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妍虹
摘 要:写作一直以来都是小学生学习语文中的一个重难点,小学生由于其自身年龄限制,导致眼界见识以及对各类事物的了解程度不够,小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往往会有写作素材匮乏的感觉。然而,小学语文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优秀的文章或者片段节选,语文学习园地中也提供了大量拓展内容,课后练习中也存在许多精心设计过的以读促写方面的写作习题。语文课本不仅承载着小学语文知识,还为小学生的写作训练提供了优秀的素材。因此,语文教师要将课本的阅读与小学生的写作训练结合起来,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以读促写;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是小学生最早接触的学科之一,通过对小学阶段语文课本的学习,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会得到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也会不断提升,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会增加。而作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任务中的一项,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以及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帮助。而通过阅读,小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所描写的内容,进而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人文内涵。阅读既需要学生的认读能力也需要理解能力。在小学语文的课程规划中,写作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大量的阅读是小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基础,丰富的阅读篇目也为写作训练提供着素材;写作则是小学生阅读的展开和延伸,更是小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积累情况的反映。
一、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写作模式单一死板。小学生由于处于低年龄阶段,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都较为匮乏。此外,由于年龄限制,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眼界见识都不足,对各类事物的了解程度也不足。因此,在开展小学生的写作训练时,教师希望通过写作训练,使学生可以流畅清晰地运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以及对事物的真实态度和看法。然而,在开展过程中,部分学生并不能做到用通顺流畅的语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真实情感,而是盲目空洞地模仿作文书上的内容和题材,在批改小学生的写作练习文章时,会看到大量诸如“洗碗”“洗衣服”等的尝试,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洗碗和洗衣服确实是一种值得描写的尝试,学生也可以在这些尝试中体会到喜悦和新鲜感,然而大量以“洗碗”和“洗衣服”为主题的文章,主题千篇一律。此外,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除了洗碗和洗衣服之外,本应有大量其他可以尝试的活动,例如旅行或者运动或者其他有益身心的活动,除了洗碗和洗衣服之外,还有更多更鲜活的素材可以运用进写作当中,然而学生只是盲目模仿作文书上的例文,缺少对自己真实喜好的描写以及对自己真实生活的记述,写作内容单一且老套。长此以往,小学生就会觉得作文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现实生活,进而丧失对写作的热爱和兴趣,更加影响写作课程的开展。
除了选取的题材单一之外,小学生作文的写作结构也大致相同,大多数是开篇点题,中间阶段运用大量笔墨展开具体描写,以结尾点题结束。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在制订写作教学计划时,往往会追求固定单一的教学模板,以例文和固定写作模式以及单一写作结构为学生规定写作方向。然而小学生的习作应是“我以我笔写我心”式的,小学生写作的篇章结构和语句都不应有过多的限制。提前限制学生的写作模式和写作结构,学生在进行写作练习时,往往会将写作练习视为一种机械式的练习,学生只在乎完成写作任务,获得语文分数,而不重视自己真实情感的表达与抒发,这种单调的写作模式和写作方法,不仅无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更无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阅读与写作同样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方面和重要环节,阅读与写作相互联系也相互影响。阅读培养着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写作则培养着小学生的表达能力,阅读是对课本知识的吸收和积累,写作则是语文知识的抒发和表达,二者相辅相成,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灵活结合阅读与写作教学。
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借鉴和范例。语文课本中选取的文章多出于优秀作家之手,其中既包含着优美的语句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除了引领学生体会文章中的人文内涵之外,也要组织开展关于课文写作结构、表达方式、描写手法等的学习。教师要及时地总结语文课文中优秀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引导和鼓励小学生进行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练习。通过这种读写结合的学习方法,学生对自己所学文章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学生本身的写作水平也会有着更加卓越的提高。小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活动范围也基本是“学校——家”的两点一线式的单调活动范围,再加上课堂教学的限制,导致小学生的阅历较少,知识面较窄,与除家人、老师和同学之外的其他人交流较少,导致语言表达能力较为贫乏,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因此教师要重视通过课文教材补充小学生的写作素材,通过课文教材的补充,可以拓宽小学生的知识视野,增长小学生的知识见解,使写作训练有了补充和源泉,这样才会更加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小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根据获取的知识获得他人的生活经验,做到生活的积累,阅读是小学生在写作训练中获取生活素材和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质疑和思考,增强明辨事理的能力和对事物的鉴赏能力,而这些能力更会为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提供帮助。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阅读教学工作,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领会阅读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三、 以读促写的相关尝试
(一)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教师可以运用诸如续写、改写、新编等多种写作题材,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热情,通过填补课文的空白来培养小学生的想象思维。例如,在进行《军神》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我心中的军神”为主题进行扩写和联想,学生描写自己心目中的军神是什么形象,有什么事迹,运用合理想象进行写作,这种续写不仅培养了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拓展了小学生的想象思维。还可以组织进行《草船借箭》的故事新编或者擴写,选取较为优秀的练习作品,以舞台剧或课堂小短剧的形式演绎出来,既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写作热情,又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想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此外,通过扩写、缩写还可以训练小学生培养自己的散敛思维。小学生运用自己已知的生活素材和见解,将课文中描写较为简略的地方加以补充,使课文更加详细和完整;或者是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将一篇或一段详细的文章摘取其中主要的部分和内容,交替展开缩写训练和扩写训练,小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会课文的内容和句子的含义,还可以更好地训练小学生的扩散性思维以及聚敛性思维,从而更好地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