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功能的实现

2021-04-07 10:39白滨王楠楠戴庆海李可敬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优秀教师学习共同体

白滨 王楠楠 戴庆海 李可敬

【摘 要】名师工作室是以名师为核心的学习共同体,是优秀教师培养的重要平台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和职业院校纷纷开展了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工作。研究表明,目前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虽然数量众多,但一些工作室运作质量不高,存在着外部支持不够、内涵建设不足等问题。在对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定位、工作室成员选拔标准、活动组织、成员培养方式、名师职责与角色等内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为职业教育优秀教师的培养与名师工作室功能的实现提供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学习共同体;优秀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04-0020-07

【作者简介】1.白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教育学部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师发展、工作场所学习、在线学习;2.王楠楠,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3.戴庆海,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北京,100023)职教研究所所长,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技工教育一体化课程建设与学生评价;4.李可敬,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北京,100023)教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师资。

2018年,《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建立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2019年,《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颁布,明确提出要建设1000个国家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和1000个国家级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设国家“工匠之师”高层次人才队伍。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2000年起,各地各校纷纷开始设立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名师工作室。虽然名师工作室数量在不断增加,但良莠不齐,有些名师工作室建设成效并不显著,存在着行政色彩过重、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工作室成效评估表面化、成员选拔随意性较强、工作室主持人培训不足等问题。本文通过文献梳理、与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的系列访谈,探讨如何通过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平台培养优秀的职业教育教师,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一、 名师工作室的定位

有研究表明,目前一些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成效不理想与其发展定位有关。一些职校领导希望通过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提升学校的影响力,打造学校品牌。还有一些职校希望利用名师的光环和声誉,承接企业的生产性研发项目,为行业企业提供培训和技术服务,乃至直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学校的这些诉求可以理解,但实际上偏离了名师工作室应定位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核心职能。

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首先应是一个学习共同体,领衔人与成员围绕着专业发展的共同目标进行知识的建构,教师发展的载体应该是工作室开展的各项活动。每个成员从不同层次和视角结合活动内容进行协作、讨论和评价,并从中获得来自共同体成员和相关资源的支持,在形成共同体集体知识的过程中完成意义的建设,同时确立自己的角色。

从身份再生产的意义上,名师工作室应定位为优秀教师的摇篮和未来名师的孵化器。在真实活动和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工作室成员共同从事有价值的工作任务,并分享这个集体中其他人的知识和专长,体验自己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成员的价值。工作室成员有机会运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解决特定的问题,并与他人共同进行知识的创造和问题的解决,在与学习任务的交互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与价值,从而获得共同发展。

因而,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应定位为致力于成员专业发展的学习型组织,工作室全体成员形成专业发展的学习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名师引领培养优秀教师,并辐射区域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 名师工作室成员的选拔标准

有研究表明,很多名师工作室的成员选拔受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影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往往会对工作室成员的资格设置硬性条件,工作室所在学校也会对参与工作室的人选做出安排。名師工作室的主持人对工作室可以招收哪些成员并没有太多的自主选择权,合适的人进不来,进来的人学习意愿又不强烈,造成了工作室成员参与动机先天不足。通过访谈发现,发展较好的名师工作室成员具有以下特点:

(一)较为强烈的成就动机与自我发展意识

成就动机是个人对于自己所认为重要或者是有价值的工作认真完成并期望达到某种理想状态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力量。[1]名师工作室是由名师领衔人和工作室成员组成的学习共同体,围绕着工作室的建设目标,领衔人会设计不同的活动和任务,参与和完成这些任务可能会占用成员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参与者不是自愿加入工作室而是学校指定的,他们会把参与名师工作室的活动当作一种负担、一种额外的任务。参加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最好有较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2]具有较强的职业认同感,热爱职业教育事业,有主动成长的意识和自我发展的成就动机;将工作室的任务视为专业发展的契机,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室的活动中,主动克服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形成专业发展的自觉性。

(二)较强的学习能力、反思能力与合作沟通能力

名师工作室是一个典型的学习型组织,工作室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学习愿景。名师工作室会安排教学观摩、公开课示范、教学研讨、课题研究等活动,为成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工作室的成员一般都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不同成员在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中可以相互学习。因此工作室成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与反思能力。

