关注诗的节奏、韵律和意象,读诗的时候,山不再是山,水不再是水,而是寄托了诗人情与志的所在。我们以读者的身份读诗时,首先应“钻进去”,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效果之后再走出来。

诗歌意象是在外事物与诗人内外情感的交融,在诗歌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我们要抓住意象,很多诗不仅一种意象,而是一组或一群意象,這样的意象组合会为读者营造一定的情景或意境,披文入境,体验其承载的情感、情怀,进而体会到文字背后的文化意蕴。比如王崧舟老师在执教纳兰性德《长相思》一课时,抓住了上片“山”“水”“灯”等实际景物,又抓住了下片“风”“雪”“梦”“声”等空相景物,抓住这一虚一实的意象,挖掘出了许多内涵的东西:纳兰性德身向榆关,却心系故园,身与心的对照下,心中的灯不再是灯,而是故园。

赫列士特说:诗歌是幻想和感情的白热化。这就说明诗歌具有跳跃性强的特点,诗人不是按照逻辑思维构思,而是按照情感历程挥墨。作者的思维跳跃所形成的句间空白可以让诗歌充满张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种空白,挖掘背后深刻的内涵。一位老师在执教《江雪》时问同学们老人是不是在钓鱼,随后又介绍柳宗元生平,这一问激发了学生的思考。有一个学生认为他是在锻炼自己的意志,有同学认为他是在欣赏美丽的北国风光,还有的同学认为他不是在钓鱼,他是在钓春天。老师只抓住了“钓”这一诗歌空白,钓出了学生的思考,钓出了充满意趣的课堂。

四、实用文章教学内容的确定

实用文章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作用很大,且分类较多,但在小学阶段比重却很少,教材中占比重最多的是科学小品文和说明文。每一种使用文章都有其独特性,确定教学内容是要把握“这一篇”的独特点所在。

从人文性角度来看,首先要把握文章的写作目的,如《只有一个地球》通过地球的美丽壮观与渺小、自然资源的有限、人类无法移居三个方面劝告人们要保护地球。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就要把握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地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激起学生的保护欲。其次,还要关注文本的独特性。实用文章的写作目的或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或是为了指导和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所以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教师应把握其中的规则、原理等。

从工具性的角度来看,应关注文章独特的表达。其实质就是“由言到意”和“由意到言”的过程。再回到科普文章的角度来看,首先要让学生巧妙的了解科普文章的观点或规则。这些规则或观点可能是有主次、有层次的,如何让学生系统化掌握很关键,简单的灌输也能达到瞬时效果,但却不能深入于心。支玉恒老师在处理《太阳》的主要内容时就很形象,估计学生几十年都忘不了。其次就是要学习作者如何表达这些观点的,以前教师的教学只是让学生按图索骥判断说明方法,简单的讲一讲其作用,一点效果都没有。应该让学生深刻体会文章表达的科学、严谨。

五、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文言文,是以我国古代书面语写成的文章,文言文既是经世致用的实用文章,又是中国文学中的优秀作品。文言文的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往往就是作者言志载道的关节点、精髓处。所以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关注这些地方。

文言文是一种宽泛的分类,里面应该包括叙事类文言文、说理类文言文、游记类文言文、抒情类文言文等。学习文言文,最终的落脚点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虽然同是文言文,但不同类型应该关注的地方也有所不同,笔者觉得这里需要结合实用类文章教学和文学类文章教学的要点进行分析,如《核舟记》就需要结合实用类文章中说明文的教学要点进行关注,《兰亭集序》就应该结合散文类文章教学要点进行关注。同时文言文这一篇和那一篇侧重点就不一样,要用文言文教,而不是教文言文。还要让学生一课一得,学完这一篇就学会了解读这一类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王戎不取道旁李》为例,这是一篇偏向于记叙文体裁的文言文,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就不能只是简单的翻译文言文,而是要抓住这篇文言文的“拐点”,即炼字炼句处。这篇文言文虽然简短,但描写却十分生动,炼字炼句处体现着王戎的聪明智慧和与众不同。诸小儿“竞走取之”与“唯戎不动”形成鲜明对比,写出了王戎的冷静、聪明。“此必苦李”中的“必”字把王戎自信、聪明智慧的形象再次提升一个高度。这就是小学文言文的特点,精短的语言把事件描述清楚,几个词或字就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小学阶段文言文主要是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味。”学生并不是学习多少文言文知识,而是通过文言文的形式,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因为文言文记载着中华丰厚的文化,传达着古圣先贤的思乡情怀。所以,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对文言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文言文内涵丰富,不可能一节课上穷尽,要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渗透和训练。

确定教学内容时,课文体式不同,确定教学内容时的关注点则不同,不能所有文章都一概而论,否则课堂就会出现“千课一面”的现象,课堂教学也会变得索然无味。

参考文献:

[1]陈先云.如何做到“长文短教、难文浅教”?[N].中国教师报,2020,(10).

[2]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小学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

[3]杨九俊.“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解读[J].基础教育课程,2020,(9).

[4]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10.

[5]吴欣歆.培养真正的阅读者:整本书阅读之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6.

[6]朱煜.让课堂说话:朱煜阅读教学策略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8.

[7]吴忠豪,薛法根.小学语文名师:文本教学解读及教学活动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8.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教学内容小学语文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