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秀萍
[摘 要]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以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为例,论述在数学课堂如何激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强化学生的空间观念。
[关键词]圆柱;表面积;空间观念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1-0072-02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把抽象的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有效化解几何图像的抽象性,助力学生更快、更好地建构空间观念。下面以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为例,论述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策略。
一、把握知识联系,激活空间观念
学生在学习新知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经验和知识基础。教师要注重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在讲授新知之前复习旧知,唤醒学生已有的空间观念:一是要从学生已有的旧知中寻找切入点,这样不但能温故知新,还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空间观念;二是借助生活中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初步建立图形表象,激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片段1】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的表面积。请拿出长方体学具,说说长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生1:长方体有6个面,它的表面积指的是把这6个面的面积加起来。
师:长方体的6个面有什么特点?
生2: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平平的,而且都是长方形。
生3:也有可能有两个正方形。
师:拿出圆柱学具,说说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生4: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两个底面的面积加上侧面的面积。
师:圆柱的表面有什么特点?
生5:上下两个底面都是平平的圆形,但侧面不是一个平面图形,而是一个曲面。
师:如果要制作一个圆柱形纸盒,接口处不计,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纸板呢?
生6:这就是求圆柱的表面积。
生7:它的底面是个圆形,面积很容易就能求出来,可是它的侧面怎么求呢?
生8:求圆的面积时,是把圆转化成长方形。现在或许也可以把圆柱的侧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圆柱的表面积公式吧!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复习长方体表面积的相关知识,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探究圆柱的表面积奠定了知识基础;接着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初步建立起圆柱的空间表象;最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制作圆柱”的情境中,学生利用“旧知”无法解决新的问题,学生达到了“ 心求通而未达 ,口欲言而未能”的“ 愤悱”状态 ,从而产生了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
二、引导数学操作,发展空间观念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促使学生建构几何概念,发展空间观念,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在操作中观察;二是在操作中思考;三是在操作中想象。
【教学片段2】
师:我们通过讨论得知,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加上底面积的2倍。
生1:圆柱的底面积很好计算,问题是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不容易计算。
师:是不是可以尝试把圆柱的侧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
生2:对,我们以前经常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师:请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把它卷起来,你有什么发现?
生3:可以卷成一个圆柱。
师:如果沿着它的侧面剪开呢?
师:请拿出圆柱学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师:圆柱的侧面转化成了什么图形?是如何转化的?
生4:剪开后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
师:长方形与圆柱的侧面有什么关系呢?
生5:它们的面积是相等的。因为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并没有增大或者减小。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
师:那如何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呢?
生6:圆柱的侧面积=长方形面积=长×宽=Ch=2πrh。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2πrh+2πr2。(如图1)
师:对,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我们把它转化成长方形,就可以直接求出它的面积了。
生7:我们组有新的发现。我们不小心剪“偏”了,却意外地发现,圆柱的侧面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2)
师:平行四边形与圆柱的侧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8:圆柱的侧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Ch=2πrh。圓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2πrh+2πr2。
生9:我们剪开后得到了一个正方形(如图3)。正方形的一条边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另一条边长等于圆柱的高。因此,圆柱的侧面积=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Ch=2πrh。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2πrh+2πr2。
师: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圆柱的侧面展开才是一个正方形呢?
生10:圆柱的底面周长等于圆柱的高时,圆柱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
师:条条大道通罗马。无论圆柱的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还是正方形,都能得出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2πrh+2πr2。
通过数学操作,学生逐步发展了空间观念:一是在图形转化中发展空间观念。求圆柱的表面积的关键点在于求圆柱的侧面积,学生在操作中虽然将圆柱的侧面分别转化成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但是殊途同归般地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新图形与原图形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体验到了图形转化的奥妙以及“化曲为直”的魅力;二是“做”与“思”相结合。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始终以问题 “转化成什么?”“如何转化?”“新图形与原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领学生,赋予数学操作更深刻的思维意蕴,从而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基础上,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实现思维创新,强化空间观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既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通过质疑、探究、操作等方式,可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把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思维创新,强化空间观念。
【教学片段3】
生1:尽管我们得出了圆柱的表面积公式,但是这样的公式看起来并不简单,计算起来也很麻烦。
师:有更好的办法让计算公式变得简单吗?
生2:可以借鉴圆形转化成长方形的经验,把圆柱的两个底面也转化成长方形,合并在圆柱的侧面转化成的长方形中,从而得到一个大长方形,只要求出这个大长方形的面积,就可以求出圆柱的表面积了。如图4,大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C,高就是(h+r),圆柱的表面积S=C(h+r)。
生3:把整个圆柱的表面变成了一个长方形,这个办法真奇妙呀。
利用常规的图形转化得出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后,不少教师就会认为教学目标已经完成。实际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把圆的面积推导经验迁移至圆柱当中,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通过把圆柱的表面转化成长方形,实现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无缝对接”,还进一步强化了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并非朝夕之功,而需要滴水穿石的韧劲和坚持。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为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提供大量丰富感性的素材,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展数学思维,在图形转化中发展空间观念,实现“数学思维”与“空间观念”的“双丰收”。
(责编 童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