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小平 郦芳挺 吴渺夷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仑分院口腔科,宁波315018
分泌性癌(secretory carcinoma,SC),又称乳腺样分泌性癌(mammary analogue secretory carci‐noma,MASC),属于低度恶性肿瘤。SC 主要发生于腮腺,其次为口腔内小唾液腺和下颌下腺,副腮腺也可发生,口腔内的发病部位包括唇、硬腭、软腭、颊黏膜和舌根等[1]。发生于(或远处转移至)甲状腺、皮肤、肺等其他组织的病例也有相关报道[2-4]。但目前尚未见到发生于颌骨的文献报道,本文报道1 例发生于右侧下颌角的SC,并探讨其诊断、治疗及预后。
患者女性,37 岁,2018 年12 月因右侧下颌磨牙后区反复肿痛8 个月余入院。患者8 个月前出现右侧下颌磨牙后区肿胀伴疼痛,在外院诊断为智齿冠周炎并行抗炎治疗,之后肿痛症状缓解,但反复发作,遂来就诊。
专科检查:颌面部外形正常,无张口受限,下唇无麻木;口内48 牙未见萌出,邻牙及周围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18、28、38牙正常萌出。
影像学检查:全景片示48 牙中位近中倾斜阻生,远中根周向下颌升支处大面积骨质破坏,骨白线清晰光滑(图1);CT片示48牙舌侧骨板完全破坏消失,骨质破坏区可见软组织影(图2)。诊断:考虑48阻生牙、牙源性囊肿。
图1 术前全景片Fig 1 Preoperative panoramic film
治疗:全身麻醉下行48牙拔除及囊肿刮治术。术中翻瓣拔除48 牙后,见48 牙远中根周至下颌升支前缘处骨质破坏,舌侧骨板缺失,骨破坏区内大量实性瘤样软组织,刮净后见骨腔大小约2.5 cm×2.0 cm,边缘光滑,未累及下牙槽神经管。术中冰冻报告:下颌骨肿瘤,不排除恶性可能。
图2 术前CTFig 2 Preoperative CT
病理诊断及基因检测:肉眼见灰红色肿物一块,大小1.0 cm×0.8 cm×0.5 cm,切面呈实性,另见牙齿1颗。镜下见:肿瘤细胞呈腺管状、筛状排列(图3 左)。免疫组织化学:CD117(部分+),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广谱细胞角蛋白(pan cytokeratin,CKpan)(+),P63(-),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 5/6,CK5/6)(部分+),S-100(弥漫+),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Ki67(约10%+)(图3中)。病理诊断:(下颌骨)低度恶性上皮源性肿瘤,考虑涎腺来源,SC 可能性大,建议做ETV6 基因重排进一步明确。ETV6 基因检测(厦门艾德医学检验所):ETV6基因断裂比值(ra‐tio)43%,判断ETV6基因融合情况为阳性(ratio≥30%,提示ETV6基因断裂后继发基因融合)(图3右)。根据ETV6 基因检测结果结合免疫组化,明确诊断为SC。
图3 术后病理及基因检测Fig 3 Postoperative pathology and gene detection
术后1 年复诊,患者无不适,术区恢复正常,无复发。全景片示右下颌骨原骨破坏区骨密度增高,与周围正常骨质边界模糊(图4)。
图4 术后1年全景片Fig 4 Panoramic film 1 year after operation
2010 年Skálová等[5]首次描述了一种发生于涎腺的实体肿瘤,认为其在病理形态改变、免疫表型及遗传学特征等方面均与其他类型的涎腺肿瘤有差异,将其命名为MASC。2017年第4版世界卫生组织头颈部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6]正式将此种肿瘤作为一个新分类列入涎腺肿瘤部分,并称为SC。
SC 与涎腺其他肿瘤较难鉴别,易被误诊为腺泡细胞癌、黏液表皮样癌或非特指性腺癌等,诊断主要依靠细胞形态学和免疫表型,免疫组织化学共表达乳腺球蛋白和S-100 蛋白,被认为是诊断SC 非常有价值的标志物,检测出ETV6 基因融合能够明确诊断[7]。SC 属于局部侵袭性的低度恶性肿瘤,临床治疗方法与其他低度恶性唾液腺肿瘤相似。
本文报道的此例SC 发生于下颌骨内第三磨牙远中根周,病史类似于智齿冠周炎,临床上术前误诊为牙源性囊肿并行刮治手术,术后根据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学诊断才明确为SC。由于病变区下颌骨的舌侧骨板破坏缺失,肿瘤有可能来源于舌侧软组织,但术中观察瘤体未有明显累及舌侧软组织的迹象,周围骨壁光滑,较为顺利地完整刮出肿瘤。患者拒绝进一步治疗,术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迹象。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