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兴明
【摘 要】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和理解,避免出现灌输式教学,以提升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需要高中物理教师充分结合学生的学情,关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度思考,以促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有效提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课堂的质量。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认识;思考
实验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需要高中物理教师提高对于实验教学的重视。在新课改背景下,必须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让教育改革的各项措施得以落到实处。因此,需要教师建立对于物理实验教学的深刻认知,积极探索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全新模式,以保障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高效开展。下面将对此展开探讨,以提出促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开展的措施。
一、物理实验模式分类
(一)演示实验
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演示,以揭露出其中的物理规律。在当前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演示实验是其中的重要成分,可以充分展现教师的教风、思维模式及实践能力,让学生可以熟悉实验流程和各种实验器材的操作方法,便于学生建立对于有关物理知识的深刻认识。
(二)分组实验
分组实验法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较为频繁的一类教学形式,通常用于实用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之中,让学生借助知识和技能展开实验,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教师在实验操作前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鼓励学生认真研究课本内容和实验流程,便于学生建立对于实验目的及要求、实验器材、方法及原理的深刻认知。需要教师在实验教学前展开合理的指导,如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不合理的行为,需要教师立即予以纠正,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
(三)课外实验
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开展物理实验探索,关注实验的科学性、创新性、安全性和趣味性。科学性是指教师在为学生设计实验项目时,需要保证所用知识及方法的科学性;创新性是指教师需要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借助创新型实验,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质的培养,让物理教学的作用得以最大化发挥;安全性是指教师必须在实验开始前展开对于实验安全隐患的深度分析;趣味性需要教师在综合考虑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展开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度拓展。
二、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现状
(一)片面强调模拟实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由于缺乏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深度了解,部分教师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用多媒体教学替代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机械地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实验模拟,仅仅为学生呈现了实验操作的过程,没有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尽管利用虚拟的实验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相比于真正的实验,虚拟实验的本质仍然是虚拟的,学生无法自主进行实验操作,难以产生真正的体验感,严重阻碍了学生操作能力的提升。
(二)实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通常是整个班级内的学生一起做实验,实验的地点、仪器都近乎一致,甚至连实验结果也是一样的,导致部分学生在实验中缺乏思考,生搬其他同学的实验操作。如果一个实验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就会出现明显的责任分散现象,许多学生不愿意动手操作,只是观察其他同学的操作流程,而忽略了对于实验现象的关注,也很少展开对于实验数据的记录,缺乏对于实验过程及数据的主动思考和分析。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发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当前阶段,物理实验教学通常采用模式化的形式開展,具体教学流程如下:第一,教师告知学生实验的目的,简要介绍实验中使用的器材和实验流程;第二,需要教师为学生进行实验演示;第三,让学生重复教师之前的实验操作。尽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拥有动手实践的机会,但是在此过程中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只是被迫地依照教师的思路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未能深入思考,限制了实验的开展。在此背景下,实验教学逐渐演变为机械化的模仿教学,导致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帮助,无法独立进行实验。
(三)没有将初高中物理知识进行有效衔接
随着高中物理知识量和逻辑性以及学科之间联系的增加,需要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高一新生经常因不能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的内容和实验教学的模式而产生厌烦心理,丧失物理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放弃物理学科。因此,需要教师对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的问题予以高度关注,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高一新生尽快融入高中生活,适应高中阶段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方法,在提升学生适应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水平提升。
三、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方向
(一)充分运用生活素材,增加课堂互动
兴趣在学生的物理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物理实验自身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和过程性,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于相关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深刻认知,便于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本质特征,有效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得到切实提升。需要教师合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开展实验教学,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新知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切实提升,有效提升实验教学效率。
以“圆周运动”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建立对于圆周运动的清晰认识,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物理教学,为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圆周运动,如火车转弯等,并通过实验进行模拟,让学生在教师演示的基础上展开实验操作,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化,传统的单项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需求,需要教师为学生进行操作演示,同时,也可以采取互动教学的形式,强化师生和生生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便于学生深刻理解课堂知识。高中物理学科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存在区分,需要教师建立对于学生学习水平和物理学科基础的深刻认知,与学生的具体问题相结合,展开对于学生的针对性讲解,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切实提升,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此外,要将理论和实践进行充分结合,需要学生在物理课堂学习前,建立对于物理实验的正确认知,便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导体的电阻”为例,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电阻的有关知识,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布置测量导体电阻的实验探究作业,让学生通过测量导体电阻建立对于电路的认知,学会利用各种方法计算电阻率。
(二)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提升课堂质量
物理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开展实验教学,需要教师结合课堂的实际,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方法。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借助实验体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强化学生对于有关概念的理解。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并且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建立对于三者之间关系的正确认知。引导学生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利用控制变量法展開对于三者关系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平均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讨论,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最后,由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观点的阐述,教师需要认真听学生的答案并点评,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和学习小组予以奖励。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建立对于三者之间关系的正确认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深入研究初中物理课本,实现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良好衔接
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高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是对于初中物理实验的升华。基于此,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复习初中物理知识,并且为学生指明初中物理知识所具有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展开高中物理教学。
以直线运动的有关教学为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常在特定的匀速直线运动的环境中展开习题教学,然而,在生活中,不存在绝对的匀速直线运动,如果速率出现变化,应该如何开展实验,怎样计算出运动的速率;以及小船过河时怎样才能走出最短的距离,都是初中物理所无法解答的问题,需要教师借助这一问题导入高中物理教学,在初高中物理知识之间进行有效衔接,便于学生理解高中物理知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切实提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课堂质量,需要高中物理提高对于实验教学活动的重视,关注学生学情,积极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不断总结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提升实验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整体教学质量提升,让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得到有效发展,培养出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专业人才。基于此,需要高中物理教师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机会,把握实验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物理学科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建君.高中物理教学改革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7):371-372.
[2]邓宝贞.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9):231-232.
[3]陈小平,谭海兰.欠发达地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J].物理教师,2017,38(08):23-27.
[4]张辉.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评价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27):274-275.
[5]李毛才让,张国恒.新课标体系下对民族地区学生物理实验教学的探讨——以民族地区民族中学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8(02):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