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当下童话教学的误区,论述部编版语文童话教学的四个策略:通过品读句子、创设情境、转换角色、表演引导学生感知童话的语言特征、故事情节、深刻哲理和人物之美,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童话 策略 语言特征
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多采用拟人、夸张等写作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其故事情节曲折,语言通俗易懂,深受学生的喜爱。童话故事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为此,部编版语文教材将童话类文本集中编排在第一、二学段教材中,占比高达三分之一。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童话教学却存在着一些误区:有的教师只注重讲授过程,学生看似学得热闹,但真正能够学到的东西很少;有的教师方法陈旧,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的教师没有将童话中的深刻哲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揭示出来,导致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思想认识脱节。笔者认为,在教学童话类课文时,教师应该结合童话的文体特征,通过合理的引导和目标设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体会到童话阅读所带来的收获和快乐,进而发展语文能力。
一、品读句子,感悟童话的语言特征
入选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童话,大都具有非常突出的形象性和意蕴性的特征,并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讲解,而是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诵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对童话进行反复诵读和揣摩,甚至开展讲故事活动,以品读童话特有的语言风格、体会童话故事所蕴含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抓住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身体特征的变化,引导学生学习与蝌蚪、青蛙相关的知识。与此同时,笔者带领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寻找课文中描述从蝌蚪转变为青蛙的关键语句,并揣摩这些关键语句背后的深意。当学生找到了“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关键句后,笔者再带领学生结合这个句子,梳理小蝌蚪所经历的整个过程,感受小蝌蚪不断发生的变化: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又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前腿。再过了几天,小蝌蚪的尾巴变短了。不知什么时候,小蝌蚪的小尾巴已经不见了。为了让学生体会童话语言的形象性,笔者特意让学生认真诵读以下两个句子:“大青蛙穿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长着一对大眼睛。”“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让学生将前后两个句子进行对比,揣摩品读句子中“披着”“鼓着”这两个关键词语的表现力,深刻理解这两个关键词语所揭示出来的童话语言特征。待学生有了一定的领悟之后,笔者再让学生抓住这几个关键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蝌蚪的成长经历,也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复述整个故事。通过揣摩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学生顺利地抓住了童话故事的主线,不但能够理解童话语言的特征,同时也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显而易见,童话故事的内容活泼有趣,语言生动形象,教师只有充分把握童话故事的语言特征,引导学生品读关键句子,才能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和揣摩,获得丰富的语言体验,在愉悦的童话阅读中锻炼语言能力,发展学科素养。
二、创设情境,把握童话的故事情节
童话有着丰富生动的故事情节,深受学生欢迎。这就为童话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口,利用童话的故事情节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自然而然地进入文本,进而从整体上梳理和把握童话的故事情节。
(一)创设形象化情境
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因此,在学习童话故事时,教师要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形象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有动画和音乐的学习氛围中快速进入童话阅读中。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时,为了让学生对壁虎有所了解和认识,笔者借助网络搜集了一部分和壁虎相关的视频。视频能够充分地展示壁虎的生活习性,包括壁虎的身体特征,尤其是壁虎的尾巴。看了视频之后,学生异常激动,笔者就顺势让学生梳理童话故事的情节,找出小壁虎分别到了哪儿,去找了谁(哪个动物)借尾巴,借尾巴时对方说了什么,小壁虎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借助视频,学生对小壁虎有所熟悉,并通过梳理故事情节,进一步理解了童话的故事内容,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创设悬念化情境
童话除了篇幅短小、语言精炼,句子之间还具有跳跃性,这就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借助这一典型特征,为学生积极创设悬念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让学生快速融入课文情境,對故事内容产生兴趣并获得阅读的快感。