反思是指能够将经验含糊的、可疑的、矛盾的、某种失调的情境转变为清楚的、有条理的、安定的以及和谐的情境。[3]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通过对自己教学和课题研究过程的思考,以及对自己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教师能够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使之更加合理化。富有反思精神的教师通常会有开放的态度、较强的责任感和执着精神。这些专业态度能够帮助教师从常规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批判性反思应该是名师工作室成员成长的必备品质。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名师工作室是一个团队,无论是集体备课、观摩教学还是课题研究都需要团队成员互相配合才能完成共同的目标。不同的成员在知识结构、认识水平、教学经验、教学风格上都存在着差异,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就需要工作室成员敞开心扉、通力合作、分享知识经验、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工作室成员需要较强的合作与沟通能力,不善于与他人合作的成员往往很难与组织共同发展。

(三)优秀的意志品质与奉献精神

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要有吃苦耐劳的品质。无论是专业阅读、公开课教学、课题研讨还是企业实践,工作室组织的各项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无一例外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挑战性,而且参与有些活动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成效。这就需要成员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活动中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要耐得住寂寞。

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要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名师工作室中,无论是名师还是成员都有自己的日常工作,彼此之间没有严格的行政隶属关系,更多是基于兴趣和共同目标走到一起。因此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成员主动承担各项任务,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贡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促进自我的专业发展。

名师工作室的成员需要具备分享意识。在名师工作室中,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背景、不同阅历的教师彼此分享观点和资源,整个组织同时得到了成长。不同成员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任务差异较大,需要互相支持、互相配合才能达成共同目标,工作室成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奉献和协作精神。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应该具有较为强烈的自我发展意愿和成就动机,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同时,工作室成员应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反思能力以及合作沟通能力。在个人特点与意志品质方面,工作室成员应该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主动参与的意识以及分享奉献的精神。

三、工作室成员的培养方式

名师工作室是非正式学习组织,基于活动的学习和项目式学习是名师工作室的主要工作模式,也是工作室成员的主要培养方式。有研究表明,一些名师工作室开展了不少活动,但学员反映这些活动价值并不大,参与名师工作室的学习并没有获得期望中的收获。[4]那什么样的活动更具有培养效益呢?通过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员的访谈发现,他们认为对专业成长帮助较大的活动包括理论学习、教学研讨、课题研究、企业实践和社会服务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以阅读和讲座为核心的理论学习活动

为了提升成员的理论水平,很多名师工作室都安排了阅读活动。工作室成员需要按照既定的阅读计划,以学期或学年为周期认真研读一定数量的教育与教学理论书籍,并撰写读书报告。如江苏梅亚萍德育名师工作室和季诚人文护理名师工作室会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成员向大家分享自己阅读的感悟、体会和心得。名师工作室根据工作计划和研究课题选择阅读主题,然后围绕主题选定必读书目,每月召开读书交流会,共同交流读书心得与实践收获,探究新的问题解决策略,制订下一步的读书学习计划。[5]报告会的开展一方面可以起到督促教师读书的作用,帮助教师把理论内化;另一方面也让理论学习的成果在成员间互相传递、分享,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有选择地汲取。此外,一些名师工作室还会定期邀请专业领域或职教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学习最新政策和研究成果,通过学术交流提高理论水平。

(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活动

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 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6]名师工作室组织的与教学能力相关的活动包括名师课程观摩、成员公开课教学、成员说课、教学方法研讨、技能大赛备赛、集体备课磨课等内容。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季诚人文护理名师工作室将临床护理中的差错和事故编写成案例,引入教学研讨活动,开展案例学习、体验式学习,与成员讨论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醒学生避免此类错误的产生。在参加中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之时,梅亚萍德育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一起帮助参赛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从对学生的关注到德育管理中遇到的難点,针对每个教学环节精心打磨,最终使成员教师获得了较好成绩。这些教学活动提升了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教学能力,在观点的讨论和思想的碰撞过程中所有成员都得到了成长。

(三)科研能力提升活动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到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7]很多教师在工作中投入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创新不多、突破不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科研能力不足,无法把日常教学过程中生成的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缺乏从更高的视角进行理论归纳的能力,从而限制了职业发展的空间。从现实需要考虑,目前各级各类评优评先、职称评定都需要教师体现一定的科研能力。梅亚萍德育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经常带领成员开展省级课题的研究,并要求相关成员承担子课题。工作室成员在开题、中期考核、课题答辩与验收的科研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做研究,培养了科研能力。浙江成佳梁网络名师工作室将成员科研能力的培养作为工作室的核心工作,先后安排了论文写作、实证研究、文献检索等一系列讲座,同时聘请专家手把手地教工作室成员撰写规范的科研论文,极大地提升了工作室成员的科研能力。

