颉雪平
摘 要:生物是基础的自然科学类学科,其本身有着较强的综合性特征。根据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初中生物课程教学,需要帮助学生探索生活科学知识的基本特点,并通过实践找出领悟科学研究的有效途径。教师让学生有效搜集利用植物资源,在采集、制作、展示阶段体会原生态植物标本的应用价值,学生在实践探索阶段,课程学习兴趣显著提升,对自身的长远发展进步有着积极影响作用。
关键词:原生态;植物标本;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
初中生物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各种各样生物的奥秘和本质,并且通过系统的教与学,对这一切有个理性的认识,并且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初中生物施教过程中,教师灵活开展课堂,积极引进和广泛应用原生态植物标本,就可以提高生物课堂的效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所以,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生物教师应该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让每一位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独立思考的能力、适应能力、动手能力、综合素养。
初中阶段的生物课程教学,涉及植物的相关基础知识较多,单纯利用口述讲解或板书绘制的途径,很难让学生深入到课程学习的内部,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科特质,将生态植物标本利用起来,给学生提供一个创新实践的机会,在课堂上探索多样化的基础知识学习方法,更好地完成生物课程学习目标。对此,我将结合教学实际,展开细化的分析与论述,以期能够给广大教师带来积极借鉴参考作用。
一、做好准备工作,使得学生学会利用器材工具,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目前初中生物课堂上可以用来采集标本的主要工具是蕨根铲、小刀、枝剪等工具,而在制作方面则可以利用标签、铅笔、笔记本、胶带等基础材料。教师在组织学生制作标本期间,需要告知学生不同器具的应用形式以及具体名称。蕨根铲采集草本植物标本、枝剪采集木本植物标本,其他的工具需要将标本进行妥善保管,标明其具体名称、采集时间、采集地点。并将采集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标注。每一步的操作最好都是教师带领学生完成,经过对学生采集行为进行观测和纠正,能够避免学生出现失误或其他损伤。
教师引领学生完成基础准备工作,在实践阶段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也是十分必要的。根据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学生不仅仅要将生物基础知识掌握到位,同时还具备实践探索的基本能力,掌握具体的实践操作方法。生物学科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之中,学生动手实践或做基础准备阶段,难免会对知识内容产生疑惑。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及时搜集信息、假设分析、实验论证,就能明确不同阶段的生物知识演变的基本过程,将自己的生物科学态度建立起来。显然基础准备工作是学生在原生态标本制作与应用阶段的第一步,需要教师加强教学指导工作。
二、注重学生在实践阶段的兴趣培养,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在生态植物标本应用于课堂教学环节,应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探索机会,在明确课程教学主题的背景之下,使得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性提升。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引导,帮助找寻科学探索分析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在实践阶段获得新的真知。当学生在实践阶段,体会生物课程的趣味性,则课程学习兴趣增强,能够更好地完成课程学习目标。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规律以及基本习性、状貌等。标本采集阶段成立小组,每组设置10人,整个年级划分好小组之后,两位生物教师监管一组,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大自然,并探索山庄、流水、草坪等各个地点的植被分布特点与生长条件。经过对原生态物种的分类,学生能够将标本制作工作完成,后续还需要利用标签将标本进行标注。
在实践阶段为确保学生都能深入到其中,教师在前期也会传授学生相应的采集方法、制作方法。通过聘请专业人士讲解各类植株的属性特点与药用价值,使学生实践阶段更加具备针对性。显然原生态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阶段,自发参与课下小组实践活动的学生数量增多,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都能显著提升。
无论是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规律、基本習性、状貌,探索山庄、流水、草坪等各个地点的植被分布特点与生长条件,还是复杂的标本制作工作,学生因为感兴趣,就会钻研,就会辛勤地付出,也不觉得累和苦,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注重学生对生物课程的科学探索,实现知识内化学习
围绕现阶段的生物课程教学基本目标,课本教材在主题设定阶段,有关于科学实践的内容相对较多。教师注重学生的科学实践探索能力的指导,也是让学生有机会组织进行科学实践,掌握学习方法的有效途径。科学探究对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有着高标准的要求。通过设置对照实验的基本形式,将单一的变量进行控制,其他要素适当进行调整,实验的次数以及种类增多,能够提升实验结果。科学探究不仅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求高,还要求学生通过对比验证明确最终的结果。原生态植物标本制作阶段,根据课本教材的要求,将植物类型划分之后,标本制作就会更加具体。通过对不同的种子、花朵、根茎部分的研究与分析,学生能够明确生物学科的基本规律,在实践中将知识内化。教师将原生态植物标本与课程教学活动紧密集合起来,也是帮助学生感受大自然并生成环境保护意识的有效途径,从小就能将良好生后习惯建立起来,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解决原生态标本制作阶段的细节问题,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与一般的实践探索有明确的差异性,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标本制作阶段,应该教会学生及时进行压制处理,避免植株缺水出现褶皱或腐烂情况。在压制标本阶段,需先将标本夹内侧部位放置在桌面,并在标本上覆盖吸水性强的纸张,后续再进行压实处理以及整理。花朵的标本制作难度相对较大,学生要将花朵上面伸展开来,在其中放入相应的标签,并备注信息。几个标本同时制作并累积起来,将标本夹的另一面固定住,并捆绑这几个标本,选择天气情况较好的时期,进行晾晒处理。在进行实践操作期间,学生很容易会因为标本的不规则问题,而感觉实验操作的困难性,教师给学生提供新的思路,并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寻找厚度与粗细相似的标本,压实处理期间将叶背面向上,这样蕨类标本的孢子囊观察就会更加便捷。
