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教育

2021-03-25 04:39张文智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共情高职生语境

张文智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传统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整体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是我们筑牢意识形态教育的坚实壁垒。高校作为高职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应该更好地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利器,在文化积淀中生长出文化自觉,在文化传承和创造中树立文化自信。

涵育高职生传统文化自信是一个由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知行合一的过程,是一个由认知而体悟,由接触而融合,由认同而践行的辩证过程,这一辩证过程的顺畅与否,共情教育是关键。共情教育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发现文化蕴意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价值体现。这样的文化教育,使学生能从实践中找到与传统文化的共鸣点,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真正内化。

二、教师共情理论的逻辑内涵

(一)共情理论

共情是人际互动中的普遍现象。共情一词最早产生于德国,直译为情感进入,是一种把自己的经验感受投射到对象物的现象。[1]简单地说,共情就是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对他人情绪情感具备感受力和理解力,它是人与人交往中发生的一种积极的感觉能力。高职生文化教育最难的地方在于我们的受教群体是已经有自我思想认识,有一定文化底蕴的成年人,他们对于文化有一定的自我认知和辨析能力,加之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不一,在此背景下如要将传统文化的内涵蕴意和价值观进行生硬的灌输,势必困难重重且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借鉴共情理论,将共情技术运用于涵育高职生传统文化自信中,学会倾听、深入学生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对传统文化学习的需求,找准共情点,形成情感共鸣,使枯燥的文化教育变成师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变成学生对文化的自身反馈。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引入共情,搭建师生之间心灵的桥梁,以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改善学生的文化认知结构,以实现文化教育的真正内化,达至涵育高职生传统文化自信的目标效应,这也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体现。[2]

(二)共情是教师的职业特质

“能够从人的每一个细小的表现与动作中,预感地、直觉地把握人们心灵的能力”,这是德国著名教育家凯兴斯泰纳作为衡量是否适宜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条件。简而概之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有能够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理解其内心感受,并准确对其作出反馈的能力,我们把这种能力称为教师的共情能力,是教师职业的核心特质。

涵育高职生的传统文化自信,是培养高职生对文化继承——接受——弘扬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育人工程。关乎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塑造、价值信仰与责任担当意识的培育,是对意识形态领导权与话语权争夺以及站牢意识形态阵地的关键环节。因文化教育与新时代高职生的双重特殊性,如何实现文化继承——接受——弘扬,一直是一个困扰教育者的棘手问题,而教师共情正是破解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共情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师生之间因认知水平、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的差异会对传统文化教育造成一定的隔阂,具有共情能力的教师能够深入学生心中,以学生的视角来看待他们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以及对待文化的态度,在准确把握学生思想意图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认知状况和思维特点来开展文化教育工作;共情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传统文化学习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程学习,在高职生似懂非懂又有一定认知的前提下,传统文化学习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关注和关怀,使冷冰冰的知识带有温度,使触手不及的传统文化具象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才能有效地接受、理解、记忆和运用传统文化知识。

(三)共情是文化学习的基础

当代教育的本质是师生主体间的相互指导学习。[3]新时代下文化学习不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师生之间知识、文化乃至心灵之间的碰撞,师生之间的关系已经由主体-客体的关系转变为双主体之间的关系。双主体意味着,在文化的学习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强调的是平等、信任、支持与相互理解,因此共情教育是新时代文化学习的基础。

在教学活动转换为师生双主体的关系下,对当代高职生实施教学行为时,更为注意的应是师生之间心灵桥梁的搭建,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教师才能思学生所思,知学生所想,解学生所惑,育学生所为。涵育高职生传统文化自信,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由学生的内心着手,而共情教育具有深入感受学生内心世界的能力,恰恰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那把钥匙。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如果缺少了共情教育的融合,教师就会对学生的心理活动缺乏了解,就无法耐心倾听学生对文化的实际需求,因此而提供的文化教育行为必然是劣质的。新时代的高职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信息化三种环境的交叠组织中成长,他们有着因文化撞击所造成的价值观念冲突,信息多元化所导致的怀疑心理,因国际化市场经济的利益导向、竞争驱动所培养的开放与务实。他们在学习传统文化时会产生疑问,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加强调人与人的精神关系、人与社会的结合度。在此背景下,如果没有共情作为传统文化学习的基础,在忽略学生的心理活动、心理发展规律下进行单向的教导,势必会导致学生对文化学习产生抵触心理,相反,共情力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找准共情点将学生精准地引入传统文化学习中,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精准式的文化教育,这样通过共情建立和谐的文化教育环境,能实现高职生与传统文化教育真正的结合。

