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芝
【摘 要】错误是成功的阶石。教学课堂上错误时有发生,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正确的对待错误,重新对错误进行定位,挖掘其可利用的价值,使之发挥出特有的功能,让学生以错误为明镜重新对问题进行探索、实践,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教学的创新发展,使课堂呈现别样的精彩。
【关键词】错误资源;小学数学;思维意识
作为教师,无不希望每堂课都顺顺利利,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回答问题准确无误,而事实却并不能总是随人愿,学生在课堂上经常错误百出,一度打乱教师的安排,这时,就要求教师能够发挥个人教学魅力,扭转局面,合理、巧妙的将错误转化为可用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学生思维,充分挖掘学生智慧的潜能,促进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使学生触及知识的本质,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的丰富、精彩。
一、巧用错误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课堂上错误时有发生。作为教师要正确的看待错误的出现,用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包容学生,换位思考充分了解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方法,帮助学生捋清思路、重新思考,寻找错误发生的转点,突破思维局限,化错误为动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错误的热情,展现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使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例如:有这样一道思考题目:小明等三个人要合唱一首歌,大约需要3分钟时间,如果是全班45名同学集体合唱这首歌,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呢?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多数给出了这样的解题思路:三个人唱歌需要三分钟,那么一个人唱只需要1分钟,全班有45名同学,合唱这首歌就需要45分钟。很明显,学生的思路是错误的。这时,教师让学生自己认真思考,这三分钟的合唱时间,三个人有没有停歇?一位同学马上想到,三个人是在合唱,也就是同时在唱歌,那么也就是说1位同学唱这首歌也要3分钟唱完。有了这位同学的引导,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提出:唱一首歌的时间与这首歌的长短有关,而和唱歌同学的人数是没有关系的,所以,全班45位同学一起合唱这首歌还是需要3分钟时间。
教学中,错误发生时,教师不要急于去评判,而是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探寻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理性的对问题进行重新判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巧用错误资源,培养发现意识
传统的教学认为,学生只要将教师讲解的知识全盘接收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殊不知,接收并不是学习的最佳途径,发现才是提升学习的有效捷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学生出现的错误,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提出针对性及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换角度重新思考问题,自主发现学习中的错误,并改正错误,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给学生准备了10个小正方形(面积为1平方厘米)和一个6cm,宽为5cm的长方形,让学生利用这些小正方形去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学生略作思考就想到,可以将小正方形摆放在一起使其拼成一个长方形,但在具体操作时,学生发现,手里的小正方形数量不足,纷纷提出:老师,小正方形太少了,不能拼成一个长方形。教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学生进一步思考:小正方形不够如何才能解决呢?有学生提出:可不可以沿长方形的长摆一横行小正方形,其他行则用一个来代替,这样横行上的正方形个数代表长,行的个数则代表长方形的宽,长方形所用的小正方形总数就等于长的个数乘以宽的个数,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案例中,在学生常规思维不能解决问题时,教师并没有马上给出正确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主思考,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快速的转化思维模式,从不同角度出发重新审视问题,纠正自己思维过错,深化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发现意识。
三、巧用错误资源,激活创新思维
墨守成规的教学只会让学生的思维限定在条条框框之内,很难有所超越。教学中的错误则隐含着一种独特的、超越智慧的光芒,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脱离框架的束缚纵向反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慧眼识珠,利用错误中的有效成分,挖掘学生智慧的潜能,帮助学生打开眼前迷雾,重新思考,挖掘出错误中的创新因素,充分体现创新思维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意意识,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达到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一课内容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组有规律的数字,并进行课堂展示,学生积极参与,并汇报设计思想。这时,有一位学生露出犹疑不决的表情,教师请他展示自己的设计,学生慢慢举起纸牌,上边写着1、2、3、4、3、4、9、5、6、16…… 学生立马提出不同意见,强调这些数字并没有什么规律可言。教师的内心也存在着一定的疑惑,但还是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思想:第一、二个数字是1、2,第三个数字是2*2,第4、5个数字是3、4,第六个数字是3*3,第七、八个数字是5、6,第九个数字是4*4……解释虽然较为牵强,但也不乏是一个很好的想法,说明学生经历了认知思考的过程。这时,教师给学生提出合理建议,你能不能让这组数字的规律更加简单一些,比如说加入简单的重复。学生稍加思索就想到将数字变为1、2、4、1、2、9、1、2、16……
教学过程中,学生经过努力思考得到的结果不见得是最好的,教师要慧眼识珠,发现错误内部隐含的价值,让学生尝试重新思考、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四、巧用错误资源,提高反思能力
教学一线的教师都知道,课堂上学生出现错误是常有的事情,出现错误并不是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学生不会对错误进行反思,不清楚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所以,课堂反思很是重要。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学会自我否定,自我反省。通过学生不断的寻找错误、讨论错误、改正错误的反思过程,加深学生对“错误”发生过程的有效理解,使学生实现知识的正确掌握,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时,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小亮早上去上学,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下午放学回来每分钟走40米。求小亮往返家和学校之间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学生不假思索的给出答案(60+40)=50米,这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对答案进行辨别,思考错误出现的原因,应该怎样进行改正。学生快速的展开探讨:这道题目的目的是取平均数,应该是路程÷时间=速度。如果将路程看作1,那么上学时间为1/60,放学回家时间为1/40,平均速度则为1÷(1/60+1/40)。学生醍醐灌顶般清醒过来,迫不及待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最终得出结果:用总路程2除以时间(1/60+1/40),结果则为48千米。
课堂上一道错误的题目,引发了学生的集体大讨论,通过学生们积极的寻找、辨析、议论、改正错误,加深了学生对数学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反思能力。
总之,当教学中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开拓思维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和进步,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发展,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使课堂因错误而变得精彩。
【参考文献】
[1]罗玉丽.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利用[J].华夏教师,2020(12):71-72.
[2]桑德吉.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190.
[3]陳晓征.让小学数学课堂因“错误”而精彩[J].华夏教师,2019(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