(四)校企合作活动

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是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需要动手实践,具备专业实践能力。职教名师工作室作为职业教育优秀教师的孵化器,自然要关注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与企业的跨界合作。工作室一般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一方面派成员到企业跟岗实践、顶岗工作,了解和学习企业生产中使用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聘请企业高技能人才作为导师,对成员进行技术指导、开展实践带教。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行业协会发挥着中介作用,为工作室成员的企业实践提供平台和资源。同时名师工作室还从企业中招募成员,如江苏仇娴财会名师工作室的部分成员来自企业,在日常活动中能够提供实践指导并承担创业实践教学工作。

(五)专业资源开发与社会服务项目

除了理论学习、教学、科研和校企合作活动之外,名师工作室还经常承接一些专业资源开发和社会服务项目,在开展这些项目的过程中,工作室成员能够得到专业的成长。成佳梁名师工作室承接了浙江省共享教学资源库开发项目,工作室成员在开发教学资源、设计课例的过程中系统梳理了专业领域知识,加深了对专业的理解。梅亚萍名师工作室承担了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材的编写任务,在编写过程中,参与成员不但要查阅大量资料,还要学习很多理论知识。学员反映,编写教材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和提高的过程。此外,还有一些工作室承担了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培训项目,技术推广、名师送教等社会服务项目。在这些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工作室成员完成了从学员到培训主讲人、技术顾问、指导教师的身份转化,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名师工作室的活动设计应该指向工作室成员的职业发展。一名优秀的职业教育教师需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出类拔萃的教学能力、独立承担课题的科研能力、过硬的动手能力和在本专业领域内服务社会的能力。研究表明,阅读、磨课、公开课、课题研讨、企业实践、社会服务活动对于教师专业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培养工作室成员的有效方式。名师工作室的活动应该有意识地围绕着培养成员这些方面的专业能力展开。

四、名师的角色、职责与要求

在名师工作室中,领衔人是工作室的灵魂与核心。名师一定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但不一定天然就是工作室建设的引领者和优秀的管理者。客观上,教育行政部门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名师工作室建设方案和工作指南。尽管有些名师自身业务过硬,但对于名师工作室的规划和建设经验不足,导致工作室的发展不甚理想。通过对前述4个优秀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的访谈发现,这些名师对自身的角色、职责和任务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

(一)工作室名师的工作职责

作为工作室主持人、領衔人的名师在工作室活动组织和策划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名师是工作室的领导者和规划者,要为工作室设定发展目标,做好工作室发展的整体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成佳梁老师每年年初都会制订未来一年内工作室的活动计划与发展方案,为成员教师规划发展方向。其次,名师是工作室资源的组织者和平台的搭建者。名师本人对成员教师来说就是优秀的学习资源,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同时名师还要为成员教师争取外部资源,搭建发展平台。有的名师通过自己的专业影响力和人脉关系为成员教师联系实践企业、实践岗位,有的名师通过申请课题为成员教师提供科研锻炼的机会。再次,名师是工作室活动、项目的管理者和组织者。为了培养工作室成员的专业能力,引领成员的专业发展,名师要精心设计本领域的专业活动内容,通过组织教学观摩、公开课示范教学、热点问题沙龙等形式,带领工作室成员组织专题研讨。名师要在工作室外部交流合作中把握好方向,筛选适合工作室成员教师专业成长与工作室长远发展的项目与活动。

(二)名师与工作室成员的关系

名师具有指导工作室成员的责任和义务,是工作室成员的指导者与陪伴者。除了对工作室整体发展做出规划外,名师还应该帮助成员教师设定个人发展目标并制订学习计划,在工作过程中指导成员的学习与成长,如果工作室成员遇到困难,名师要为成员提供个别化的指导与帮助。名师是工作室成员学习的监督者与评价者,名师需要监督工作室成员的学习过程,在阶段性工作结束后或学期末与成员教师共同进行总结,并对他们做出评价和反馈。名师是工作室教学与科研活动的示范者,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为成员教师提供示范与指导,激发成员教师的潜力。在课题研究方面,名师应该带领成员教师共同完成课题,帮助成员在做中学,给予成员教师自主探索的权限,培养其研究的自主性。