(四)共情是文化融通的手段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一直以来,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提倡的是了解其真正内涵,要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实现当代青年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融通。“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4],如何令传统文化与新时代高职生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現实诉求相融合,顺应文化育人的新理念,关键要在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使其成为涵养新时代高职生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而共情就是这个深度挖掘的重要手段之一。

文化融通是在文化的交流与交往中获得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并相互学习,以此不断地完善自身文化体系,得到良性发展的过程。[5]由于环境和历史的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国家也有不同的文化存在,当不同文化相遇时,必然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即文化的冲突与文化的融通,是冲突还是融通,本质上取决于人们对文化的态度。涵育新时代高职生传统文化自信,并不是要其对原有文化进行重构与颠覆,而是希望他们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具有新时代气息的文化构建与传承。共情在奠定文化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愿意由心跟随教师学习传统文化,由此从“融”处着眼,从“通”处入手,通过找准传统文化的现代话语点,让优秀文化不会随着时间逝去,而是不断与当下进行对话,与学生产生新的心灵碰撞、情感共鸣。文化的融通要建立在文化的交流与学习上,而建立在师生之间共同的情感诉求基础上的交流与学习,往往更能唤起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共情就是建立这种情感诉求的手段之一,它能深度挖掘学生内心对于传统文化的情感与价值诉求,切实解决由于环境、时代不同所带来的不同文化之间理念与观念的冲突,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强烈情感体验,实现由理解向认同的转变。

三、教师共情技术的运用策略

(一)复原文化语境,创设文化“共情”的原生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孕育而成的,然而在多元文化并存,快餐、碎片文化越来越受青年学生青睐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始出现了阿斯曼所指认的储存性记忆,“应当化为符号留在文本中或者于其他载体储存起来,现实生活的实践并不需要这些文化记忆”[6]。面对这种现状,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始大力开展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从传统媒体到自媒体,从传统宣传片到微视频,我们都在努力创新传播形式,让传统文化与当代接轨,但其中的动情走心之处并不多见。

“传统文化的复兴不等于复古和复苏,我们一不能整日供奉传统文化,应该让其走出博物馆;二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简单地把汉字简体变繁体、穿上汉服行古礼就当成传承了传统文化。”[7]我们在创新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同时,一定要做到注重形式而不流于形式,在内容方面我们要创设文化语境,让学生神入文化,对文化产生同理心的理解,实现文化共情的原生态。传统文化因其与现代生活有所距离,学生接纳与理解起来需要有较高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素养,因此走进学生内心的文化教育,让文化从文本语境到文化的事实语境,最后升华为文化的精神语境是最能打动学生,也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

基于此,在学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无信则不立”“以友辅仁”等传统美德时,应由文化的文本语境入手了解其字面的基本含义,进而将文化的文本语境转化为文化的事实语境,让学生了解传统美德是何时因何事、何人而提炼得出,引导学生代入古人的意境之中,进一步理解传统美德的意蕴,最后由事实语境升华为精神语境,将传统美德与当代高职生熟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联系起来,让其明白我们今天所恪守的价值观实则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提炼出来,蕴含了由个人自我完善,个人与国家、民族、他人之间的建设关系所指向的传统美德。如此之教育由复原文化语境着手,从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出发,不仅入理而且入情、入心,使学生设身处地“理解”文化,与“过去”进行实时对话,创设当代文化“共情”的原生态。

(二)丰富教育模式,创设文化“共情”的新生态

不同特色、风格与气魄的话语表达,对于某种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增强的影响力与感染效果是不一样的。[8]在涵育高职生传统文化自信上,除了要注重内容复原文化语境外,更要不断从多方面、多渠道来丰富教育模式,增强学生的参与及互动意识,把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以此增强传统文化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学习传统文化。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绪情感为教育的切入点来寻找符合学生的情感需要,使学生与传统文化产生共鸣,以此来推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学习与发展。在教学设计上,应该更多关注学生想学习的、感兴趣的以及传统文化体系背后的视角和理念,重点结合学生当下的学习过程、日常生活表现等信息来解读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品质、兴趣意图以及情绪情感,从学生对传统文化是怎么想、怎么做入手进行教学行为的开展。