例如,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一文说的是小马在过河的时候遇到了松鼠和老牛,松鼠说河水很深,老牛说河水很浅,这让小马对河水的深浅产生了困惑,在不知所措的情况下跑回家去问妈妈。这个故事情节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在教学时,笔者设置了一些悬念让学生进行猜测和补充:老牛说河水很浅,小马听了之后心里怎么想?松鼠说水很深,小马听了之后又怎么想呢?如果小马不听老牛和松鼠的话,自己会怎么做呢?最后小马会怎么做呢?这些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兴致勃勃地讨论自己设想的结局。通过对文本结局的想象及表达,学生不但能够理解童话所蕴含的道理,而且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个性化的理解。
三、转换角色,理解童话的深刻哲理
部编版语文教材选编的童话故事语句简练,同时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与文本展开深层次的对话。而要与文本深层次对话,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转换角色,把自己代入文本角色中,经历故事情节和情感起伏,感受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进而理解童话蕴含的深刻哲理。
例如,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一文通过讲述一对熊兄弟为如何分奶酪争执不休,狡猾的狐狸趁此时机,假装帮忙分奶酪,结果把奶酪全都吃光了,让熊兄弟一无所有的故事。这个童话故事告诫学生一个人生哲理:凡事不能斤斤计较,否则有可能会因小失大。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一人生道理,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转换视角,将自己代入文本中,把自己想象成熊大哥或者熊小弟:想一想,如果你是熊兄弟当中的任何一个,在分奶酪的时候你会怎么想呢?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能够充分感受熊兄弟彼此都害怕对方多吃一点的心理。笔者让学生继续想象和感受:如果你是熊哥哥或者是熊弟弟,狐狸把奶酪全都吃光了,你会怎么想?是什么感受?有的学生说自己先是后悔万分,后来慢慢感受到惭愧,觉得都是自己的错,从中认识到做人不应该斤斤计较;有的学生说,就是因为斤斤计较,所以熊兄弟才忘记了提防狡猾的狐狸,让狐狸有了可乘之机;有的学生说,两个人只要相亲相爱,不计较谁多吃一点,狐狸就不可能骗得了他们;还有的学生说,兄弟俩虽然犯了这一次错误,但是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个错误,下次团结一心,互相谦让,团结起来,狐狸就再也不可能得逞了。通过这样一个自主体验的过程,学生对分奶酪这个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
可见,引导学生在童话学习中转换角色,是促进学生思考和感悟的有效途径。它能够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对童话蕴含的思想和情感产生共鸣,深入理解文本蕴含的深刻哲理。
四、借助表演,感知童话的人物之美
童话大多都是通过曲折的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生动地塑造经典的人物形象。因此,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组织学生将童话故事表演出来。为了让表演更加到位,学生需要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体会童话故事中的人物特点、思考人物行为特点背后的原因、理解人物身上所具有的闪光点等,在获得真实体验的同时,感受到童话故事中童话人物的心灵之美。
例如,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雪孩子》一课就是通过故事情节塑造了一个具有牺牲精神的雪孩子的形象。为了让学生理解雪孩子美好的心灵,笔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表演活动,让学生尝试通过表演感悟人物形象。在组织学生进行表演之前,笔者启发学生分析和思考:想一想,雪孩子为什么要献出自己的生命去拯救小白兔呢?学生认为雪孩子是把小白兔当成了自己的好朋友,为了好朋友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笔者接着引导:那么小白兔对雪孩子曾经付出过什么呢?学生认为,小白兔曾经给雪孩子唱歌跳舞,带来了快乐。笔者继续追问:那你认为小白兔和雪孩子的付出哪个更多?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学生认为,雪孩子的付出是生命,小白兔的付出和雪孩子的付出是不一樣的、无法相比。由此,学生深刻理解了雪孩子的心地十分善良,他的付出是无私的,在帮助小白兔的时候,他并没有想这种付出是不是跟小白兔的付出是对等的。
经过分析和思考,学生在表演的时候就能够把握雪孩子纯真、善良、无私的特点,由此感受到雪孩子的心灵之美。由于这样的感悟不是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获得的,而是学生自己在表演中体会到的,因而学习印象是深刻的。
小学童话教学看似简单,实则更需要教师用心研究。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童话的文体特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要从故事情节入手,带领学生感受童话的独特性和趣味性,体会童话中人物的心灵之美,感受童话的哲理所在,从而使学生获得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妙婕.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19(11)
[2]刘影.儿童文学类文本的教学策略分析[J].小学教学参考,2019(1)
[3]李英.回归语境的低年段语文童话教学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9(3)
[4]冯慧娟.童话情感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文教资料,2019(4)
[5]何灵玲,陈宇.浅谈小学低段童话教学的实施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19(10)
作者简介:陈容(1988— ),女,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