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水连
【摘要】本文基于朗读是实施其他语言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提出语文教学应该关注文本的朗读,引导学生在正确朗读的过程中得文本之意、理解文本内容,在反复诵读中得文本之言、积累文本素材的教学建议,从而为学生学习文言文扫除障碍。
【关键词】朗读 文言文 障碍 联系
语文训练以听说读写为主,其中“朗读”是实施其他语言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语文教学应该关注文本的朗读,引导学生在正确朗读的过程中得文本之意,理解文本内容;在反复诵读中得文本之言,积累文本素材。但由于文言文的遣词造句和语法规则与当下学生的表达有着较大的区别,因而给学生学习文言文带来了较大的障碍。如何借助朗读,促进学生理解文本、习得语言、积累方法,达成言意兼得的教学效果,这是笔者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一、聚焦学习障碍,让学生得“意”
文言文一般都有很多生僻的词语,语言表达的习惯和顺序也很独特,学生在理解课文时会存在阅读障碍,更别说朗读文言文了。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是朗读和背诵课文的基础,而高效的朗读又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最大化地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使学生能顺利阅读文言文。
例如,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学奕》一课,除了“诲”“缴”“为”“与”等字的读音需要教师强调之外,“弓缴”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学生存在理解障碍。对此,教师可以结合本课的学习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和学习难点“结合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鼓励学生借助注释,了解生字的音形义。由于课文只对“援”字做了注释,很多学生还是不明白“弓缴”的意思,这时候让学生朗读课文,学生就会读得磕磕绊绊的,所以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认知经验和课文注释,猜测“弓缴”其实就是指弓箭。为了让学生形成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将“弓缴”一词放置文本语境中,着力引导学生理解“援弓缴”,从而让学生明白“援弓缴”就是“拉弓箭”的意思。但是,仅仅这样教学并未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其本质含义,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查阅工具书,看看工具书中“援”字的注释有多少个,以及对“缴”字的注释是什么,最终使学生明白“缴”是带着丝绳的箭,在战斗时射出去还能再收回来。最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将“思援弓缴而射之”串联起来理解,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使学生明白:面对多种注释时,需要联系文本的具体语境来选择最适合的解释。在学生完全理解了文言文的大意之后,教师再鼓励学生用吟咏诵读的方式,根据意思的理解来判断节奏的划分。这样,学生就能读出节奏,读出情感了。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由于教师是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看注释、结合语境选择注释的方法,从而使学生逐步突破学习障碍,快速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把握了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律,使文言文朗读能够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出节奏和情感。
二、把握寓言结构,让学生得“言”
語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要关注文本的语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文言文语言精练而简约,意蕴悠长而深远,常常是以最简单的语言呈现出有深意的内涵,可谓是“言简而意丰”的代表。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文言文一般都是以叙事、记人为主,具有极强的故事性,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梳理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在熟读中达成背诵和积累的目标。
仍以《学奕》一文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从“起因”层面入手,引导学生说一说两个人为什么要与弈秋学习下棋(目的是凸显“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在文中的铺垫作用),然后引导学生借助朗读,夯实“善弈者”的句式结构,将其理解为“善于下棋的人”,并相机拓展“善骑者”“善舞者”“善织者”等,组织学生运用积累的句式进行朗读,内化语言,并在脑海中建构稳固的语言图式。
其次,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入手,引导学生结合文言文语句,了解二人在学棋时的不同表现。如让学生在自主默读时,圈画出文本中的语句“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然后,教师再集中出示相关语句,引导学生关注句中的“分号”,感受其中的并列关系。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还可以组织男女生朗读,让女生朗读“一人”的表现,重在凸显关键词“专心致志”,展现出缓慢、郑重的语气;邀请男生朗读另“一人”的表现,聚焦关键性词语“虽听之”“一心以为”“思援弓缴”等,以稍快的语速展现轻佻之意。
最后,让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将描写二人不同表现的语句串联起来朗读,凸显文本所着力表达的意蕴,并逐步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教师依照不同的文本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朗读,如范读、听读、对比读、集体读、自主默读、放声朗读等,无需进行过多的解释,就能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当中深化对文本、文本中人物的感知与理解,借助朗读达成积累语言、熟读成诵的目的。
三、融合语文要素,让学生得“法”
部编版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在每个单元都设置了语文要素,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指明了方向。因此,如何结合单元语文要素渗透朗读法,使朗读能为落实语文要素服务,促使学生言意兼得,这是教师教学文言文时应该思考的。
《学奕》所在的第五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旨在借助二人在学奕过程中不同的表现,凸显“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的主题,属于典型的寓言体裁。鉴于此,在学生理解内容、感知语言之后,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了这样的探究: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很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形成了极具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看法: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随心所欲、三心二意,而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态度决定一切,智力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在学生充分交流、分享观点之后,笔者相机组织学生进行这样的探究: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从这则寓言故事来看,你觉得文章的观点是什么?具体的事例分别有哪些?请同学们先默读一遍,并用直线和波浪线分别圈画出不同的语句,然后大声朗读圈画的句子。学生通过大声朗读,对文本中的观点和事例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究竟是为了凸显两个事例,还是为了着力表现自己的观点呢?这时,笔者又鼓励学生通过对话朗读的形式,再次梳理本文的中心观点,从而感受文言文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深刻感受到了优秀文言文独特的语言魅力。
这样教学文言文,既有严格落实“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这一单元语文要素的做法,又有让学生通过默读、大声朗读深入思考文本中心观点的教学引导,使学生能够在动静结合中自然而然地联系之前所学过的一系列说理文的学习方法,发现文本素材与最终观点之间的关系。由于学生对运用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观点这一训练并不陌生,已经有了相应的知识储备,因而教师稍做引导,学生就能在书本与生活之间找到了知识连接的桥梁,从而既实现了对新旧知识的融合,又满足了从课内向课外拓展的需求。
教学文言文,教师应该借助“朗读”这把万能钥匙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进而积累素材、内化语言,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
作者简介:钟水连(1982— ),女,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创新思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