五、注重课堂教学阶段的创新性引导,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原生态植物标本应用于生物课堂教学阶段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实践探索的形式。教师结合新课改的目标,能够给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提供一个新的思路。由此教师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引导,强化学生个人能力。这样一来,教学突破就有了良好依据条件。教师不仅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基础知识,在原生态植物标本制作阶段,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探索,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
生物学科本身就与社会生活实践之间有紧密联系,生态课程教学模式构建,要突出情境建立、问题导入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围绕标本采集与制作基本要求为指引,探索提升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机会。学生本身在个人能力与兴趣爱好方面就有着较大的差异性,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小组,进行采集、观察、记录等相应的实践活动,遇到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能够更好地完成生物课程学习目标。
六、增加有效互动,进行自主探索,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生物课堂上,教师会想方设法,积极引导学生有效搜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植物资源,在采集、制作、展示阶段,体会原生态植物标本的应用价值,这个过程能够增加师生的有效互动,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毋庸置疑,采集、制作、展示、运用原生态植物标本各个阶段,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学中来,值得注意的是,互动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但提问不等同于互动。作为教师,我们要摒弃传统的教育手段,不能一味地采取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布置学生做的习惯,在采集、制作、展示、运用原生态植物标本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大家相互交流,帮助学生梳理思维,解答疑惑和困难,从而解决问题。通过这种互动方式,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点将有更深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面对学生采集、制作、展示的原生态植物标本,教师要避免负性评价,不能让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尤其是恐惧情绪。这种做法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也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教师要正面评价,才可以切切实实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独立思考的能力、适应能力、动手能力、综合素养。
七、结语
初中生物课程教学阶段,合理利用原生态植物标本,能够让学生理清课程学习重点,并提升自己的學习积极性。原生态植物标本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不仅仅是注重学生对生物课程的科学探索、实现知识内化学习,原生态标本制作阶段的细节问题控制、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注重课堂教学阶段的创新性引导、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增加有效互动、进行自主探索、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所以,每位有担当的初中生物教师,都要敢于探索,敢于实践,实践探索阶段本身就是了解大自然发展情况的具体过程,对各类标本的采集与制作,使得学生在动手操作阶段加深自己的学习印象,与其他同学交流或与教师进行讨论,也是验证研究分析结果的有效途径。因此,生物教师要合理利用原生态植物标本,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为祖国的发展建设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骆鑫.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化策略[C]//2017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7.
[2]赵猛.“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初中生物课探究式教学浅议[C]//2012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2.
[3]赵文明.浅谈原生态植物标本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8(20).