以交流互动式的教育模式来学习传统文化。改变以往一言堂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来解读传统文化,不仅能达到文本交流与学习的目的,更有利于学生在腦海中勾勒文化所代表的人物形象及领会其内在价值观。为此,教师需要更多关注社会的新发展、新动态,以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事件为话题点与学生进行交流,听取他们对于事件的看法,为其解答其中的困惑,帮助他们理解社会事件里所蕴含的价值取向。

基于此,在学习“道法自然”“万物齐一”“不患寡而患不均”“修法治,广政教”等传统文化时,应由学生感兴趣的文化典故入手,由故事细节展现人物形象,由人物形象呈现价值理念。以反映传统文化相关的社会热点事件、现象为蓝本,激发学生对其进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深层次分析、探讨、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正确价值取向。最后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出所学习的传统文化实则与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不谋而合的。丰富的教育模式让传统文化教学不是脱离学生实际、不顾学生感受、脱离社会现实所存在,学生与传统文化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创设文化“共情”新生态。

(三)把握教育节点,创设文化“共情”的新常态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文化的基本属性,自觉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是高职生传统文化自信形成的重要标志。”[9]涵育高职生的传统文化自信关键在于把握继承——接受——弘扬这三个重要的教育节点,以复原的文化语境为基石,丰富的教育模式为手段,创设文化共情的新常态。

继承,以共情实现文化的话语转化。要实现文化继承,就要找准传统文化与当代话语体系的契合点,将传统文化转化为新时代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转化为有鲜活生命力的现代用语,提升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在学习时,能将传统文化不断体现在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中。如在学习“凡治国之道,义先富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时,将其转化为富强民主的现代话语,让学生明白国富民强、民主政治建设由来已久,是先人治国理政非常显著的指导思想,而将富强民主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里,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接受,以共情实现文化的情感共鸣。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文化自信,是高职生传统文化自信生成的关键。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升高职生在传统文化知识层面的认知,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情感、价值取向与学生思想、情感联通,形成传统文化与高职生之间文化的情感共鸣。如在学习“不学礼无以立”时,将该语句所阐明的与高职生平日里接受的文明礼仪教育相联通;在学习“和而不同”时,将其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相联通,让其明白文明、和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的思想和精神,将文明、和谐写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实现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文化在情感上的共鸣。

弘扬,以共情实现文化的传播创新。只有当传统文化教育能与学生心灵产生共鸣,直达学生内心,学生的情感才会真正深入到传统文化所体现的精神境界中。共情教育,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发自内心的礼敬和崇尚,能够在弘扬传统文化上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挖掘文化资源的生长点,通过整合、开发,利用多渠道、多方式、多媒介进行创新性传播,以共情实现文化的传播创新。

四、结语

共情作为人际互动中一种积极的 心理现象,表现为个体对他者情绪情感的关注、理解和尊重,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一种积极的心理现象,具有设身处地和感同身受的特征。共情是教师必备的核心能力,有利于实现师生之间“师本位”与“生本位”的自由“转换”,共情的生成是培养学生深入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的关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其年代久远,语言晦涩难懂,对学生主观的配合及参与意识都有较高的要求,共情理论作为心理学范畴的重要概念,有必要运用其来打破师生间、文化间的壁垒,提高学生的配合及参与意识。在共情理论生成的策略下,通过复原文化语境实现文化的文本语境、事实语境、精神语境的逐级升华,创设文化共情的原生态;通过丰富的教育模式增强文化的时代感和吸引力,达到文化教学的入脑、入心,创设文化共情的新生态。在把握教育节点上通过复原文化语境、丰富教育模式,实现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原生态、新生态、新常态的转变,以此为契机增强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在高职生当中切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此不断增强涵育高职生传统文化自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Eisenberg,N.,& Strayer,J.Critical issues in the study of Empathy.In N.Eisenberg & J.Strayer(Eds.),1987.

[2]李特.共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探赜[J].成才之路,2019(06):5-6.

[3]郝文武.教育:主体间的指导学习——学习化社会的教育本质新概念[J].教育研究,2002(03):14-18.

[4]習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刘徐湘.跨文化教育:文化融通的智慧[J].重庆高教研究,2014,2(03):21-24.

[6]左路平,吴学琴.论文化记忆与文化自信[J].思想教育研究,2017(11):49-53.

[7]韩玉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增强文化自信[J].中华文化论坛,2017(11):51-57.

[8]张国祚.张国祚:关于打造话语体系与改进文风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04):6-7.

[9]叶海.高校涵育大学生传统文化自信的逻辑与路径[J].艺术百家,2017,33(06):231-232.

[10]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2:397.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共情高职生语境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语境与语境教学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