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婷
(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喀什 844006)
隐喻源自希腊语,可表示“由此及彼”的转换、传送之意。《说苑·善说》中有言:“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基于此含义,可以将其理解为:“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事物。”[1]达到以熟悉的事物去理解陌生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对隐喻的关注和研究,逐渐打破了仅从修辞学的视角来研究隐喻的藩篱,对隐喻语义相关研究视野扩展到其他学科领域。此后,相关理论和学科的发展,也使得隐喻的研究从一般的语言现象层面向思维和认知层面飞跃。隐喻,究其本质,是一种认知活动,而非简单的修辞现象,这是学者普遍所持的观点。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隐喻的世界里,它对我们审视世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道德隐喻隶属于隐喻,是隐喻的一个分支,德育隐喻即是把隐喻的修辞方式、认知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用于道德领域,为道德由抽象走向直观搭建桥梁。德育离不开隐喻,从诸多古典著作中便可得以举证。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树人”之“立德”便出自于此。康熙大辞典中将此处的“立”解释为“置也,建也”,即树立德行、建功立业、著书立说。“立”本身的含义是住、站,但在“立德”当中引申为树立、建立,可以说“立德”本身就是一个隐喻。而对于“德”的譬喻更是精妙,我国国学经典著作《道德经》当中:“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2]用方位词“上下”来比喻“德”的真假有无。此处的“上德”比喻有德,“下德”比喻无德。
《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立德树人”之“树人”便出自于此。其意为:做一年的安排,最好的是种粮食;做十年的安排,最好的是种植树木;做一百年的安排,最好的不过是培育人才,我们常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来源于此。《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出现了植物隐喻这一结构。植物隐喻在教育相关的文语料中也屡见不鲜,“立德树人”就是其典型。“树人”即培育人才之意,把人当作植物来培养,对人的教育就是对植物的精心栽培、悉心照料的过程。“树人”这一植物隐喻不仅用来比喻人才培养的周期之长,难度之大,也强调了不同的植物生长有时、生长特性各异的特点,喻指在育人过程中教育者要育人有时、教导有方,尊重个体成长的顺序性和差异性。
教育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教育隐喻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对常规理性语言以及严谨的专业语言的变形和背离。《学记》便是对理性语言的“抽象”及“精确”变形和背离,“君子之教,喻也”,可以说隐喻是《学记》传达其教育思想的重要方式,同时也彰显出了其独特的思维风格。《学记》当中隐喻式表达涉及多个教育范畴,例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里将对人的教育比喻成人们熟知的对玉的雕琢;将善歌与善教、继声与继志相互对照作比,来实现用形象的隐喻式的话语去掌握抽象深刻的事物。
首先,隐喻具有使“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形象化、生动化的功能。“立德树人”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被尊称为“天之木铎”的孔子有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3]在这里孔子对“德”的表达虽浅显易懂,但涵义却无比深刻。君子之德好似风,小人之德好似草,草随风动。如果是在草头上吹拂,草就必定会跟着倒,这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当中强调的立场坚定、明辨是非、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谋而合。同时,隐喻使得德育当中属于精神层面的部分有了实在的表达,其中“风”与“草”之于“德”的特性则形象具体、跃然眼前。“立德树人”固然离不开价值观的塑造,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学时就强调了新时代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赋予“扣扣子”“总开关”“总钥匙”等生活中常见的小物品以隐喻来映射塑造正确的国民价值观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就“立德树人”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理念。他提出“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4]用“精神之钙”“铸魂补钙”等隐喻来指向“立德树人”,不仅体现了理想信念铸魂是“立德树人”内在逻辑的实质,也更加凸显了“立德树人”教育在培养时代新人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隐喻,我们不仅用新的视域回望以“德”为价值追求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此为“立德树人”教育提供了文化支撑,使其有根源可以追溯;再者,实现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概念化和形象化,为该理念的研究提供了便利,拓宽了研究途径,同时充满了生命力和时代性。因此,隐喻通过对因时而变的德育内涵和德育理论的形象而又深刻地阐释促进“立德树人”理念的不断更新。
其次,隐喻能够为“立德树人”不断发展提供广阔的研究视角。“立德树人”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思想性和科学性。如今,“立德树人”相关学科和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既要达到严谨而准确的学术要求,也要重视隐喻的启发性和创造性。“立德树人”教育内容丰富,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三大方面。这三大方面又涉及到不同的层次和范畴,因此要使“立德树人”教育内容丰富完整并且获得成效就必须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以此学科或者理念与其他学科进行类比研究,探寻彼此之间的相似点,产生隐喻“由此及彼”的效果。恰当地使用隐喻对“立德树人”相关理念的发展具有重大价值,它打破了研究者观察研究对象的单一视角,而不同思想碰撞迸发出的灵感都为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因此,在对不同领域、不同时期研究成果进行类比的过程中所发现或者创造的新的隐喻都在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向前发展。
首先,隐喻具有使“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与实践有效沟通、互联互动的功能。“立德树人”相关理念和表达方式较为抽象,比如践行“立德树人”,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怎样的行为是爱国主义的行为,何种理想信念是坚定的,如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就需要借助隐喻作为理论和实践互动的桥梁,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去更好地表述和理解某一较为陌生或者抽象的理论及概念。例如,“扣扣子”,意味着错误的价值观会使人偏离正确的轨道,一步错,导致步步错。用常见的生活现象强调了价值观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也表明了学生价值观的养成要从点点滴滴开始,脚踏实地进行。除此之外还用“总闸门”“压舱石”来形容树立“三观”的重要性,此类隐喻通俗浅显,既有亲切感又有针对性,做到了“尽其意”“达其情”。因此,隐喻的“接地气”的形象表达,很好地拉近了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两者之间的互动。
