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第十九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1)
历史的不可逆性,决定了了解和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但史料总是“从特定人的视角,为着特定目的,带着对读者的期待和想象而写成的,即便是当事人自身的描述,也必然出现因其个人因素所导致的种种强调、弱化、疏忽、扭曲等情形。”[1]因此学习历史,必须重视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明确指出:“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也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析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为此,笔者从下面四个方面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
多数历史教师已经认识到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有意识地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调实证的意义,把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历史教学的现状还是不容乐观:一是教师往往不自觉地更关注学生是否记住了历史知识,造成历史学习维持在低水平的重复,二是简单地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只要使用了史料即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史料呈现的目的也仅仅是印证教材中的某个结论,教师选取的史料往往是结论性的史料,缺少对史料的甄别、辨析、解读、分析等思维过程,造成运用史料的逻辑性、推理性、实证性发生偏差,显然,这样的史料教学与史料实证内涵不相符合。因此,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落地,教师首先必须提升自身的史学涵养,理解史料实证的意义,培养学生以史料为依据来解读历史的态度与方法,增强证据意识,做到“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将素养目标转化为课堂教学目标,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课程目标中,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指出了史料实证素养方面培育的教学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对史料实证素养内涵及其学业水平进行了划分和描述,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依据。可见,初高中的历史教学中培育史料实证素养的目标是一致的,区别在于素养水平层次的深浅。笔者认为在初中新课标颁布之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对史料实证素养学业水平的划分和描述可以为初中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高中学业质量水平1 和水平2 是高中生合格性考试要求,也符合对初中生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目标的要求。依据质量水平的描述,初中历史教师即能明确史料实证素养的具体培育目标。
笔者在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目标方面即参考了高中素养水平的描述。依据课程标准中关于该单元的课程内容表述,可以明确本单元的教学一方面是让学生知道关于北京人、半坡居民及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炎帝和黄帝的传说等相关史实;另一方面须知道了解远古时期历史的途径——化石、考古发现、传说与神话等。依据此要求,结合单元教学对象是初学历史的七年级学生,笔者认为史前时期内容的教学应将培育史料实证素养作为重点。为此,确定了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目标:通过单元学习学生能区分史料的类型;掌握获取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初步学会从史料中提取信息;能初步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价值;认识史料是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桥梁,初步学会“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学习方法,树立证据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史料的选取以及教学内容的设计服务于这一目标,如第1 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教学中,笔者首先指出本单元学习的是史前时期历史,即文字出现以前的历史。随后提出问题,没有文字记载人们如何了解远古历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知道人们借助化石和考古发现了解远古历史。接着追问:什么是化石?什么是考古发现?它们属于什么类型的史料?具有怎样的价值?为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知,笔者呈现了元谋人遗址发现的牙齿化石、石器、炭屑、烧过的骨头图像。以上问题解决后,教师接着问,依据元谋人遗址的发现,你能获取关于元谋人的哪些信息?说说你得出的理由。如学生回答元谋人知道使用火,懂得用火烤食物,理由是遗址中有炭屑和烧过的动向骨头。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学会依据史料“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学习方法与态度。高中学业水平3 和水平4,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当进行渗透。
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目标,合理取舍史料,选用恰当的史料服务于历史教学。