(三)工作室名师自身的素养与要求

名师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或学科范围内,具有精湛的专业素养、高尚的道德素质以及拥有特殊荣誉的优秀教师。[8]作为工作室的领衔人,名师一定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有经过多年实践沉淀下来的对教育的深刻理解。教育理念不仅指引着名师自身的工作实践,还决定着工作室的发展目标,同时也直接影响工作室具体活动的开展和落实。此外,名师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教育情怀与职业认同是名师带领工作室持久发展的动力源泉。名师还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影响力本身就是一种资源,会使名师拥有一种“专业光环”和隐形的宣传作用,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工作室的发展之中。同时,名师的影响力还可以作为一种社会资本为工作室和成员教师争取更多的学习和实践资源,如课题、项目、发展机会等。名师还要有人格魅力,这种魅力使名师在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形成吸引人的力量。魅力型领衔人所具有的超凡品质,对成员会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影响,工作室成员把名师看作角色模范,视其为成长的榜样。具有个人魅力的领衔人让成员感到骄傲、忠诚和自信,能够赢得成员的尊重、信任和追随。[9]

总之,名师是工作室的灵魂与核心。作为工作室的主持人,名师需要发挥自身的领导作用,为工作室成员搭建平台,筹措资源,精心组织和策划各项促进成员专业发展的活动。同时,名师也是工作室成员的指导者和陪伴者,担当管理、监督和评价成员发展的责任,并结合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为成员提供教学示范与科研指导。此外,名师还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教育理念、教育情怀和人格魅力,对成员起到榜样和引领作用。

五、名师工作室发展建议

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是一个在名师的引领下,旨在通过对话、合作和分享性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共同体。如何才能促进名师工作室的健康有序发展呢?

在政策与管理层面,《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对于名师工作室的发展目标与定位、组织管理机制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职业教育管理部门和职业院校管理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名师工作室不是挂牌成立后就能够自然而然、源源不断地输出优秀教师。名师工作室的建设需要相关的组织制度保障、设施与环境保障以及资金技术保障。管理部门要在人、财、物等方面对工作室教师培养和教师专业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扶持,提供相应的政策、设备、场地和经费。管理部门应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出台相关的工作室建设细则与实施指南,明确名师工作室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优秀教师,在制度层面为工作室建设提供指导与支持。

在活动开展方面,名师工作室的活动需要科学化、体系化、层次化的设计。很多名师工作室都会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看上去内容丰富,但仔细分析,活动缺乏设计和规划,随意性、随机性很强,不利于工作室成员系统深入地进行专业学习。以培养成员教师科研能力为例,领衔人应该对这一主题进行总体性的设计,首先可以安排进行论文选题与文献综述的学习,然后进行具体研究方法的培训,最后安排成员承担子课题的研究任务,并在研究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供指导和帮助。螺旋式的学习活动设计,既避免成员教师因多次面对单一的工作任务而失去兴趣,又符合教师的认知和成长规律。

在工作组织方面,后疫情时代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将成为工作室活动的主流。工作室成员往往是学校的骨干教师,他们教学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日常事务性工作多,工学矛盾往往是他们参与工作室学习的最大困扰。在线学习与培训的方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多职教名师工作室在坚持做好线下教学活动的同时,建设网络平台、录制网络课程、远程在线进行交流与分享,发展跨地区学员,形成混合式的工作室发展模式。

在成员发展方面,名师工作室应为成员教师制定个性化的成长规划。对名师工作室成员的培养不应简单机械地复制名师的经验和特点,而需要根据成员特点进行个别化的设计。工作室成员在工作环境、专业背景和学习兴趣方面存在差异,名师要深入了解成员教师的教学专长、个性特征、发展需求和成长意愿,因材施教,为工作室成员制订个性化的发展方案。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也要有针对性地根据成员特点进行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光博,邵德门,佘海宁.社会学词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167.

[2]严运锦,朱宁波.名师工作室中教师学习机制的个案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9(6):78-85.

[3]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83.

[4]李华平.名师工作室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29-31.

[5]任光升,李伟.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的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12(14):30-32.

[6]申继亮,林崇德.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构成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3):68-72.

[7]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94-495.

[8]朱宁波,宋运锦.名师工作室中名师身份解析:回归、拓展和超越[J].教育科学,2019(2):22-27.

[9]朱廣清.名师工作室效能优化——以江苏省常州市名师工作室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3(7):81-84.

猜你喜欢
名师工作室优秀教师学习共同体
优秀教师辞职终究是教育损失
湖南省优秀教师“三笔”书法比赛参赛作品展示(十三)
湖南省优秀教师“三笔”书法比赛参赛作品展示(三)
江西:优秀教师省内5A、4A级景区可免门票
带一支团队 抓一批项目 出一批成果
关于中职学校组建“名师工作室”的一点思考
名师工作室环境下,发展英语教师共同体科研能力的策略探讨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