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君
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是“创作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历史和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为文本题材,高扬着革命理想主义旗帜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从构词的角度看,“红色”是修饰语,强调特定的时期、特定的背景和特定的内容,“经典文学作品”是真正的主语,是表述的重点和本质,在教学之时应着重强调。《沁园春·雪》是初中阶段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也是唯一一篇毛泽东诗词,其地位颇高。下面笔者以该作品为例,谈谈自己的一点思考。
一、紧抓背景,创新理解
背景知识是解读文学作品的重要依据,它包括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等。于红色经典文学作品而言,这恰恰是其容易被政治化的因素,也是区别于其他文学作品的重要特征。所以,在解读《沁园春·雪》之时,仅研读文本,对作者生平经历、创作背景视而不见,亦或是过分强调,都是不可取的。
1.多重身份,致敬诗人
毛澤东有着多重身份:中国人民的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诗人、书法家,等等。诗人只是他众多身份中的一个,我们不能、也不应因为他的政治身份而忽略其文学成就。相反,在《沁园春·雪》中,毛泽东应当首先是一位诗人,一位看到茫茫雪景后有感而发、借诗歌表达胸中豪情的诗人。因此,在解读这篇《沁园春·雪》之时,应以平常心对待,不必过多强调作者政治身份,亦不必刻意拔高,应让作品回归本真,用解读诗词的基本思维,从字词句入手,细读文本,感受、理解诗人激荡的豪情。
2.以“时”入诗,创造经典
《沁园春·雪》作于1936年2月,当时的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从陕北出发,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西部。在陕北清涧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他面对茫茫雪野、茫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这首词。这具有时代特色的写作背景是不可忽视的。此时的毛泽东不应只是诗人。身份的多重、经历的丰富,是其创作的基础,同时也成就了他作品的特色——“以‘时入诗”,即善于将时代背景、个人政治经历和革命题材作为创作的灵感和素材,将其融入诗词之中,表达属于他的大视野、大气魄和大抱负,让他的词作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所以,毛泽东的多重身份不应割裂,他的经历与作品是紧密相连的。他的政治身份、政治经历、政治眼界,开拓了作品的视野,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让他成为一位有鲜明创作特色的诗人。
二、字斟句酌,细“嚼”文本
词学大师夏承焘称《沁园春·雪》“‘气魄雄健奇伟,辞句深切精妙,出手便有‘排山倒海之势”。该词上下两阙词风一致,尽显磅礴之势。所以,笔者带着对相关背景的理解,紧扣“大气”二字,对该作品进行解读。
1.所描之景尽现大视野
该词上阙描绘北国雪景,采用先总括、后具体的结构,并在最后融入想象的场景。在描绘的过程中,诗人选取的意象、所用的修饰语都是极具特色且富有内涵的。词的上阙所写的意象共六个,分别是“冰雪”“长城”“黄河”“群山”“高原”“红日白雪”,这六者皆为大意象。其中,“长城”“黄河”“群山”“高原”,皆从宏观角度入手,描绘祖国河山中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气势雄壮,很是壮美,所构意境十分磅礴;而“冰雪”和“红日白雪”则是自然中的壮丽景象,冰封雪飘,雪景茫茫,待天晴,红日则与白雪交相辉映,一真实,一想象,展示的不仅是诗人的视野之广,更是眼界之广、胸怀之广。词中所用的修饰语,亦是值得考究的。在“千万里”“封”“飘”“望”“内外”“惟”“莽莽”“上下”“顿失滔滔”“舞银蛇”“驰蜡象”“妖娆”中,多数修饰语强调的是雪范围之广、雪之大,还穿插了形容雪之灵动、雪之美的修饰词,整体较有气势,能展现北国雪景的壮美之感。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此时的诗人是在陕北清涧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按正常的视力范围,此时的他是无法看到“长城内外”和“大河上下”的具体情况的,何况,这中间不乏山脉的阻挡;而“惟余莽莽”“顿失滔滔”极言雪之大,大到让长城内外都只剩白茫茫的一片,大到连黄河上下游都可以在一时间停住滚滚向前的脚步。可见,二者均是诗人在原本的视野范围基础上的想象和夸张。站在陕北清涧塬上的诗人的视野无疑是广的,经过想象和夸张加工后的北国雪景,亦是诗人大眼界、大胸怀的体现。所以,无论是所选意象,还是所用修饰语,都尽显诗人的大视野、大眼界和大胸怀。
2.所评之人尽显大气魄
下阙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过渡,由写景转入抒情。随之而来的对五位历史人物的评说是十分吸人眼球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均成就非凡,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诗人在作品中对这五位人物进行评说,本身就极具大气魄。诗人在用词上可谓精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四人或开创或稳固大一统,武能马上定乾坤,文能提笔安天下,所以,诗人用“略”“稍”这两个表示程度较浅的词语,也用“惜”表示对他们的惋惜,惋惜他们在文治方面的些许欠缺,当然,这其中更是包含了诗人的自我勉励;而评说“成吉思汗”时,却用了“只识”,即“只知道”,而“弯弓射大雕”代表的则是武力,甚至是蛮力,一句简单的话语道尽了诗人对只会使用蛮力的近乎嘲讽的态度。惜中带勉,讽中含情,诗人借对伟大历史人物的评说,表达自己对文治武功的见解,强调文治的重要性,进而勉励自己,尽显大气魄。
3.所抒之情尽展大抱负
词的最后三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文章的主旨句,亦是诗人情感抒发的巅峰。一个“俱”字,将前面所述人物的成败一笔带过,毕竟,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无论成败亦或兴衰,一切终成过去;“今朝”则明指诗人所处时代,一个“还”字,便将叙述重点由对历史人物的评说转向诗人所处的时代,转向无产阶级,转向诗人自己。短短三句,道尽了诗人对自己、对无产阶级的坚定自信,展现了诗人“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及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伟大抱负。当然了,诗人的情感并非在这一刻才凸显,大抱负也并非在这一刻才展现,前面对雪景的描绘、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评说,已然为最后情感的极致抒发、大抱负的极致表达奠定了基础。
其实,无论是《沁园春·雪》,还是其他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在解读之时应立足于其文学性,通过对字词句的具体分析,细品文章内容,体味作者情感;而“红色”是其特色,具有政治特色的背景知识,可以融入到作品的解读之中,将其作为解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参考依据,从而更好、更全面地理解作品,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这样才能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势,让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更加“平易近人”,进而使学生不断培养和提升自身的品析和鉴赏能力,做文化的传承者。
(本文系厦门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语文红色经典教学研究”的成果,课题编号:1811)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