其次,隐喻是教育理念与其他学科领域之间互动的桥梁。例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5]。思政课的教学包罗万象,涉及心理学、哲学、伦理等,思政课程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也相应地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宏观上通晓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基础知识。那么如何使思政课取得最满意的效果,不断使其兼具思想性和可接受性、理论性和亲和力、启发性和针对性的重任也促使教育者从更多的领域中吸取养分。如果拘泥于严格的逻辑和学科而进行的“硬灌输”,就根本无法实现“立德”更不可能“树人”,很大程度消解了“立德树人”应取得的成效。隐喻的开放性摆脱了理性的束缚,穿越了不同学科的鸿沟,使其互动融合,不仅使思政课更加活泼、亲民,也能够使学生明确良好道德修养的培养不仅限于思政课堂,思政课与其他学科之间也非泾渭分明。
首先,隐喻在“立德树人”中的使用能创新德育的表达方式,激发学生创新意识。随着“立德树人”理念的提出,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与其相关的教学理论、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为“立德树人”教育工作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毋庸置疑,教学理论在过多地追求专业化、科学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导致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缺乏张力,丧失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逐渐变得乏味、呆板,这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初衷相悖。隐喻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去与其他事物相比较,通过两者的相似性来把握事物的内在特征。同样,这样激发思维的方式,就为我们理解“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隐喻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上的使用,也激发了学生重组头脑中的知识去创造新知识的欲望,转变他们对以往枯燥乏味的道德教育的消极态度,进而使学生善于比较,独立思考,培养其具有科学发现、积极探索的基本技能。这个创造的过程也是对隐喻的深刻理解和再次解读的过程,更关注学生的切身感受。这个过程中包含着学生个人强烈的道德情感,从而有利于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转变道德观念。
其次,隐喻注重学生的精神体验,关注个体独立的个性,唤起道德主体自觉。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立德树人”教育的目标。如今在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当中,一方面,仍囿于对道德价值观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这一重要环节,致使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道德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单一的外在强化灌输,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大削弱,进而无从体现。立德树人面对的是具有鲜明个性、独立人格的个体,这就意味着其教育绝不可以丧失人文向度。我们也要认识到人文向度的隐喻的立德树人价值,隐喻能利用其感性的特点,以独特的方式形象地传达“立德树人”思想,有效地避免了相关概念的枯燥和呆板。关于“立德树人”相关隐喻的创造和使用多来源于自然和生活,从这个角度出发,隐喻就更加关注个体的精神体验和主体价值。此外,隐喻具有理性的一面,同一隐喻可以涉及不同领域,是“类比”,而类比的过程也是个体理性思考、独立获得成果的过程,因此可以透过隐喻去更好地理解“立德树人”的本质。简单的道德知识的“灌输”和强制遵守的规章制度,不考虑道德教育的人文向度,养成的只是个体毫无道德情感的自动的行为反应,最终影响学生道德行为的持久性和稳定性。隐喻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中所具有的人文性,有利于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二者之间趋于平衡,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两者都趋于良善。
首先,教师自身要具有隐喻意识。教师要明白隐喻的作用机制,清楚地知道隐喻在学生理解较为深邃和抽象的道德概念和语言中所起的中介和转化作用,并能够恰当地将其运用于现实的教学情境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善于分析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道德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判断学生易于接受和使用的隐喻类型,进而使学生积极地接受道德知识的传授、道德情感的熏陶,进而将外在的道德规范、严肃的道德语言内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
其次,教师要注意古今的隐喻衔接和发展。我国古代先贤的话语多引经据典,讲究思辨,含义颇深,因此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著作不能被遗忘。作为教师更应该从国学经典中汲取营养,分析古今道德的发展变化,挖掘其中有关道德的隐喻语言,结合当前新时代对立德树人的要求,运用于道德教育当中。注意古今隐喻的衔接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让学生在独特的表达方式中体会到道德的重要性。
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使用隐喻思维的习惯和创造隐喻的能力。隐喻通常是一种被人忽略但却十分有效的认知方式,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使用隐喻,让学生初步感知隐喻这一认知方式的存在,让他们知道对世界的认识是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有趣的方式。除此之外,教师在正确的示范和讲解之下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人和事,鼓励学生大胆寻找“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培养其使用隐喻思维的习惯,进而逐步将其引入道德领域,循序渐进,既让学生领悟了抽象的道德概念又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的发生。
总之,隐喻在“立德树人”教育中的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重要的实践价值和宝贵的人文价值。我们应该重视“立德树人”理念中的隐喻,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德育教学当中积极主动地发现和创造新的隐喻,提高善于捕捉隐喻的意识,提升使用隐喻的能力,同时拓宽我们的研究视角,从而为“立德树人”提供新的研究路径,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与实践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