部编版教材图文并茂,编者在每一课都精心选择了一定数量的史料,且史料类型多样。以七年级上册为例,教材选取的文献史料简短精悍,且配有问题;图像史料清晰生动,虽为图像,多为实物史料。这些史料的选择既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又围绕课标,难易度适当,体现编写者涵养学科素养的意图。教材是学生必备的学材,部编版教材的图文并茂,又极大地吸引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史料,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阅读史料的方法与分析史料的能力,实现编写者的意图。笔者在七年级上册《第15 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课中,在讲到“造纸术的发明”时,展示了教材中“纸本地图”这一考古发现,先介绍其是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据鉴定其所处的年代是在公元前176-公元前141 年(汉初文景时期),细黑线条绘制的是道路、河流等图形。再围绕“纸本地图”提出问题:“纸本地图”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说说该考古发现的意义。第一问,要求学生判断史料的类型;第二问,要求学生知道史料的价值并从史料中提取信息,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课堂教学中教师常会补充一些课外的史料,在选择史料时,教师不能随意“拿来”,务必要谨慎选择。郭沫若曾说:“材料不够,固然大成问题,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性如未规定清楚,那比缺乏材料还要危险。因为材料缺乏,顶多得不出结论而已,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结论,比没有更有害。”[2]虽说教师不是专业的历史研究者,不能一一考证材料的真伪,但选用史料前,还须“正本清源”,尤其是选自网络、影视作品以及他人课件中的史料。在一次《五四运动》观摩课中,执教教师在介绍五四运动经过时播放了一段影视作品,其中一个片段是北京大学的学生谢绍敏在五四运动当天在阳台上咬破手指血书“还我青岛”的场景。但教材“相关史事”介绍血书“还我青岛”一幕是发生在1919 年5 月3 日晚,在北京大学法科礼堂的学生集会上。影视作品能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但其艺术加工的部分会影响学生对历史本真的认识。笔者建议执教教师可以在视频播完后,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史事”引导学生对影片中的这一细节提出质疑和探究,继而认识影视作品的史料价值。
前面笔者已经论述了高中素养水平的划分可以对初中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在2017 版高中课程标准关于史料实证素养水平的划分中要求“能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选取不同类型的史料,以史料为基础达成素养目标。史料的多样性,也符合初中生学习的心理特征,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如笔者在七年级上册第3 课《远古的传说》中,选取了口述史料“女娲补天”“炎黄的传说”;实物史料图片;文献史料《山海经》《史记》中的相关著述。多种史料的运用,可以使初学历史的学生,区分不同类型的史料,了解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指出:前面两节课通过考古发现了解远古历史,本节课将通过传说了解历史。课堂上学生讲述炎黄传说的故事后,教师提出质疑:这些故事是真实的历史吗?引导学生用教材中的考古发现来证明某些传说可能是真实的历史,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初步认识到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知道不同类型史料之间可以互证,培养了证据意识。
教师选取恰当史料的同时,还应重视史料的运用,史料的运用水平影响着史料实证素养能否落地。笔者认为教师应充分挖掘史料中的信息,设计相应的问题。法国史学家费弗尔说:“提出一个问题,确切地说乃是所有史学研究的开端与终结。没有问题,便没有史学。”[3]因此,教师要通过问题的驱动,有序地引导课堂的探究活动,培育史料实证素养。在八年级上册《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中,“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为突破这一教学关键问题,笔者选取了教材“知识拓展”中出自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所资料的数据,并将数据以表格形式呈现(见表1),并结合表格信息设置相应问题。
表1
1.表格数据来源可信吗?请说明理由。此问是为了让学生判断史料作为证据的可信度和价值。
2.据表格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兵力分配的情况。此问的目的是要求学生从表格中提取有关的信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时间、日军在华师团数的变化及占比情况、1941 年日军在华兵力与日军在南太平洋数量情况对比等几个角度提取信息。从时间上看,日军在华投入兵力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日军在华师团数的变化及占比情况看日军在华兵力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在华兵力占比高达80%以上,远远超出在亚洲其他地区的兵力。
3.结合表格反映的内容说明你的认识。此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学生结合表格信息得出: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大部分主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随后教师展示一则罗斯福关于中国抗战贡献的炉边谈话,并接着提出问题:罗斯福的谈话能否佐证“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此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不同的史料进行互证,增强证据意识。
运用史料创设问题情境,能更好地发挥史料的价值,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探究,培养史料实证素养。
涵育史料实证素养,教师需要在实证意识、培育目标、史料求真、教学问题等方面下功夫。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在实现学科育人价值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与态度,形成质疑申辩、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