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宝文
摘 要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颁布,语文任务群教学的理念深入人心。在进行语文任务群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核心素养的意识,增强任务设置和活动设计的能力,整体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要积极思考,善于整合教学资源和学习内容,提高课程开发与设计的能力;要勇于探索,寻求教学方式的转变,谋求教师与课程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 核心素养;任务群教学;学习任务;学习活动
2020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正式颁布,任务群教学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虽然新课程改革尚未在我省全面铺开,统编版《语文》教材尚未在我省广泛使用,但是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一刻也没有停歇。本文仅以笔者在使用人教版语文教材进行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实践为例,谈一点自己对于学习任务群教学的认识和思考。
“語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对于任务群教学,大概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以学习任务驱动教学
与传统的单元模块教学模式不同,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模式更注重群文教学。所谓群文,即一组文章,教师为了完成某一个(组)教学任务,将几篇文章组合起来,形成围绕某一个主题(专题)的一组文章,进行教学。在这其中,任务是组织教学的内在驱动力。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1.任务是组织教学的出发点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20 年修订)》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每类课程安排7-9个任务群,共计18个任务群。必修的学习任务群构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内容的基本框架,体现高中阶段对每个学生基本、共同的语文素养要求;选修的学习任务群则是在此基础上的逐步延伸、拓展、提高和深化,以满足学生对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发展水平语文素养的追求。
课程标准对每一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教学的方式方法也作了进一步的提示。以“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为例,在学习目标和内容方面,课程标准提出了读与写两个方面四点要求;在教学提示上,则提出了“专题阅读”“比较阅读”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要求教师提供有效学习支持。
基于以上的要求和提示,在进行文学类作品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尝试围绕“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进行了一系列教学尝试。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选录了四篇古代议论性散文《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这四篇文章从先秦到唐代,时间跨度近千年,内容涉及为政、为学诸多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选择三个任务进行专题教学。其一,梳理文言知识,读懂文言文;其二,学习议论方法,会写议论文;第三,体悟“道”义,感受“师”风,传承中华文化。
这三个任务既体现“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中读与写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也体现了教学提示中“专题阅读”与“比较阅读”的教学方式;既体现了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的要求,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支持。以这三个任务为出发点,教师从文言、文法、文化三个层面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解读文本,学习文法,感悟文化,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任务是核心素养的落脚点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与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在任务群教学模式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培养是通过具体的学习任务来完成和实现的。以上文所举课例为例,梳理文言知识,读懂文言文培养的是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学习议论方法,会写议论文则关注的是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最后体悟道义,感受师风又有审美鉴赏和文化传承的意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设计了学习任务单、专题学习评价(包括专题测试卷、专题学习心得报告)等内容,及时反馈学生任务完成情况,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将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二、以学习活动运转课堂
1.活动设计体现学习任务的导向功能
学习项目是满足学习任务要求的活动,其第一特征是针对性,即活动设计既要体现学习任务的需要,也要满足学习任务的需要。以上述课例为例,针对任务一读懂文言文,笔者设计了分小组梳理文言知识的学习活动;针对任务二会写议论文,笔者设计了议论文写法学习及课堂练笔两项活动;针对任务三传承文化,笔者设计了体悟韩愈之道和先贤之道两个品读与交流的活动。
活动设计的第二特征是实效性。具体而言,教师所设计的活动既要对完成学习任务有效,同时,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应该对课堂有效。众所周知,文言知识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而整理文言知识又是一件枯燥繁琐的事情。在设计活动时,笔者采取了小组分工的形式,意在化繁为简,减轻学习任务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活动设计的第三特征是连续性。因为在任务群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是连续的,围绕学习任务展开的活动自然也应该是连续的。在本专题学习过程中,任务三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考虑到活动设计的连续性,任务三设计了如下活动:一是释道,一是悟道。活动一围绕“道”字展开,要求学生通过识别篆书“道”字字形的特点,来理解“道”字的意思,竟而归纳和概括韩愈所阐述的“道”的观点。活动二围绕虚词展开,通过品读《师说》一文中重要的虚词,感悟韩愈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不顾流俗”“抗颜而为师”的传道精神和师者风范。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品读《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三篇文章。学生通过诵读、交流,体会文中虚词背后所蕴含到丰富的情感,感受先贤身上闪耀的守道精神和师者风采。
2.活动设计凸显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
学习任务群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将其视为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鉴于此,教师在活动设计时应当努力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通过设计活动,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在设计活动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创设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学习的活动。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寻求积极表现,学习兴趣浓厚;在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和交流的过程中渴望出类拔萃,学习的热情高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在此过程中,学生想要有自己的想法,就需要认真地学习、领悟;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启发、互相学习,可以让学习进行得更加深入。
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之前的单元、模块教学模式不同,语文任务群教学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上述课例为例,在完成任务三传承文化的学习任务时,教师设计的两个活动都是从词语的理解着手,梳理作者的观点,感受人物的精神与风采,契合从文言到文法、文化的顺序;另一方面,教师采用专题阅读与比较阅读的方式,也体现了文本整体阅读和学生能力整体培养的要求。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和新高考的到来,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直面新语文教学,即语文任务群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核心素养的意识,增强任务设置和活动设计的能力,整体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本文系市级课题“普通高中语文部编版教材‘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教学案例研究”(课题编号:MJG19008)的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安徽马鞍山市红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