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德立人的职责和使命

2021-03-25 08:56高丽丽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树德教育工作者家国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新时代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深远意义。以爱国主义精神后植人民的家国情怀,不断加强思想武装与价值引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教育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树之根本,也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当前,我们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之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更要加强教育思想作为民族腾飞的底蕴。“树德立人”要求加强教材内容的思想性,促进知识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思想理论,思想信念有机融合。使思想性,科学性与时代性有机统一,在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类型实现德育一体化。提高教材的育人功能。所谓德育一体化是指将“树德立人”的德育要求落实大中小课程,教材和教学中,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配合。正所谓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们老师都应该明确“树德立人”是现阶段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要条件。我们更要把“树德立人”作为教育中心环节,我们老师更应懂得,当我们选择了老师也就选择了责任和使命,为了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更应该把“树德立人”这一宗旨助力于中国社会主义上,同时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也是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更是突出正确的价值观,强化核心素养的培育。我们作为老师更应该把这种责任体现在平凡,普通,细微教学管理之中。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现时期青少年更是“拔节孕穗期”。这时期的青少年心智逐渐健全,思想进入最活跃阶段,最需要精心的指导和栽培。老师要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确的人生路,从小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是现阶段教育重中之重任务。为祖国培养输送合格的人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责任之重大。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我们的青少年,培养加强的革命接班人。学校更应该把立德方针重要位置,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还要传授美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生根发芽。更应明确基础教育是“树德立人”的核心,要旗帜鲜明的加強思想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教育内容上,要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阻止形式化,表面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强基础,在未来的30年,我们培养的人要能够完成“两个一百年”的伟业。这就是教育的历史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为之努力的目标。我们的党立志于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那我们教育人就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我们要把青少年教育好,培养好,更应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开设好“树德立人”的必要性,也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人的成长,成熟,成才不是一蹰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跟人的生理发育一样,所以要把几个阶段铺设好。“为学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以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要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价值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引导我们的万千青少年在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用“树德立人”为中国特色主义道路思想筑魂育人。

“树德立人”是要给青少年心里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他们扣好第一粒扣子,更是要他们真心喜爱,并且终身受益。使他们能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我们教育工作者也要充分理解“树德立人”的重要意义。只有信念在教师心中扎根,才能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教师是释疑解惑的,讲出来的东西必须是充分坚定并富有感染力的。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做到把“树德立人”深深扎根生命之中。用自己的热情和信仰诠释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充分引导学生立德成才,立志成才,只有打动他们,才能引导他们。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的家国情怀最能打动人,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真信才能有真情,真情才能感染人,老师有家国情怀,学生就有家国情怀。老师把对国家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老师心中始终装着学生,学生心中装着爱,这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感染。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更要从明道,立德,治学,爱生这四个方面认真践行“树德立人”新要求,努力担当起人民教师的时代使命。传道者更是要明道,信道。道三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道,是共产主义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要求教师要树立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人民教师就是要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的实践者。老师一定要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忠实传播者,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应当着眼于人的理解面使青少年认识到爱国三我们每一个人立身之本,成才之德,有利于实现爱国主义情怀。每位教育工作者和每一个青少年都具有家国情怀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滋养出家国情怀能够指引我们获得充实的人生。因为爱国能够帮助我们的人生获得明确的方向,做出最坚定的选择,实现最崇高的价值,能够督促我们在最大多数的支持下沿着最初的选择坚持到底,并在爱国奉献之中收获最充实的人生价值,从而在根本的意义上实现个人与国家的统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三我们所拥有的各种社会关系之一,在这个意义上,祖国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意味着人口数量和国土面积,更意味着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每一个人在“中国这样一个实体架构和文化模式之中生成了属于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成长经历,其中实践活动中由此形成的交往关系和文化基因,构成了我们每个人的自我的内在要素,所以国家不仅三一种政治组织形式,更承载着无数人的情感脉络,构成了无数人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根基。

新时代的“树德立人”是使每个青少年意识到爱国三每个人的本分和职责。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出中华民族精神,构成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它构成了一个民族精神标识。个人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国家的有力保障。国家繁荣昌盛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奋斗和爱国奉献。

“国将兴,必须师而重傅”我们教师群体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所处的这个伟大的时代所蕴含的伟大机遇,这个机遇既是国家的,也是学校的还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2020年春天这场举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在党中央和习总书记的坚强领导和指挥下,整个中华民族凝聚起了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有国才有家,家国一体。每个日都应该知道只有国家富强,个人才能保证生存权,才能有更多发展空间。因此,每个人都应当以爱国作为自己的本分和职责,进而融入自己的生命中。

黑龙江省富裕县绍文乡中心学校 高丽丽

猜你喜欢
树德教育工作者家国
树德娃的太空之旅 学习设计
家国情怀的乡土文化“软着陆”
小小鱼
活着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谁咬得更厉害
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几点思考
浅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STS教育
门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