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玉仙
【摘要】小学是记忆发展的重要阶段,是朗读习惯形成的黄金时期。在阅读教学中应贯穿“以读为本的理念”,引领学生讀出文章的内涵,读出文章的文风。因此,教师通过对文本的讲解、分析,引领学生朗读,让学生感受、领略文章的意境,能有效地提高朗读质量。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朗读有效性的实践进行了系列探究。
【关键词】朗读;引领;领略;有效性;感知
小学是记忆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朗读习惯形成的黄金时期。新课标提出,在阅读教学中应贯穿“以读为本的理念”,引领学生读出文章的内涵,读出文章的文风。因此,教师通过对文本的讲解、分析,引领学生朗读,把作者隐含在文章的意境通过书声再现出来,跃出书面文字的表达,以学生鲜活的读书声表现出来,这就给了作品新的生命。这样的朗读能有效地让学生感受、领略文章的意境。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读而有感,悟出其情”的有效的朗读呢?本文试从通读、细读、反复读、诵读积累等几个角度阐述朗读有效性的实践探究。
一、从通读全文中感知内容
教师课前布置预习,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并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配套书籍及其它阅读工具,拼读生字新词,知悉其义,然后进行试读,尽可能读准确、读流畅,边读边勾划不懂部分。试读时可先不要求理解文章意思,通读了解课文概貌。让学生欣赏课文生动的语言描写,感知课文的整体内容和写作思路。在讲解课文前,教师应抽出适当时间为学生提供个人展示或小组朗读的平台,让学生在尝试通读纵览全文、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问题,把握通读时的语气语调、语音停顿、断句等。学生脑海中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就能为下一步课文的讲解、分析做好铺垫。
例如,在讲授《我的战友邱少云》(S版语文五年级,版本下同),这篇课文是通过作者以目击者、亲历者的身份去描写战友邱少云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整个过程。通过通读能感受课文的那种情感真挚,揪心感人,尤其是本文采用的第一人称,在通读时让人有一种感同身受的真实感、亲切感。在通读时能让读者自觉融入课文中的“我”,更能让“我”感受文中紧张、担心、矛盾、痛苦等复杂心情。通过通读全文,不难让学生找出邱少云同志为了胜利、为了战友的安全和组织纪律性淋漓尽致地表现描写邱少云外表(神态、动作)的词句。充分体现语文课要以“以读为本”,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有效地朗读课文、“潜心会文”,逐步实现与文本零距离的“心灵对话”。
二、从理解细读后感悟内涵
通读课文是为了从整体感知课文,以便能让学生在教师讲述中更好地感知前后文段的衔接,更有利于把握整篇课文。教师根据学生通读及自主探究时遇到的问题,在讲解时就能有所偏重地从字词到段落,局部到整体进行分析讲解。教师创设问题、思考题,开展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相应表达的语句。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能从文本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是“人本对话”最好的体现形式。学生通过教师讲述及自主探究时,能更好地理解、领悟所表达的意境。这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能创新发展思维。
例如,讲授《开国大典》(六年级)这篇经典老课文,由于课文离学生生活的时代久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认知较为薄弱。他们对文中“鼓舞人心的新闻特写”及“亿万民众为新中国成立而欣喜若狂、激动自豪的场面”,可能会理解不了。因此,我引领学生先从整体通读到场面的细节描写的细读,再对其中部分重点词句进行反复细读,细读其中的一个个场面。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把重点词句、段落相关的图片、视频展现出来,并创设问题,学生在探究问题过程中,就能更好地理解对“光明”“长城内外”等词语的真正象征意义,体会人民群众那份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悟,才能逐步领会其中的情感,走入情景,更好地深化体验课文的描写。
三、从反复细读中领悟情感
小学生因阅历、年龄等的限制,以及作者托物言志、寄情于文的隐含写作手法,对课文的描述不可能一读就懂、一学就会,要经过教师的“传道、授业”,自己的不断阅读,才能更好地读出内涵、读出情感。学生在有了对课文内容的基本理解后,脑海里对课文已形成一定的认知,但要从内心达到与课文内容相和谐的情感,通过感悟文本,达到与作者“心心相通”,还是需要通读,反复细读,从而提高理解作者隐含文段中的真情实感。
例如,讲授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这一课时,“课标”明确要求高年级学生通过阅读诗歌把握诗意。教学中采取学生通读、聆听录音示范读,感受“范读”时的轻重缓急,想象诗歌描述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反复诵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金沙水拍云崖暖”,与战士们一起感受因“看到金沙江的水拍打着高耸入云的山崖”,心里暖洋洋的心情。从一读感受“金沙江之战的干净利落、快刀斩乱麻”;再读“伙伴一个都没少,心里都乐开了花”……由此,反复的诵读,能让学生不断缩小与诗人的情感差距,那种激情、那种欢乐便能“感同身受”,不断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教材里的文章篇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好文章,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其语感也能得到很好的培养与升华。
四、从经典诵读中积累语感
经典语言对人既有鞭策、激励作用,又有提醒、警示后人的作用,更多的是通过诵读,领略其中涵义,能达到励志的作用。在品读过程中,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再从段落中理解语言表达结构,感悟到文章的美,能让人觉得读起来朗朗上口,吟诵出来水到渠成的感觉。学生能从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从而形成一定的语感,在与人交流时,优美句段的熟读成诵、自然流露,不但让学生有种“实用”的感觉,还能获得收获感,为进一步积累语言材料和语感打下基础。
例如,3-6年级课本百花园(S版语文)名言警句中有许多的励志经典名言:勤奋学习方面的如“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勤能补拙是良策,一分辛劳一分才;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爱国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读书不忘报国,报国不忘读书(苏步青)等。勤奋刻苦方面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通过有效的诵读经典,能不断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
总而言之,学生通过通读、细读、反复读等有效的朗读,能不断积累字词、句段、篇章;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能得到提高;教师从朗读情况可以了解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语言表达、语感水平,从而领略作者的写作风格,感受文章的神韵,领会文章的主旨,形成一定的语言表达、口语交际能力。学生的想象力也可以在读中得到很好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抓好朗读这一环节,给朗读以时间上的保证,的确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能有效地提高朗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敬.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园地”教学中夯实语文基础[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3).
[2]覃丽青.在语文实践中快乐学语文[J].小学教学参考,2013(28).
[3]彭巧玲.探究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有效途径[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